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無心出岫,水不舍長流。”弘曆看着水,試圖描寫些風景,但突地又不知道該繼續寫什麼,停了一下。幸好,水上飛過了幾隻鷗鹭,于是他勉強接到:“後水相連處,蒼茫數點鷗。”都忘了開頭要換一個字了,他反複叮囑自己,還是想不出更好的,無奈。沒事,繼續勉勵,自己能表現,皇上未打斷,可見不算差。“坐席生煙後,石欄俯秋水……”勉強說完了第三句,實在沒有風景了,那就該抒情了:“空明是我心,何如漆園吏。”弘曆自己心裡也長舒一口氣,表面上繼續裝作淡定能詩,很是輕松。他聽到,身後的所有兄弟正紛紛贊歎,互相讨論,弘曆也為這些贊美感到自豪,畢竟自己可是很努力地又寫景,又感歎人生,又用典表達高潔之志了,兄弟中其他人是做不到的。其實,身後贊歎的不過是弘昌、弘時與弘晝,至于弘暾、弘晈、弘昑正站在前面高大的哥哥們後面,被擋得嚴嚴實實的,正互相諷刺地看了一眼。
無論如何,弘曆管不了别人,隻快樂看向閉上眼仿佛在思索的皇帝,期待着,見皇上并不開眼看他,随後将眼光先轉向一旁的胤祥。胤祥一下子會意了,馬上稱贊道:“弘曆年紀不大,詩作的境界很高啊。感覺和先皇的詩内容差不多,仿佛還更有哲理一點。”弘曆很愉快,連素來擅長寫詩的怡親王都誇自己,看來真的是不差了,歡脫地看回胤禛。胤禛終于睜開了眼,沒看弘曆,隻是淡淡看向胤祥,也不評價,眼裡仿佛在說,不如樸實點,樸實的地方太樸實,深刻的地方裝得太深刻,真不知道想說什麼,最後給了胤祥一個疑惑的眼神,哪裡像先皇的,這兩人貌似毫不相關。胤祥微微一笑,隻聽胤禛開口:“這狗是怡親王和朕的,你們追什麼,還不回去用心功課。”一群孩子恍然大悟,争先恐後跪安,一時把弘曆的詩忘得幹淨,連面露自信的弘曆也頓時意識到自己都跟着别人瞎忙活出了錯,也一下子不等稱贊了,連忙一起退後,向兩位跪安。但當他們出亭子時,胤禛又淡淡開口了,對弘曆道:“弘曆,詩作與先皇是差不多,詩作在于精,不在多,要記得。”胤禛想勸弘曆以後要少寫點,也許還能有進步。弘曆感動回首,感恩皇上與怡親王肯定,遠遠離開了。
衆人走後,胤祥蹲下身,抱起造化帶回來的小狗。這狗一身白,也是條細犬,應該剛生出來沒多久,弘昌幾個一定亂玩,才會讓造化都去多管閑事了,不過也可能是造化有點喜歡它吧。胤祥如此想着,便對胤禛說道:“禛,這隻就是百福吧?”胤禛幸福一笑:“可以,很有吉祥的樣子。”胤祥又瞥了瞥胤禛,管自己抱着下狗坐在欄邊,感慨道:“這些兒子是不太用心啊,也不知道胤禛何時能生個更好的,好後繼有人。”胤禛把胤祥與小狗一起抱進懷裡,下巴在胤祥額頭蹭了蹭:“我有你就夠了。實在不行,讓怡小主生個便好了。”胤祥一聽,将狗抱起擋在胤禛臉上,似要讓它朝胤禛叫:“再亂說話,我就讓他咬你。”
夕陽西下,黃柳垂湖,太液秋風吹得涼爽,兩個人亭中依偎。兩條狗,在他們腳邊安然閑憩。秋天的太液池确實很美,北面是北海長橋,背後是瓊島白塔,南方一大片寬闊水面通往孤高的瀛台,東邊有萬善殿、千聖殿傳出梵聲,正對面的紫光閣在夕陽裡氤氲着,仿佛果真發出紫光燦爛。荷花開盡,湖水翻湧不停,秋風多情,人心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