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縷衣[清] > 第346章 遊黛螺頂

第346章 遊黛螺頂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今日京中,皇帝傳谕鴻胪寺,升殿時。令糾儀禦史、稽查班次。整肅朝儀。以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富爾丹、署本旗蒙古都統。工部給皇帝上折,議覆、河道總督齊蘇勒疏奏,邳州、黃河北岸張王廟至宋家莊,應加幫戗堤一千一百八十八丈。宿遷市、黃河北岸五堡,應築月堤格堤一千二百丈。南岸墩郎廟險工,應築月堤三百二十四丈。俱應如所請。此信齊蘇勒在折中早與皇帝商議,加上工部的官員都仔細不少,自然再無不合理處,戶部尚書張廷玉便按照皇上的意思,直接為之傳旨。

造辦處今日又賞了些人,賞舅舅公隆科多禦筆绫詩字一張,用雍正禦筆之寶一顆。雲南總兵楊琨小刀一把,紅熏皮炎鍊一把。薩滿烏金泰母親緞四匹,绫五匹。常安保奶奶緞五匹、绫四匹。再以怡親王名義往養心殿送了琥珀道冠兩件。

這兩件道冠胤祥是胤祥七月命造辦處做的。當時胤祥帶着造化到禦花園閑逛,走進欽安殿,其中有長袍道長,仙氣飄飄,當時在翻經讀書,見王爺到了,當即行禮跪拜。胤祥自覺打擾,便随口問了兩句道長在做什麼。道長隻是說為大清和皇上祈福。胤祥知道說不出什麼來,準備離開,突想起之前胤禛跟自己念叨過有一個道長說自己前世是個道士,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此人,便回過頭問道:“道長,你可看得出人前生來?”道長奇怪王爺此言,便是道:“不知王爺何意?”胤祥直接開口:“你看我前生是什麼?”這位道長一笑,端詳着這張漂亮的臉:“貧道倒是希望王爺前生是個道士,可怎麼看也覺得是個仙人。”胤祥笑了:“道長喜歡開玩笑。”但心裡也在想,自己既然總喜歡給胤禛打扮起來,不如這回打扮個道士試試,也許是能像個道教仙。于是出了欽安殿胤祥便帶着造化再去造辦處玉作,自己畫下在欽安殿看到的仙人塑像上的道冠,讓造辦處人照着做兩頂。記檔時就寫下自己今日交來的便好。

然而身在五台山的怡王可就沒有那麼多閑暇思考自己當初的準備,在靈鹫峰腳下用完膳,休息片刻後,又準備再去哪座山上看看。“哥哥,我們還要五台都走一遍嗎?”胤祥撐着臉,有些倦了地道。胤禛一看便知胤祥的試探意味着:“王是不是不想去了?”胤祥看着胤禛道:“走遍五台,太累。皇上要祈福,派人來就行了吧。”胤禛當然更懶得走,爽快答應:“那我們這就離開此地?”胤祥這又不答應了:“這樣也太快,不然再去黛螺頂看看,怎麼說也是一個小五台,從那可以看到五台,就當到了罷。”

這時允祿仿佛更冷了,縮在袍子裡默默跟着點頭,期待看向隻看胤祥的胤禛。胤禛覺得有想法就是好的,便一口答應,“好,就去黛螺頂再看看就好。”接着淡淡看了允祿一眼道:“莊王病勢重了,再找太醫好好看看,便不必去了。”允祿是覺得自己早上剛爬完山那會兒一身輕松,沒一會兒被風一吹又更難受了,如此便聽了話,連連謝恩準備告退。允禮覺得自己一個人跟着也無聊,幹脆說要照顧允祿,一起回去了。

胤祥看着允禮兩人走了還有點失落,便對胤禛道:“走吧,我們快去快回。去求求菩薩讓允祿早些好。”胤禛看出胤祥的心地,很是關乎地攬過他來,答應道:“好。小菩薩。”

