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縷衣[清] > 第26章 為君難

第26章 為君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胤祥走後,胤禛的思緒又回到對允禩等人的對付上,允禟被遣派走,想來對方應該能有所收斂,朝廷上對自己的傳言必定是愈演愈烈,唯有再适當平衡一下才好。于是胤禛傳谕正黃旗滿洲都統馬爾薩将廉親王舅舅等族擡旗各按管領編制,又想到十五将至,則派遣廉親王于十五去東郊祭日,以表重視。接着,胤禛翻閱起下面傳上來的折子,宗人府上奏輔國公揆慧因昏聩不端革退,其應襲公爵除溫良郡王猛峨之子輔國公延信,并無别子,故請将延信改為襲封輔國公。皇帝眉頭微皺,延信這名字實在熟悉,回憶片刻便想起此人在康熙朝時曾随允禵入藏征讨準噶爾,而後則被留在西藏代允禵行撫遠大将軍職務,想來此人與允禵關系頗近,需防也有用,倒可以先給點甜頭,倘若能留為己用,也不妨事,于是則允了,令延信身兼二公爵,着封貝子。再看六部折子,胤禛不覺發現各部之間有許多互相幹預的情況,實際裡面還藏了不少隐性關系,給允禩這類人憑借公務與各部大臣結黨營私提供了不少條件。解決這些問題,還得從六部本身下手,便又傳谕六部尚書侍郎,各部屬員各有分司,則應各有職守,彼此不得幹預,不必越俎代庖,此後永遠不得借才能之名,一人兼攝數司之事。這條旨意從此成為每位剛入職的尚書侍郎需要牢記心中的原則,好心的老人也都會再補充一句提醒,怡親王不屬于這個範圍,凡怡親王傳的旨,六部皆須積極領了執行并複旨。即便如此,胤禛還是心有顧慮,自從先皇對十二監察禦史革職鎖拿,科道疏章已是越來越少,倘若皇帝與大臣不能交往密切,難免滋生大臣之間各自為營的情況,更何況現在自己對允禟的處理一定給朝中大臣帶來不少壓力。于是又發聖谕,谕科道各官,如今自己以求言為急,除在京滿漢大臣、外省督撫提鎮,所有科道大臣也都需要每日上一密折,無論事務大小都要具實上奏。從此胤禛的折子就日日變多了,但他并不生厭,他素來孤僻,更喜歡與大臣如友推心置腹,這樣還能防止下面的人結黨把自己孤立帶來架空的危機。除此,手下太監倒是善于揣測聖意,總會将怡親王每日密折放在折子最頂,因為皇帝每每看完總能龍顔大悅。胤禛心中更覺得這樣真好,每日即使見不到胤祥,也能見字如面,且多一密折往來的借口,自己日日找點事情讓王弟進宮就更方便了。

把這些事處理完,皇帝心中方感一些輕松,起身走到書桌後面那面牆前停住,那是自己所寫的“為君難”和那對“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為君難”正是上個月終于處理完太後冊封一事自己寫下的,當時弟就站在自己的桌邊,靜靜看着,看着自己寫下“為君難”,當時自己隻是将難過全灌注在那“難”中,卻不知如何發洩。弟輕易察覺,便開口關懷道:“兄長是一人治天下,當然難,否則就是天下奉一人了。”那時,胤禛才一下意識過來,自己何苦糾結自己的一家之事,天下才是自己的家,自己難,也當是為天下所為,自己不為,可就成了天下獨奉自己了。既然如此,也當安于此位,莫再過于糾結周圍這些無謂的情緒,可是為何要為天下呢?想着這問題,胤禛不覺回眼看胤祥思考,對方仍是那純粹而輕松的眼神,自己的負擔頓時少了許多,心中不覺浮現,惟以此人治天下的想法,于是暗自曲解了王弟的說法,寫下“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句子,表自己一點心思,少一點怨天尤人。再一擡頭,又見王弟認真看着聯對,仿佛思索着什麼,隻見他提筆在一側模仿自己字迹寫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回想前月自己的小心思,當時以為王弟隻是補上後半句,如今這才發現原來王弟實已經回應自己,“我怎麼是為了天下才奉你一人呢?”原來胤祥早已告訴自己,他留下隻是為了自己,而不是天下,所以自己在一日,胤祥便會在這一日。胤禛心中想為胤祥一人治天下,而胤祥不過是為了天下關懷胤禛,隻是為了胤禛一人而已。如此一想,方才為君難的感歎忽被化解了許多,怪不得後來胤祥要把這兩幅字帶到造辦處裝裱起來,挂到養心殿來,原來正是用在他不在的時候安慰自己,看自己哪個時候能看出來。

走出養心殿的怡親王倒沒有直接打道回府,見陽光正好,便緩步走到慈甯宮南、白虎殿北的造辦處,去看看造辦處近來打造的新物。觀望到木作處,匠人們正着手做吊屏,怡親王不禁想到昨夜在養心殿,從書房到暖閣時,中間的那個流雲吊屏被自己與皇帝撞了一下,也許如今已不太結實,于是命人着手做一件新的,做好送到養心殿把舊的換了,而後才出了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