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拆出來的食物,肯定是需要統一管理,每天按照人頭進行劃分。
單單是管理這些食物的人,就多達二十名。
這些食物每天的結餘數量,也是需要公示出來的,還要接受船上旅客們的實時盤點。
這麼看來,食物管理員這個崗位,似乎也沒想象中的輕松。
除了每天可以多領取一份50g的手撕小面包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的福利可言。
當然了,有些時候看事情也不能單看表面,需要我們用長遠一點的眼光,看到其更深層的含義
這些食物管理員,難道真的是為了那份小面包,才來報名做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麼?
這可不見得。
将這些管理人員的身份梳理一邊,就會發現,他們都有很明确的陣營。
并且在各自的陣營裡,都屬于能和領頭人說得上話的那種。
如果将陣營比作公司的話,這些人就是公司裡中下層的管理人員,能在老闆面前說上話,但是需要幹一些髒活累活。
那為什麼要這些人,來看管住食物的呢?
大概率,也不是什麼想獨占食物思想在作祟。
他們這樣做,應該是怕别的陣營占據這些食物,獲得相對有利的地位。
而且萬一船上出現動亂,這些人也能第一時間守住食物,不至于在接下來的鬥争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船上食物的問題,算是短暫解決了,船上的氛圍也開始變得平和了下來。
隻不過空氣中漂浮着的火山灰,看着一天比一天濃重,讓很多人的情緒都陷入了壓抑、焦慮之中。
也不知道這種情緒,是因為曬不到太陽産生的?還是因為,見不到活着的希望?抑或是兩者都有?
總之,船上已經開始出現自殘事件了,這些自殘事件發生的原因,都與人們低落的情緒有關。
周船長的情緒也很低落,但他情緒低落的原因,還加了一項。
那就是輪船表盤上,每天都在下降的燃油。
即便周船長已經控制了船上的能源使用,斷了船上很大一部分的電力供應,但輪船的燃油,依舊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
燃油不斷地下降,預示着這艘船,已經很難回到岸上了。
但這件事兒周船長又沒法說出來,隻能憋在自己心裡,心情可不就變得急躁起來了麼。
一旦暴露了船隻有可能回不到岸上,那船上的人,絕對會變得瘋狂,甚至癫狂起來。
現在這幾千号人能如此平靜的相處,不就是有一個“快回家了”的信念,在支撐着他們麼!
一旦信念倒塌,周船長都不敢想會發生什麼。
到時候,恐怕這艘船才是真正的人間煉獄。
他有時候會想,他要是幹脆死在火山留出的岩漿下,那該多好啊。
也不用進入現在這種,兩眼一睜就是幹的狀況。
偏偏幹又幹不出什麼大事兒,隻能持續内耗,不斷在在精神世界磋磨自己。
随着時間地流逝,船上人與人之間的摩擦,也不斷加大。
船員們很多都罷工了,旅客們什麼都不用幹,就能吃到食物,而他們卻需要幹活,才能吃到飯。
這種不平等的觀念,已經慢慢入侵每一位船員的腦海。
再加上,能不能成功活着回到岸上,都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很突然了,大部分船員都選擇了直接罷工。
那些還堅守在工作崗位的人,基本上都是麒麟号原本的管理層,他們兢兢業業地工作,期盼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園。
某一天,關甯正在休息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何,會突然想到自己在第二場遊戲中,曾經遇到的一種植物種子。
她記得那個種子,好像是可以加快火山爆發的速度。
具體名字她已經不記得了,反正那些種子的功能,聽起來都非常玄幻。
但很可惜,她當時為了現實世界的生态平衡,沒有收集那枚種子。
關甯雖然想到了這枚種子,但她倒是沒有很後悔,隻是産生了一些感慨罷了。
且不說那枚種子隻有一個,就算是拿了過來,在這個存在成千上百座火山的世界,也沒什麼用。
單單就憑借那枚種子,會破壞生态這件事兒,關甯就不會去拿。
很顯然,這些遊戲世界都是獨立的。
如果那枚種子出現在了這個世界,肯定會帶來不可預料的結果。
當然,這個結果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壞的。
但每個世界都有其平衡之道,如果執意破壞的話,那世界未來的走向,就會喪失規律性。
而人類想要進步,就需要不斷回顧人類曆史上發生的事件,找出其中的規律,在規律的指引下,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前進。
一個世界要是失去了規律性,那這個世界的文明,有可能就需要重新構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