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養心殿,世界清淨了許多,那若有似無的道法吟唱消停了。胤禛也勉為其難地在胤祥敦促下開始看今日的折子。
閩浙之地沿海,然人多聚居山川,生活不易而閉塞,當地百姓則多有信各種神仙鬼怪。西邊來的傳教士也便在這一薄弱出口作傳教嘗試,沒想到,收效顯著。例如福甯州之福安縣乃山中小縣,靠近大海,便有二名西洋人傳教,當地信奉者衆。閩浙總督滿保得知此信後,便多地查訪,驚訝地發現此教傳播之廣,深入民心之強,都超出超出原來所以為,便寫了封密折彙報。
滿保這折子便在這日到了紫禁城。“西洋人在各省大府縣内俱建天主堂居住,該西洋人留在京城尚可編制黃曆,治病及制造東西。”滿保也不得不承認那些高鼻梁深眼窩的傳教士做了許多有益百姓生活之事。但看到此言的胤禛仿佛不太滿意,他覺得這些恩惠是他們傳教的手段,他們所做的這些不過是想讓百姓聽他們所謂主的。胤禛已經讀完了從郎世甯那取來的《聖經》,他大緻看出了這種相信對人統治的能耐。于是他剛讀到這,就劃去了滿保所謂的“治病及制造東西”,改作“用于雜事”,以免果真有人認為那些行為無他目的,以為是聖人相救,盲目從之。緊接着,滿保寫出了他自己的擔心:“今其恣意于各省之大府縣内建天主堂或大房宅所居住,不僅于地方百姓無益,且頻頻傳教,蠱惑于人,經年日久,招至地方之患亦未可料。”滿保為洋人的号召力感到害怕,連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種排斥是一種害怕。他隻想借皇帝之力掃除這些影響,讓自己的話更有人聽。胤禛倒是堅決,直接劃去了最後一句話,改為“于地方絲毫無益”。胤禛對此事的堅決同他清理道場的态度是類似的,都因為不喜歡多餘的影響,但他更不喜歡外來的人在自己的天下作改動,就像池塘裡不能随便移入什麼其他外來植物,否則會變成一鍋亂粥一樣,自己的民衆不需要别人的“神”,不然隻會對自己不利。胤禛知道秦皇以來,曆代帝王都在施行愚民之法,自己的目的不是愚民,但民衆已是愚的,便不能讓他突然想多起來,隻有在生計好起來後再考慮聰明的問題。所以自己站在這個位置隻能繼續地貫徹下去,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但現在綽綽有餘。胤禛不是不願意改,隻是不願意被外來的事物強行逼着改,他在努力試着自己去改變,從生計再到頭腦,如此本國才能更結實。于是胤禛對滿保也不多做解釋,隻是贊許他就是:“卿此奏甚是,多為可嘉,著遵照辦理。如此繕本具奏。”
胤祥覺得胤禛批這個折子時寫的字很少,但想了很久,貌似不是件易事。胤祥挨到胤禛身邊,随便看看,才知道原來是傳教士們的事。“王素來與西洋人有些聯系,你以為該如何看他們?”胤禛雖然已經有決斷,但還是問胤祥。胤祥不是個很堅持的人,但他說的話胤禛都能聽進去,記住再選擇地用。所以胤祥随便說,聽不聽最後由胤禛決定就好,他指點再大的事也很輕松。“我覺得他們挺好的。給地方人治病和制造東西也是真的,有些用處。他們送來的西洋物件确實都挺精妙又好看,學一些來不是壞事。”胤祥覺得胤禛否定過得太絕對,但也知道胤禛有自己的判斷,所以說的都是自己的直接感覺。胤禛終于在這嚴肅的話題裡笑了出來:“王子直接說自己就是喜歡他們的東西就好了,我們全搶來。”胤禛說着,少有的體驗到自己身體裡還有着部落間掠奪的習慣,但也自信有點野性也是君王應有的能力,不然就要如宋之隕滅了。
胤祥被胤禛一語點破地也跟着笑:“說是如此。但我也聽他們說外面的世界還很大,如果可以,等你穩定好,可以去外面看看。這些人也不過是傳教士,先留着無妨,我幫你看着。”胤祥并不能管出去意味着什麼,隻是想出去看看,至于意味着什麼就由胤禛想吧。胤禛當然想的比胤祥多太多,但胤祥感興趣的,他也都願意試試,便淺淺答應了:“好,那聽王的,等我們坐得再穩,錢糧再多些,我便與你出去看看,看看有什麼可以帶回來。”胤禛的謹慎也絲毫限制不了胤祥可愛的夢想刺激出的他的野心。不是貪心,隻是為活得有趣而想要知道更多的野心。胤禛也想着胤祥現在是有些無聊,還常說自己用處不大,便也剛好願意給他找點他擅長與感興趣的,就答應了:“好,那有勞我王替朕好好管這些外來人了。”胤祥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