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曆史許願牆, 開局拿昏君祭天 > 第4章 第4章

第4章 第4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關于霍去病本次在睢陽城的表現,萬朝觀衆的評價相當一緻,那就是——優秀!

然而,具體優秀到什麼程度,應該給幾分,觀衆卻是各有各的考量。

有人打分嚴格,認為10分能給出6分就已經很優秀;也有人認為,必須要9.5分以上才配得上冠軍侯的身份。

還有人覺得,霍去病這才是一号揭榜人,不宜給出太高的分數,最好往下壓壓,否則後面若有更精彩的表現該如何打分呢。

衆人各自沉思,莫衷一是。

好在這次打分足足有十分鐘的時間,來得及和身邊人讨論一番。

大唐貞觀位面。

李世民神采英拔,坐在高位,一揚手,直接給霍去病和張巡都打了十星滿分。

一個是大唐的忠魂義士,英烈之風山高水長,讓他深為動容。

另一個更是絕地翻盤,力挽狂瀾,改寫了整個戰局,真無愧于千古戰神的身份。

這都不滿分,還有什麼是滿分?

李世民贊歎之餘,也沒忘了把歐陽修分享的《新唐書. 張巡傳》,扒拉出來再讀幾遍。

歐陽修作為一代宗師,大宋文壇領袖,文章質量自是卓爾不群。

《張巡傳》洋洋灑灑三千字,以慷慨淋漓的風度,銳利深徹的詞筆,從細處入手,将一切始末娓娓道來,描繪出了雍丘、睢陽兩城鏖戰的數年間,以張巡為首的守城殉難義士群像。

除了張巡,還有——

南霁雲,三十騎奮勇沖出重圍,向賀蘭進明求援,被拒後不肯留下赴宴,自斷一指,絕馳而去,抽矢回射佛寺浮圖,誓滅賀蘭。

陸夫人,張巡的姐姐,本可以南下臨淮保全性命,但依舊選擇了留下,有時披甲登城,有時穿行于軍營中,為士兵縫補衣衫,亦在城破時被殺。

李懷忠,初時從賊,在張巡的勸說下倒戈歸正,最終守城到最後一息,一同殉難,甯死不降。

……

太多的就義者,太多的蒼涼孤魂。

“唉”,李世民讀到此處,不由掩面歎息,隻覺滿紙史書,一字一血淚,實在是不忍再讀下去。

将士們甘願為之出生入死,絕不辜負的那種信仰,不是别的,正是他打下的這片江山,是他現在所處的這片土地,是傾盡心血為之付出一生的大唐啊。

他又怎能不滿懷悲傷,潸然淚下呢。

殿内,一同集會的貞觀官員們,也是長籲短歎,沉痛不已。

衆人過了好久才緩過來,互相看看,見全場都在拭淚,無一幸免,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張巡當然人格高尚,但史官歐陽修的文筆也确實有點東西啊!

在座各位都幾經世事沉浮,卻還是被他三言兩語的叙述撥動心弦,為之悲,為之哀,為之凄絕。

可見,歐陽修的文字極其富有感染力,堪稱不可多得的史書佳作。

“好想把歐陽修拉到大唐來幹活啊”,李世民感歎道。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是啊,他确實很适合來大唐!”

這次,就連最喜歡擡杠的魏征都沒否認,反而一臉贊歎之色:“這篇《張巡傳》寫得真好,歐陽修其人定是一位大文豪。”

房玄齡也微微颔首:“見了他的文章,便覺得本朝修的史書頗為蒼白無力,在史書叙事一道,唯有沈約可以相提并論。”

近來,李世民下诏官修《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五部史書,魏徵奉命總撰,房玄齡監修各史。

還有一本《晉書》。

之前,梁朝尚書令沈約曾完成了一百二十卷,稿件卻在江陵焚書時亡佚,盡皆付之一炬。

沈約是整個南北朝時期最負盛名的大文學家,千古文宗,格律詩始祖。

他的聲律理論一直在大唐沿用,他創作的《宋書》,作為南北朝時期質量最高的史書,自然也是本次大唐修史的重點參考模版之一。

李世民對于亡佚的沈約版《晉書》一直覺得很可惜,派人四處尋訪,試圖找回原稿。

倘若實在找不到,就隻能由房玄齡等人從頭開始修史。

一來工作量巨大,二來吧,質量也很難和原稿媲美。

同樣是各自國家的宰相,房玄齡論治國濟世、匡扶社稷,可以輕輕松松吊打沈約;但論文墨詞藻、藝術修養,就輪到沈約吊打他了。

其他的修史者,令狐德棻、李百藥、姚思廉、李延壽等人,他們的父輩幾乎都是北齊、北周、陳朝等地的史官。

雖然家學淵源,功底紮實,文學上卻是差了一些。

“哎”,李世民想到此處,便覺得頗為頭大,揮揮手道,“再多派出一倍的人去找沈侯遺稿,掘地三尺也要挖出來。”

歐陽修、沈約,兩人随便送給他一個寫書也好啊。

怎麼就一個都沒有呢。

……

無獨有偶,大秦位面的衆人,此刻也在議論着歐陽修的《張巡傳》。

秦前時代的史書特點是惜字如金,例如《左傳》,一句“崔杼弑其君”就概括了無盡的腥風血雨。

然而,同樣的一句話,到了歐陽修筆下,卻能演變成兩三千字跌宕起伏的故事。

這誰能不愛看?

