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聽到對方答應了,大半個早上虛浮的心終于放下了些。兩人各自釋懷,忘了要松開手,一同牽着走了好久,沒再說一句話,直到遠遠地跑來胤禛身邊的蘇培盛,胤祥才默默地将手收了回去。蘇公公正是來通傳,今日是怡親王、裕親王保泰、世子弘昇、公馬爾賽等引見武官的日子。其他人都已經在養心殿候着,見皇帝與怡親王還未到,所以特來提醒。蘇公公自覺沒錯,卻被皇帝瞪了一眼,然後被怡親王推着往養心殿走了。
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二,胤禛還是一如往昔地在養心殿中批折子。這日終于解決了太後那邊的定徽号問題,也許是因為上次在永和宮對峙了一回,這次沒有多言便接受了,但省去了冊封禮,胤禛也心道方便。接着,皇帝便翻到刑部呈上來的折子,是刑部尚書陶賴、張廷樞,以及侍郎王景曾所議的關于陳夢雷發配遠邊的判決。這幾位官員最終審定的結果是從輕發落,赦免陳夢雷的兩個兒子。胤禛的眉眼鋒利,透露出諸多不滿,當即便傳谕将陶賴降四級調用,張廷玉降五級調用,王景曾降二級留任。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誠親王府中。
誠親王允祉乃今上唯一未被圈禁的兄長,先皇的這位三皇子,相傳文武雙全,但嘴笨。口拙在先皇那兒會被當作善良,而在新皇這便成了面臨審查時無法辯解的大缺陷。胤禛看得清楚,這位三親王,才華人品皆一般,大多是吹噓出來的,往往将他人功績占為己有,仗着先皇看不出來罷了。至于心思也不少,太子和大阿哥被關後,允祉無疑最為激動,常在府中設壇吃符米,以圖皇位,結果隻是贻笑大方。
皇帝在宮中剛降了刑部官員,誠親王心中更慌張了,他怎麼不知,皇帝這次敲打的也是他。原來刑部官員輕判的陳夢雷是誠親王府中的文人,此人有些才華,康熙九年時就中了進士。然而,他偏偏攤上了當時的靖南王耿精忠謀反一事,被迫入幕,從此便有“耿逆”之名。直到康熙三十七年,他才被召回京師,從此侍奉允祉讀書。在康熙四十七年,他還被三阿哥指派主編《古今圖書集成》一書。可是此人又善走歪門邪路,為給允祉謀位,到處找善下降頭的方士,設壇、貢牌位與米,荒唐得無所不用其極。胤禛繼位後将其拘捕,将一樁樁哄騙允祉之舉都查了透頂。
陳夢雷也讓胤禛回想起允祉自己的荒唐事,從告發大阿哥允禔用詛咒廢太子,到派遣孟光祖前往山西、陝西、四川等地,利用驿站與當地官吏結交,最終導緻年羹堯被革職……于是胤禛決定從陳夢雷下手,敲打誠親王小心做人。
此舉确實有效,膽小如允祉怎會不知皇帝心意,心想不能坐以待斃,便喚下人磨墨,向内閣遞了一紙,要求進宮面聖以交流感情。實則是想直接去看看皇帝對自己的态度,好知道如何應對。接下來的是戰戰兢兢的等待,漫長的兩天過去了,宮中依舊沒有傳來消息,允祉都放棄了,他早就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偏偏在第三日,皇帝應允了誠親王的請求,邀請各位親王、郡王、貝子于次日一同進宮,以聯絡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