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平見符太後神色慽慽,滿目都是絕望。握住符太後的手道:“母親放心,天無絕人之路。我們還活着,有這口氣在,我們一定可以找到活下去的辦法。隻是,出了開封,暫時我不打算回去。”
這話引起符太後側目以對,“不回去我們去哪裡?”
柴平在此時道:“請母親助我一臂之力。”
是的,柴平想做的事情,不可能憑自己一個人能夠做得好,做得到。她需要符太後相助。唯有她們母女同心,才能将事情做好。
符太後沉默了,到如今,她若不幫柴平,還有誰能幫柴平?
一路上不管再遇上多少人的行刺,柴平和符太後都不再有任何的波瀾,人活着,她們會想盡辦法繼續活下去。想要她們死的人,不好意思,她們偏要活得好好的,縱然她們孤兒寡母,那也不是他們所能欺負的。
等到了柴榮的陵前。
柴榮是後周的第二任皇帝,他是從後周太|祖郭威手中接過皇帝位子。
郭威本來有子,被後漢皇帝所殺,也正是因為這一殺,殺得郭威起了反心,由此建立後周江山。柴榮是郭威之妻柴皇後的侄子,郭威甚是愛重皇後,愛屋及烏,連對柴榮也十分看重,最後更是将江山傳到柴榮手中。
柴榮是一代能幹的君王,原本的後周在他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國力軍事都成為天下各諸侯的佼佼者。
可惜,英年早逝,柴榮的所有野心,所有的遠大理想,都隻能随他的逝去深埋于黃土之下。
自此,朝代更疊。
于亂世之中,沒有足夠的能力,天下江山就是一道奪命符。
到現在柴家剩下的隻有柴平一人。
符太後在柴榮的皇陵前抹淚道:“陛下,我們隻剩一個平兒了。願您在天有靈一定保佑我們的平兒,讓她平平安安的活下來。更願她事事如意。”
是啊,事事如意。
柴平所圖為何,符太後并不算太清楚,作為一個母親,她無法完全探知柴平的心思,她唯一能夠為柴平争取的隻有一樣,配合好。
柴平與柴榮叩首,再叩首。滿腦子想到的都是當年的柴平将她抱在懷裡,教她讀書寫字,給她講治國道理,哄她時的場景。
以及在最後,柴榮告訴柴平,以後的路不好走,柴平得變得強大,足夠的強,才有可能在未來立足。
事實證明柴榮是對的。
而柴平在當年向柴榮讨要的護身立命根本,也證明柴平當年做對了。
可是,柴平總忘不了柴榮在當年最後看她的眼神所透露的含義。
是惋惜,是歡喜?亦或者更多是遺憾。
但過去太久,久得讓柴平幾乎都要忘記了那些,可是柴平知道,如今這天下還好,來日如果真像彈幕說的那樣,由趙光義繼位,這天下江山必将再起風雲。她如今也算是把趙光義得罪透了。
本來因為太弟的事情,加上家仇,柴平想方設法要把趙光義拉下馬,以壞趙光義的名聲。可惜,趙光義已然成勢。現如今的大宋除了趙匡胤,再沒有一個人能壓得住他。
然而趙匡胤和趙光義之間糾葛太深,趙匡胤是不敢輕易和趙光義真正撕破臉。畢竟兄弟相争的後果,極有可能會讓大宋内亂起。這可比外面的矛盾更能讓大宋滅亡。
趙匡胤不蠢,斷不可能自毀大好江山。
試用過法子證明行不通,柴平萬萬不能在一顆樹上吊死。
趙光義上位的可能性太大,按彈幕所透露的意思,趙匡胤剩下的時間并不多。既然不多,柴平知道縱然趙匡胤不願意将皇位傳給趙光義,怕是也由不得他。
有野心的趙光義必然得想辦法解決他的敵人,死死的捏住未來太弟的位子。
實在不行,依趙光義在大宋朝的影響,未必不能往前走一步。連花蕊夫人都能殺的人,難道不能殺别人?
柴平既然試過了,确定很多事不合适,如此,她便需要為自己尋一條後路。
“接下來你要怎麼做?”祭奠之後,符太後握住柴平的手,縱然千般萬般不舍,她依然得問柴平,問清楚才能配合好柴平。
柴平昂起頭道:“望母親保重。無論旁人有多少流言蜚語叫您傷心,希望您記住,我會為我們的将來争一個好前程,我們的命運得由我們自己掌握。哥哥弟弟們的結局絕不是我們的。”
符太後淚眼婆娑,哽咽的道:“好。”
幾日後,宮中傳回一個消息,柴平郡主被刺客擄走,生死未蔔。
符太後,符太後急得都病了,如今正急忙往開封府趕,希望陛下派人前去營救柴平郡主。
聽聞此消息,第一個坐不住的是趙德林,随之是趙匡胤立刻追問:“誰人如此大膽,竟然敢擄走柴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