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發現,允禮和胤禛最近配合越來越好了,跟着感到欣慰。十八日,胤禛發回京的旨意正是允禮拟的,于是這日上谕八旗載,召入多羅果郡王允禮奉上谕,嗣後八旗着各當值一月。每月将應當值之旗下大臣等職名。開列具奏。俟朕派出一人。承管八旗公辦事件及傳集立稿等事。若于齊集之時有不到者。于會議折内不必列其職名。特谕。但即便胤禛賞罰及時,越被賞識越累也是難免的。到了太原,允禮和允祿就又多了件差事。
諾岷、田文鏡等人這日與胤禛在衙署中看似君臣間閑談,談得基本都是政務,胤禛也不像表面上那樣聽得随意。諾岷回到私宅,邊整理奏折邊回味着皇上今日的話,約略明白皇上大概并未把話說完,屆時在密折中應還要說些不打算讓田文鏡聽到的。果然,後來皇上在折中道,田文鏡大概頗不及高成齡,爾觀察據實奏來。連肖先事定後再頒旨。
這日諾岷、田文鏡先回憶了田文鏡返回太原這些日子又做了什麼,而後奏請簡放糧驿道員,當場便被允了。逐漸“熟絡”後,諾岷才仔細将近期想奏報的内容提了出來,“切奴才前折奏開,德音等保奏于十個月内償完之十七萬兩銀兩,時至逾限僅還四萬餘兩,尚有十三萬兩未完……”胤禛記得很清楚,也不等諾岷回憶完,隻是問:“如今情形如何?”諾岷謹慎回道:“回聖上,此奏之後,清源等二十州縣又完八萬餘兩外,代州等州縣官員共有欠銀四萬七千餘兩,欠米一千二百餘石,欠谷一萬六千六百餘石未完,故奴才繕本具奏議拟照部原奏,将未完銀谷之州縣官員革職治罪,未完銀米谷,由德音、森圖、蘇瞻及未完欠官員,具保官員分别賠還。此事完結後,即辦理限令二年内完欠之二十萬兩銀兩一案。”胤禛靜靜聽着,對這些數字也捕捉得清晰,待對方說完,心中盤算得也差不多了:“甚善。”
皇上的肯定讓諾岷倍感安心,接着又想彙報些無用的好事來逢迎:“茲仰賴聖主洪福,秋糧普遍得收”,胤禛不動聲色,也陪着他演:“實乃爾之賢良所緻,唯勉之。”果然,緊随其後的是諾岷真正的計劃:“故臣照皇上訓示,施行社倉之策,及鼓勵富殷捐糧,皆為良機。”胤禛僅依慣例勸誡地方官員不要冒進:“不必着急,順其自然辦理。”
諾岷立刻明白皇上對此類事并不擔憂,轉而認真地說起皇上更關心的來:“奴才于清查虧空一案時觀測到,州縣官員行弊極其狡詐, 手法隐蔽,常通過向富商借錢或篡改賬冊掩蓋虧空,欺騙上級。追查虧空時,官員們也會挪用新征錢糧填補舊欠。且州縣衆多,相距甚遠,實難一一詳查。”皇上似乎确實多了幾分興趣,顯然也了解這些困難,直接問他現在有什麼對策。“奴才反複尋思,唯調換其任,新上任的官員才不至為前任擔責,文書裡長不緻畏懼顧忌。”說完又看了看胤禛的臉色,然後才有勇氣繼續說下去:“如此虧欠實情方能水落石出,是以,臣拟調用舊員,并由新任二十員署理,以人員互換作清查。計不公開調轉情況,唯據事務繁簡作人員調動,确保互查徹底,以期查出所有虧欠。”胤禛點頭,預備給他些方便:“部不知情,必不會照辦,朕另谕之。”諾岷大喜,當面和皇上說就是高效,便越發暢所欲言:“除此之外,尚有六十餘州縣,奴才以為若不照此一次性整治,雖如何細查,即便查清了,亦不可信。臣新派之二十員,其德才如何,雖難斷言,但伊等不曾涉案,必不敢重蹈前轍,較之舊員可信。奴才請再自候選補員内選三十人遣來山西,以便及時補缺。”再大膽,諾岷還是越說越小聲,有些話寫在折子裡好像也沒什麼,自己親自說總顯得貪心,誰知皇上很快就同意了:“著揀派之。現再自四川雲南揀人送去,僅先前送去之人如何敷用。不拘到後,爾用着看看,切勿因朕簡派者而子包容,好生指教以用。”還給出了更具體的計劃,就像皇上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想法。諾岷謙虛地解釋:“奴才愚意若不如此辦理,不但錢糧不得清理,于地方事務亦為不利,故鬥膽不顧煩渎叩請以奏。”胤禛又聽不得他動不動的知禮:“這才是實心為地方辦事,何有煩讀之處。”
其他兩位官員似乎沒有太多話想說,諾岷左右看了看,意識到自己必須繼續說下去才能避免冷場,于是又靈機一動,提出了一個想法,讓旁邊的官員都感到佩服,不愧是當上巡撫的人。“再舊欠錢糧如此清查務求明白,而新征錢糧虧欠亦不可不防。”胤禛對待有意義的話是不嫌多的,肯定道:“此事更重要,心已想到甚是。”示意諾岷但說無妨。“故臣交付布政司,現征錢糧之際,每州縣須派人送去該司封條,用以加封錢糧櫃,百姓所繳錢糧照例由民自行投櫃,布政司遣員會同該州縣官員公同監視開櫃,而後将錢糧即送布政司庫。”是個好計策,如此上下其手就難了,有心說出此計實屬不易,畢竟也會被旁的官員背後責之虛僞,胤禛更是喜歡:“甚善,朕甫亦頒旨,如此則錢糧不緻落入州縣官手中,嗣後可除恣意扣留虧欠之弊也。”諾岷也快樂地點點頭,滿臉自豪。此計怎麼說也是衙門裡一些聰明人合計出來的,就知道這位皇上不會不喜歡。
本以為接下來沒什麼難事需要應對了,諾岷從心底放松下來,不料皇上這時起了興緻,溫和地慢慢連續問道:“火耗銀如何減征,州縣官員盤纏如何留用,虧空之項如何墊賠之處,爾等可有策?”誰能想到自己才說完一些,皇上便有其他問題等着了呢,諾岷看了左右兩位官員一眼,帶着絲微不足道的指望,見他們都低下了頭,最終還是自己轉向那位很有精神的皇帝:“伏乞聖主容奴才斟酌議後,再密折奏聞。”胤禛也沒抱那麼多期待,語氣反倒更和善了:“殊屬可嘉。爾即照此矢志向前,既便朕有負于爾,上卷亦必知垂愛于爾。竭力勉之便是。”諾岷眼中更生感恩之情,連連叩頭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