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幾日,山西巡撫諾岷終于收到了之前和皇上交流後的回折,心中松了口氣,好在真沒認錯人,更是慶幸了。總兵袁立相則向皇上又遞了一折,獻上農民送來的雙歧谷穗,以慰聖心。
胤禛雖在路上,一切事務仍在不停地推進。前段日子緝拿太監魏柱管家一事,已有回信,其管家張成全尋不到人,隻知有兄弟王得勇在宮内。胤禛即批複将王得勇拿下,再行審問,張成全拿獲歸案仔奏。
這兩日接到較多的便是兩江總督查弼納的折子,兩江共虧欠三百二十餘萬兩錢糧,查弼納上奏,兩江之貪官莫過于前任總督長鼐,便提議由其家族償還,以警後人。還提出讓已被懲處的原巡撫吳存禮、王企埥,一并分攤。
胤禛覺得有道理,但也提醒道,若未抓住把柄亦不可,要查弼納務必要有合理理由,繕本具奏。最後又肯定查弼納幾句:“如此而為。不但朕以為很要緊,亦懲治了奸宄。剩下的不多了,爾等料理起來亦即容易了。”
在查弼納另一清查錢糧折中,胤禛繼續補充,“凡事慢慢抽空逐一依理料理,朕并不逼迫。三年内若能整治好些,亦不遲。”讓這些看似努力辦事的官員不要隻一時熱度,随意查辦完便不再舉動,舊帳哪是朝夕之間就能解決的呢。胤禛順手又寫下幾個官員名字,詢問他們的居官情況:“謝賜履、何天培、董永艾、鄂爾泰,這些人概況如何?”
這年三月初五,總理王大臣會議得,将恩诏所得蔭生、監生分配到各部衙門學習行走,以備啟用。願繼續讀書之人中,十五歲以上者送國子監,學習兩年。當時胤禛批準,指示将二十歲以上蔭生、監生分派至各部學習,再對康熙五十二年、六十一年恩诏所給的蔭生、監生考試選拔。
如今胤祥收到隆科多等人會議後遞上來的施行安排,還是向皇上請奏具體辦法。胤祥看了都知道,這些大臣終究沒議出什麼來,又把事推了回來。也不知道胤禛會不會生氣,胤祥小心遞給胤禛看。胤禛倒是顯得脾氣好,二直接批上了自己的安排:
“内外蔭生、監生等俱到部後,經考翻譯、書法,再分派各部,此間各勉力學習可也。至世襲官員所得蔭生,諒皆賞三品,若考試有列優等者,仍著奏聞,賜以應得原品。如此則或可止伊等為官糊塗怠惰之心,必痛自砥砺,以求上進,不但國家得有用人才,足供任使,即各部院衙門,亦不緻令無知子弟、公子哥兒群側其間,率意肆行,為衆人所譏議矣。為此特谕,威使聞知。”
“哥哥,你又不生氣官員們都隻會問你的意思了?”胤祥甜甜地問。胤禛合上折子,放一邊去:“生氣得完麼。與其罵一通,不如直接寫了更快。”胤禛态度淡然又無奈。胤祥也無力笑笑,胤禛能多會點東西,确實就會多被旁邊的人利用些,從小就是如此。
所以後來他開始試着藏起自己的能耐,但現在坐上皇位了,藏也藏不住了,天下都要來利用他了,胤禛隻會用理智克制自己,以求最有效的辦法。胤祥看着胤禛,都有些心疼,不知道這樣的胤禛能堅持多久。
正想着,胤禛已看完了所有折子,一部分送回去作禦門聽政用,又将胤祥拉進懷裡:“有你在,這些算什麼。”胤祥很驚訝,胤禛怎麼總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胤禛摸摸他的腦袋,一切盡在不言中。
最近京中部分事務留給了一些官員辦,所以胤禛時不時也會賜些物件。胤祥縮在胤禛懷裡看着胤禛賞人,看到他賞隆科多枷楠數珠一盤珊瑚佛頭,松子石記念,寶石背雲墜角黃辮,覺得酸酸的:“我回去也要上朝,上朝也要帶這樣的朝珠。”胤禛摸了摸懷裡的小臉:“你有更好的。”
又閑靠一會兒,外面人便傳到永樂宮了。“此地有座為呂洞賓而建的全真道觀,其中有元代壁畫,很好看。”胤禛對胤祥解釋到。胤祥點點頭,素來就知道胤禛什麼教派都喜歡看看,如今還走到全真教觀,應該要很特别才對。
此地風水好極,天很藍,日光透亮,果然道家最講風水。一行人走入其中,古舊的山門門楣上磚刻:“遵義之門”“衆妙之門”。再走過一門,又稱“無極之門”,門後是一巨大的石碑,龜趺螭首,一看就知是本朝的。湊近一看,是康熙二十八年重修時所立。胤祥想了想,那年自己才三歲。胤禛仿佛也想到這個,對胤祥又愛不釋手地摸了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