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易安的那一刻,沈妙合前世的記憶再度被喚醒,她又想起了一些往事。
上一世的易安死于兩年後,殺了他的人是已經被封為親王的四皇子齊元若,而齊元若殺易安的理由,與奪嫡之戰、黨派之争毫無關系,純粹是個人恩怨。
當時,齊元若聯合幾個親信上書參奏易安,羅列了他多項罪行。那會兒皇上的身體已經十分糟糕,人也開始糊塗,在很多大事上都完全聽從于齊元若的。
可以說那時的朝政,幾乎就是齊元若在把持。
既然是齊元若說了算,人也是他檢舉的,結果自然也是如他所想。皇帝在他的“建議”下徹查易安并抄了易府,搜集到了很多的證據,每一項都足以定易安死罪。
很快,易安就被判了斬首示衆,易家老老少少上百口人,也全部處死。
易家的結局和葉家很像,隻要是惹惱了齊元若,那麼便是滅族的慘劇。
貴為親王的齊元若為何要置易安于死地?一開始所有人都不理解,易安并不站隊,在四、五兩位皇子争奪皇位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中立,這樣的人怎麼就将齊元若得罪的這麼死?
于是朝中衆說紛纭,各種猜測紛至沓來,越穿越邪乎,卻始終沒有一個可信度很高的傳聞。直到十天後,齊元若的生母純妃重病身亡,一些塵封已久的往事露出水面,并就此揭開事件的真相。
純妃的身體一向都很好,可就在易安死後的當天,她就出了事。
據宮中伺候的奴才們說,從齊元若上書參奏易安的那時起,母子二人的關系就開始變得僵硬,當時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隻記得母子二人在純妃的宮殿中吵了很久,最後齊元若憤怒的離開。
純妃當晚就病倒了,不過好在不算嚴重。令人意外的是,一向孝順的四皇子竟然再也不露面,從母妃生病那天起就不曾前來探望;而向來心高氣傲,對待所有人包括親生兒子都很冷淡的純妃一反常态,不停的派身邊的婢女去請皇上和四皇子,在病中也掙紮着想見他們一面。
可惜那時的聖上也卧床不起,實在沒辦法前來探望。齊元若更是直接拒絕母妃的探病請求,隻是将太醫院的太醫都派去給母妃問診,又搜羅了各類珍貴藥材送去母妃的宮中。
齊元若此舉令人費解,看得出來他是孝順的,他很在乎母妃的病情。但為何他又不顧母妃的苦苦哀求,就是不肯去見上一面?莫非有什麼不方便見面的理由?
答案在易安被斬首的那天揭開,消息傳到宮中後,純妃一口黑血就吐了出來,當即人就昏迷了過去,從那刻起直到死,純妃都沒有再下過床。
純妃的病來的突然又兇殘,隻是一夜的功夫就病入膏肓、藥石無醫,很快便撒手人寰了。
很多人都在詫異純妃的死,衆多猜測和傳聞甚嚣塵上,有人說是甯貴妃不滿齊元若搶了兒子的位置,趁機下毒毒死了純妃;有人說毒是皇上下的,因為他害怕齊元若過于聽母親的話,純妃一旦當了太後會外戚幹政;甚至還有人說齊元若之所以會在奪嫡之争中脫穎而出,是拜了什麼邪神,換取自己的九五至尊,不過代價就是生母的性命……
當然更多人是為純妃惋惜,他們知道純妃這一輩子在宮裡熬的不容易。年輕的時候,她因為美貌和寵幸遭宮中嫔妃的嫉妒;年老了以後,又因為色衰和失寵遭到那些人的嘲笑。她性格孤僻冷漠,和誰都相處的不好,這麼多年在宮裡連個說貼心話的人都沒有。
好容易有個争氣的兒子,眼看着就快要坐上那張龍椅、擡她做太後了,她卻突然走了,連親眼看一看兒子身着那身龍袍,都沒能做到。
她終究是沒等到兒子為她掙回來的榮耀。
就在衆人或質疑純妃的死因、或惋惜純妃的遭遇之際,一個二十幾年前的秘密浮出水面,展露在衆人的面前。這個秘密關系到純妃因何故而亡,也揭開了純妃這一生冷漠孤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