黛螺頂在青峰上,上山的路就要自己走了,山路也更長一點,但為了誠心,趁光景好,兩人還是自己踏着青石鋪成的一千零八十級“大智路”上山。這邊大概是建築少,隻有一庵在山頂,沿路空曠許多,讓人走得舒服。兩人一路聊得也更歡暢。“黛螺頂又為何出名?”胤祥喘着氣問。胤禛這才知道胤祥當初跟在先皇身邊,聽寺院主持領着解釋寺中曆史諸物的認真都是假的,隻好重新就自己所知說一遍:“唐代有僧釋念,栖禅青峰,庵南,有大松神木若舍,可蔽風雨。法念嘗坐其間,若昧不昧。”“那神木現在還在嗎?”胤祥又抓住了一個沒那麼重要的細節。胤禛點頭肯定,胤祥便道:“我們一會兒也去樹下坐坐。”

沒一會兒兩人就走完了全路,一登頂隻覺身心更舒暢了,胤祥對胤禛感慨:“走完此路,果然覺得平添了智慧,沒了任何煩惱。”胤禛笑眯着摸摸胤祥腦袋:“你這話就沒什麼智慧。王又有何煩惱?”胤祥癟了癟嘴:“很多。”胤禛又寵着問:“現在都沒了罷?”胤祥又簡單一回:“是,都沒了。”才說完一個噴嚏就輕輕打了出來。胤禛眉頭微微皺了一下,脫口而出:“該死,就該讓他歇着。”胤祥立馬擡頭:“佛教之地,皇上手裡舉什麼屠刀。我沒事,你别罵他,他已經夠可憐的了。”胤禛還是絲毫不同情:“誰讓他無事去漂水,允禮怎麼都不去,自找的也要被同情。貪官還哭着求饒命,我就該免了嗎?”

胤祥臉色變了,有點不滿,也不準備再說話反對胤禛,隻不過是自己一點噴嚏又要害到别人似的,胤禛這個硬脾氣是沒有好了,于是别過胤禛,準備自己往前走,念叨了一句:“随你。”胤禛知道自己又惹胤祥這個菩薩不快了,立馬收了話,拽住胤祥,抱進自己懷裡:“好了,王别生氣。我不說他就是。風大,跑什麼,你真着涼了,我誰都能處置了。”胤祥别過臉還是不開心,勉強接受,不開心地往前走。胤禛隻好接着哄:“王饒我吧,保證不随口說了。”胤祥低低罵道:“你不是真心知錯。”胤禛摟緊了胤祥:“我很真心。我一會兒就在菩薩面前立誓,如果我不是真心……”胤祥用有些累的鳳眼瞥向胤禛:“閉嘴。善良一點就行了。不要仗着自己是皇帝,就總這樣兇。不然……算了。”胤祥的語氣又軟下來了,明顯是又舍不得說胤禛了。胤禛心中慶幸,為胤祥緊了緊領子,與他一同往廟裡去。

入山門是天王殿,而後便見一座兩層的六角重檐亭在前,上有匾寫“旃檀殿”。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佛。胤祥不明白了,向胤禛問道:“這站着的佛像與旃檀有何關系?”胤禛先問:“不生我氣了?”胤祥随口道:“嗯,不了。”胤禛這才欣慰解釋:“古印度王命人修佛像,因古有佛身不量之說,故而王便用旃檀木讓人就水中影像雕造,于是水紋都會跟着刻上去,倒是幻美。久而久之,隻要站着的佛像,便都稱旃檀像。”胤祥有些明白了,覺得這樣的想法很特别,便是追問:“所以這尊佛像是對水雕出來的嗎?”胤禛淺笑而回:“當然不會,先皇重修的。”胤祥失望地哦了一聲,他也是逐漸意識到哪裡都想去看看的先皇并非自己原想象的饒有情趣之人。

胤禛牽着胤祥繼續往裡面走:“好好進此處向五方文殊殿拜拜,如此就算小朝台了,也好不用走五座山。”胤祥的注意力果然被牽回來,一聽還有這樣的說法,心裡又滿意了些,覺得來此值得。聽了話後便進了五方文殊殿,認真拜了拜,求了胤禛順利,求了允祿康複,并無其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