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裡有他剛剛從賈氏族人那裡收回來的通靈寶玉,加上王夫人手裡這塊和趙姨娘剛剛留下來的那塊,不多不少,正好六十塊。
這都已經六十塊了,還不知道有多少散落在他處呢。
賈珍正腹诽幕後之人想幹什麼以及都幹了什麼時,府中管事娘子賴大家的就走了進來,“回老太太,老爺太太,剛王大姑娘打發人來說西街常客來酒樓前,有不少小乞丐拿着一塊跟咱們家寶二爺那塊差不多的玉正排隊領饅頭呢。”說完将那兩塊當證據的通靈假玉遞給衆人看。
衆人:…竟然還有?
賈珍:62塊~
然,這才隻是一個開始,賴大家的這話剛落下就又有管事媳婦陸續進來回話。也不是旁的事,而是王家和史家等親近人家以及四王八公等收到通靈寶玉的人家都打發人送了通靈寶玉‘回來’。王二太太手裡的假玉摻在這些人家中間送來時,賈家一衆都快要麻木了。
别瞧着這些人家往日裡與榮國府走的多近便,實際上卻也就那麼回事。如今派人送玉過來仿佛心中坦蕩,實則卻都存了看熱鬧的心思。
無他,因為華珂為了表示這玉有問題,往這些人家送假玉時都是兩塊起送的,但這些人卻都隻送了一塊回來。不過别看隻是送回來了一塊,但一份,兩份,三份……六十二,七十三,八十九……衆人看着越來越多的通靈寶玉心中就隻有一個念頭:
這還有完沒完了?
且不提旁人如何,同樣站在榮慶堂看熱鬧的邢夫人還在心中暗暗計算了一回幕後之人到底花了多少銀子?
如果一塊通靈寶玉要一兩銀子,那六十塊就是六十兩。一百塊就是一百兩,二百塊是二百兩……
那麼問題來了,王氏和寶玉……有這麼值錢的嗎?
她咋就不信呢。
“這老多的玉,那得花多少銀子?”心中嫉妒妯娌比自己值錢的邢夫人又是個心裡不願意藏話的,于是直接了當的對王夫人說道:“前兒傳王家舅老爺畏罪自盡,今兒又滿大街的通靈寶玉。要我說,他二嬸還是回你們王家去打聽打聽,是不是王家舅老爺得罪了什麼人,到叫咱們見天的跟着擔驚受怕。老太太,你們是知道我的,手裡總共也沒幾兩貼己銀子,這事可不能再往我頭上栽了。”
前面的是對王夫人說的,後一句是對着賈母說的,再得到賈母一個愛的瞪視後,邢夫人就一臉我不服,但我也不敢說什麼樣的閉嘴了。
莫非真是二哥得罪人了,這才連累了她和寶玉?
被邢夫人點名道姓一回的王夫人先是面色一僵,随即也被邢夫人帶偏了思路。
至于這個一向沒啥眼色的長嫂,王夫人到也懶得再跟她計較什麼了。
話又說回來,她又能跟個渾人計較什麼呢。
一旁的賈政一直沒說話,他也不知道要說些什麼。想要罵寶玉就是個禍頭子,可他一來賈母就讓人将寶玉抱出去了。再加上寶玉今年才多大,這種事情怪在一個孩子身上……他也沒那個臉。邢夫人的話也被賈政聽進去了,想到王子騰如今極得聖眷,又覺得這事未嘗不是沖着他去的。
相較于其他人,到是一旁多少有些事不關已的賈珍提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
散到旁處的那些通靈假玉也罷了,可滿大街的乞丐若也帶了塊寶玉同款的通靈寶玉各處行乞,那畫面還能看嗎?“老太太,咱們是不是先派人将那些都收回來?”
滿大街的尋乞丐讨玉?
那他們豈不是連乞丐都不如了。
賈母等人聞言,臉色又難看了幾個度。
“那些事情你們安排吧。”賈母對賈珍說完這句話便看向王夫人:“這些個東西總不能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讓人拿着它們挨個手藝鋪子問問去。再一個,老大家的說得也未嘗沒有道理,你不妨也回王家打聽打聽……”
王夫人:“…是。”
少時,王夫人一回到榮禧堂就先安排人拿着那些質量參差不齊的通靈假玉去調查出處。她想等查到點眉目了再回王家。之所以會這般也是因為王夫人懷疑這起子惡心人的事就是她的好二嫂王甄氏幹的。
她二哥随禦駕回京那日,她二嫂就曾用通靈寶玉幹過調虎離山的事。當時鬧成了那般境地,就以她二嫂的心性為人,她還能不報複回來?她慣會用那塊玉做筏子,今天這事都不用懷疑的好嗎?
~
乾清宮,南書房。
“查出來了嗎?”康熙接過小宮女奉上來的茶,一邊寬茶一邊問李德全。
“回萬歲爺的話,隻知道使喚倪二傳流言的小太監最後進了忠順王府,是不是忠順王指使的暫時還沒查出來。”李德全将當今關心的問題回完,頓了頓,又低聲将滿大街都是通靈寶玉的事也學了一遍與他聽。
康熙聞言,直接噴了茶。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