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傳遞出來對趙光義的嫌棄和怨念,誰感受不到?
正是因為都感受到了,所以才會讓柴平努力的想從她腦子裡,斷斷續續的一些記憶裡尋找到關于大宋的種種記載。
可惜,無果。
柴平對于彈幕總喊着希望有人可以取宋代之,認為宋朝太讓人怨念無比了。
那樣一個富庶的國家,他們将賠款用來建設軍隊不好吧?
不好意思,大宋普遍的君臣竟然都覺得,賠款也比建軍隊好!
誰對這樣一個朝廷不氣?誰不恨不得有人能取而代之。
但是,針對柴平作為女子這一情況,彈幕也流露出不少的怨念,但凡換個男的,真未必沒有機會,可是作為女子,太難了!
因為武則天的緣故,多少男人對女人生出更重的防備,多少男人用盡手段将女子壓制得更狠,隻為了讓無數的女子再也沒有機會爬到他們男人的頭上。
男人啊,他們習慣于壓制女子,習慣于女子對他們的溫柔小意,鬥不過比他們強的男人,那些懦弱無能的男人,可不就把心思放在女子們的身上,一次又一次的想方設法的壓制女人。
封建時代的女性,太難了!
第一次,有人用相對明确的語氣表露出希望柴平可以往上奮鬥奮鬥,别管将來行不行,總要試一試的态度,或許可能他們會有意外收獲。
對此,柴平更想說的是,真敢想啊他們。
随後,柴平将這些話抛之腦後,乖乖的跟上符太後一道進宮面見杜太後。
當着趙匡胤的面,杜太後有錯在先,柴平進谏那叫一個義正辭嚴。可是,太後依然是太後,趙匡胤罰了杜太後不假,人家是母子,母子情深,就算杜太後在一定程度上偏心趙光義,如何把趙匡胤哄好,杜太後能不懂?
彈幕都說了,将來繼位的是趙光義,雖然柴平覺得,依趙匡胤的聰明,他不應該猜不到一但将位子傳給趙光義,那對他的兒子們來說是何等的滅頂之災,怎麼着也是不太應該把位子傳給趙光義的。
但,對于趙光義的勢力。
通過這兩回的事不足以看清楚嗎?
别管是文臣亦或武将,趙光義都已經成勢。
相比之下趙匡胤的兒子們有哪一個能比得上?
沒有一個可以。
既如此,當侄子的想跟權勢已大,而且已經穩固的叔叔争,和他搶,和他鬥,沒有名正言順,實在很難鬥得過。
雖然,在趙德林前面有一個趙德昭,衆人都認可無比趙德昭成為太子。但直到現在為止,趙匡胤并沒有封賞諸子,一個個兒子依然隻是皇子,故而趙匡胤的兒子們在起點上都比趙光義低。
有時候柴平也挺想問問趙匡胤的,他是到底怎麼想的,當真半點都不想讓兒子承繼江山?這可是他趙匡胤好不容易才打下的江山,他舍得傳給趙光義?兄終弟及?
如果趙光義的品性能力都是上上之選,那也就罷了,事實上呢?
趙光義這個人心狠手辣,心胸狹隘,但凡見識過趙光義心狠,睚眦必報的樣子,沒有一個人會覺得他是合适的繼位皇帝人選。
柴平不相信,趙匡胤對趙光義當真一無所知。
可是,趙光義依然是大宋朝最有權勢的晉王,呼聲最高,最有可能成為皇太弟,将來皇帝繼承者的人選。
有時候柴平也在想,趙光義如今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趙匡胤給的吧。
或許很多事情趙匡胤未必不是不知道,隻不過是裝作不知道罷了。
比如她的兄弟們為何一個個暴病而亡。
他們存在對于誰最有威脅?-趙匡胤。
但是,殘殺于他們一但為人所知,趙匡胤必為天下人所诟病。
如果這件事換成别人來做?比如趙光義。
如果是這樣,趙匡胤對趙光義的信任也都能說得通了。
一個聰明人費盡心思,不顧惡名的為你清掃障礙,誰能不喜歡這樣一個人,誰又能不看重這樣一個人?
柴平心下長長一歎,面上平靜無波的迎向不遠處盛裝打扮的杜太後,同符太後一道見禮。杜太後颔首,好像先前的所有龌龊都不存在一般的喚了柴平過來道:“平兒已經及笄了,一眨眼的功夫都長得那麼大了。她和德林的婚事也該提上議程了吧。”
婚姻之事,縱然柴平在杜太後的跟前,并不代表柴平可以想怎麼答就怎麼答。
符太後畢竟是經曆過的人,面帶笑容的相詢:“是太後之意亦或者是陛下之意?”
不怪符太後有此一問,柴平和趙德林的婚事本不是尋常的小事,他們兩個何時成婚不是她們兩個太後碰一碰面,說上兩句便能定下,畢竟柴平是前朝公主。
杜太後幽幽的道:“如今陛下為南漢的戰事操勞,怕是不得閑安排起你們的婚事。”
聽,既主動提起婚事,末了又補上一句不得閑,杜太後何意?
符太後心裡同樣犯嘀咕,但她并沒有問出口。未免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