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生辰将至,胤禛打算南下再随便逛逛就回京給怡王慶祝生辰。皇商範毓馪和衆人投緣,便提議同行,被皇上答應了。南下的路上,胤禛批起了雲貴總督高其倬的折子,在折子裡百轉千回地“教訓”他如何做好官,讓胤祥不禁懷疑自己也中了皇上的套。
這日便要啟程,本以為就此要與範老闆告别,還有些不舍,沒想到範老闆說自己也想南下聯絡些富商大家,不知能否同行,再一同北上回張家口,胤禛異乎尋常地好客答應了。
幾人仍沿着汾河行進,中途在介子推逝世地介休縣歇了腳。胤禛聽說此處有座宋時的祆神樓,建得很有特色,不過十月初一快到了,胤祥想回京過生辰,有些地方還是等得空再一起來吧。
特别的是,此處是範毓馪主宅所在,範三爺知道皇上不打算在這久留,所以也隻在家中簡單設宴,甚至沒讓府中人出來打擾,由着皇上來無影去無蹤。要是别人定會大張旗鼓,昭告天下,讓皇上留字等等,一呆就得兩三天了。
胤祥越來越知道胤禛為什麼喜歡範毓馪了,胤禛幾乎不需要說,範老闆就都能讓他滿意。雖然沒留下來玩玩,範三爺也向大家介紹了許多此處景觀,不止有胤禛感興趣的樓,還有附近的綿山、後土廟,發出下次來遊玩的邀約,胤禛竟也爽快答應了,更開心的是跟在後面的允祿和允禮。
富人就是這樣,過門也不睡在自家,就喜歡到處跟着玩。範毓馪過靈石縣時離開了隊伍一會兒,說是去拜見此地的王家,誰都知道是為了完成皇上的任務。不過他很快就春風得意地回來了,一言不發,跟着又走了一個時辰,一起宿在了霍州署。霍州署唐時就有,曾為尉遲恭帥府,自然氣派雄偉,住在此處,權當遊覽了。
路上,胤禛又在批折,雲貴總督高其倬來呈的折子實在不少,路遠地偏,所以一次性上了許多,胤禛還是很有耐心地一口氣看完。
高其倬将近五十,官宦世家,十九歲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而後倒是潇灑,很快乞假歸家,閉戶讀書數年始就職。此後曆任四川鄉試正考官、右中允、山西學政、侍講學士、内閣學士。也許是出身好,心思比較單純,仿佛隻想經曆得越多越好,别無所求。
但如此不争不搶的人,積澱久了,難免還是要出頭的。康熙五十九年,高其倬被提拔為廣西巡撫,鄧橫苗叛,高巡撫親撫之降。胤禛一眼就看中了,登基後就将他擢為雲貴總督,做得大多讓人滿意。
朝廷的風氣就是如此,自上而下,要好一起好,要差一起差。胤禛自己每天都在琢磨這些,起用的也全是和他自己相似的人,于是仿佛在全國都放上了自己的一部分,地方便越發清明起來。
胤禛很快樂,即便一開始也沒那麼多野心做皇帝,真當上了也就單純想做好,看着越發向好的朝廷,他心中都難得生出不少追求來,一改曾經對人生些微消極的心。
像胤禛這樣,生來就有機會創造事業的人算是幸運的。胤禛知道,在這個國家裡,自己這樣的人太少,但是那極少數和自己類似,卻沒有如此機會的人定然更是要消極的,怪不得他們清淨無為。
畢竟看得透的人都知道人生如白駒過隙,留下或不留下什麼,都沒那麼多意義。所以胤禛但凡發現和自己有一點像的人,就會很珍惜,真摯地賞識,真心地謀劃,他們成了,自己也就跟着實現了一部分。
高其倬就是其中一個。高總督上奏,雲南各州于火耗外,曆來有公件一項,取之民間,随事收派,甚為民累。而各員居心不同,謹慎遵守者固多,陽奉陰違者總會如何如何,說得也算委婉,胤禛則幫他說出實話,在“陽奉陰違者”後加上“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