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胤禛這樣真誠的話,胤祥眼中流露不少感動:“哥哥最好了。可直隸有點無聊,沒什麼好看的。和他們聊天也不如哥哥有趣。”胤禛很愉快,抱着胤祥便往榻上去。胤祥焦急地拍着他的肩膀:“幹什麼,哥哥,我們都要出發了。”
胤禛湊到胤祥下巴輕輕吻了吻,看着他越躺越低,絲毫不擔心要晚點出發的樣子,也是不禁失笑地從被子底下抽出昨晚胤祥戴的毛領來。胤禛把胤祥扶了起來,摸了摸他毛絨絨的腦袋,給他細心圍上:“是啊,要出發了。京城更冷,戴好再走。”胤祥尴尬地抿了抿嘴,裝作自己并無期待,左顧右盼後哦了一聲。
胤禛臨行前,直隸巡撫衙署前,依舊是昨日那般原封不動的排場。李維鈞惶恐相送,從侍衛手中接過皇上批複的折子後,千恩萬謝地随行左右。才送出城,就得到皇上傳谕,别跟着了,隻好遠遠恭迎聖駕離開,心中隻覺空蕩蕩,仿佛皇上來此隻是一場夢。
回京的路程大多熟悉,車中人也隻偶爾看看外面的風光。途經高官莊鎮時,胤祥眼尖地捕捉到幾人用膳酒家對面,有一座極大的生祠書院。這書院華麗非常,雖然不及國子監,但也讓人覺得像某個王爺府,不合時宜地惹人注意。恰好又是在酒樓上,俯瞰其中,裡面似乎有不少精細的亭台樓閣。
胤祥覺得,對于這種書院,看護常吉的範毓馪一定很清楚,便向隔壁桌的範老闆問道:“範兄,此處生祠怎麼這麼氣派?”範老闆順着胤祥所指的方向看去,其他人也都關注到了對面的精緻院落。
範毓馪正要開口,常吉已是搶先答:“王爺,這個是不錯,如今天下生祠都很好。當初我如果沒能上國子監,也許就能進這麼一個。除了很貴,沒壞處。”胤祥目光一轉,輕應一聲,由衷地感慨道:“可隻是個生祠啊。”
常吉本欲數落幾句生祠的不是,諸如地方官如何借生祠之名謀取私利等事,然而卻被範毓馪提醒要專心用膳,遂就此打住,未再繼續往下說。範老闆解釋道:“王爺說的是,隻是現在民間父母大多希望家中兒子能讀出個名堂,花多少錢也還算舍得。”胤祥覺得此言甚是,也沒太當回事。
胤禛倒是多留了點心,恰恰就是這日,他收到了史贻直關于嚴查生祠的折子。胤禛回了馬車便找出了原折,改了些字樣,當天即發了上谕,強調生祠來源如何,而今已是奢靡多餘,最後傳谕,如非百姓自願所建之生祠,“其餘俱着地方官查明,一概改為别用,或為義學。如此則以無用為有用,惜民财力,杜絕虛浮,于地方風俗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