嬴政給霍去病打了9分,頗為青眼有加。

給張巡也打了8.5,算是褒獎他異乎尋常的勇氣,以及在危難中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的脊梁。

打完分後,嬴政望着《張巡傳》,頗為驚歎。

後世之人出手無比闊綽,得用多少斤的竹簡才能刻下這一篇《張巡傳》,而且,這還僅僅是歐陽修所著書籍當中的一小篇。

現在已知的信息還是太少了。

從直播畫面來看,大漢帝國有霍去病封狼居胥,實力十分強大;

大唐能讓張巡等人甘願為之赴死,想來實力也不會弱小。

他很好奇,不知大秦究竟是如何被後世王朝取而代之的,有沒有如歐陽修這般的史官,寫一本《秦書》為帝國送行?

……

北魏太和位面。

馮太後臨朝稱制,近期正在大刀闊斧改革,籌謀着漢化和禁巫的一系列政策,推行均田制和三長制,興辦太學。

變法強國并非一世一代之功,需要數代人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才能開創一個蒸蒸日上的盛世。

為此,她百忙之中,也會定期抽空給幼崽孝文帝上課。

同時也将侄子馮誕召入禁中,與孝文帝同歲同學,一同成長,将來可做帝王一生的心腹與摯友。

此刻,兩隻小團子都裹得毛絨絨的,一派玉雪可愛,端端正正地坐在案前,對着面前的光幕寫寫畫畫。

馮太後悄然走到二人身後看去,見他們一個給霍去病打了9分,一個10分,理由也都寫得有理有據,條分縷析,不禁微微點頭。

正要誇兩句,忽見拓跋宏打完分,就把光幕丢到一邊,轉頭瞅着小夥伴一陣出神,嘴裡還念念有詞:“一根,兩根……”

小馮誕被瞅得十分茫然,但還是端坐不動,任他打量:( ?o?) ?

馮太後拿起戒尺在桌上一敲,嚴厲地訓斥道:“做事要專心,為甚一直盯着思政不放,他臉上有字?!”

“哎呀”,被發現了。

小拓跋宏怕祖母打自己,趕緊眨眨眼,縮了回去。

小團子能有什麼壞心思呢,他隻是想數一數自己的好朋友有多少根眼睫毛罷了。

馮太後點開《張巡傳》,開始考教:“如何評價這個「虢王」在張巡一事中扮演的角色?”

“愚不可及”,小團子扒着手指曆數這厮的罪過,“宗廟孤微、社稷飄搖之時還搞内讧,該給的錢糧一分不給,好似司馬睿當年對祖逖。”

“嗚,好想隔空給他一劍呀。”

馮太後借機教導他:“你以後要好好管理大魏宗室,可不能放任這種混賬東西出現。”

……

觀衆們很快給出了最終得分,許願牆開始彙報:

【恭喜揭榜人霍去病,獲得最終得分(9.2/10),評分等級:A】

【獲得獎勵續命靈丹一瓶:共計10粒,每粒随機續命10-50年不等,每人限用1粒】

【限制:續命靈丹與國家氣運綁定,故僅限對家國社稷、天下萬民有大功者服用,如有大奸大惡之人試圖吃下靈丹,将會被奪走所有壽命。】

萬朝觀衆:!!!

說起這個我們可來勁啦,一共10粒,每人限一粒。

就算霍去病和衛青、漢武帝各吃1粒,不還剩下7粒嗎?

「對家國社稷有大功」這個标準十分含糊,引發衆人深思。

既然封狼居胥可以算大功,那麼,一統天下/抗擊鞑虜/平定北方/開創治世/輝煌人文,等等,這些也能算是大功吧?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英傑死于盛時,英年早逝,壯志未酬身先死,隻能含恨埋骨,留下無窮無盡的遺憾。

此刻,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冠軍侯,你這續命靈丹拍賣嗎,我們的錢包已經迫不及待了!

觀衆們當即在評論區開始了刷屏,霍去病卻并未多加關注。

不同位面之間的傳送門尚未開放,隻能通過文字交流,他們目前也就隻能單純過過嘴瘾而已。

至于拍賣,那都是日後的事了。

霍去病回到大漢,班師回朝,劉徹帶着文武百官親迎于長安郊外,百姓更是蜂擁而出,争相拜于道旁。

在大家的熱切注視下,霍去病吃下了靈丹,忽然眉頭緊皺:“這藥丸……”

劉徹頓時一激靈:“怎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