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李淵一直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挺憋屈的。
老二确實是個好兒子,孝順又懂事,指哪兒打哪兒,哪怕是最嚴苛龜毛的人過來,大概也挑不出他什麼毛病。
但問題是兒子太有本事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可能有人覺得李淵矯情——兒子都把皇位給你捧手邊了,你還有什麼好不高興的?
天底下哪有你那麼幸運的人?
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來。
但李淵就是覺得憋屈。
他們大唐的百姓,可能不知道當今皇帝叫什麼名兒,但肯定知道秦王的大名。
這擱誰誰受得了?
當老子的反而活在兒子的陰影下,想想就讓人崩潰。
反正,李淵是受不了的。
所以,雖然在理智上清楚把皇位給二兒子才是天命所歸,但李淵偏偏沒有這麼做。
他梗着喉嚨裡的那口氣,咬着牙偏袒大兒子,除了内心深處對嫡長子繼承制的推崇之外,也未嘗不是因為自己心裡的那點不痛快。
但是!
雖然知道自己在百姓和官員心裡的地位可能比不上老二,但是你們偏心到這份上就有點過分了吧?!
三分之二啊!
你們這三分之二的人裡頭怎麼就沒出兩個良臣忠臣呢?!
老子做人有這麼失敗嗎?
李淵一口老血含在嘴裡,那是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
這會兒,哪怕低着頭,他也能夠感受到周圍人看過來的同情目光。
天哪,怎麼會有人做人失敗到這個地步?
整個大唐的大半官員都知道的事情,愣是沒一個人來告訴他,甚至直接站邊老二……連保持中立都算得上是忠臣了!
你們這幫人對得起他發的俸祿嗎?!啊?!!
是他在給你們發錢啊!
李建成這會兒心情也有點微妙。
知道自己赢不過老二是一回事,但看着親爹倒黴成這個模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親爹都玩不過老二啊……
原本,李建成心裡還有點放不下。
畢竟是他努力争取了這麼多年的太子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樣的地位,誰能夠輕易割舍?
可是,這會兒看着親爹的慘狀,李建成心有戚戚的同時,他又恨鐵不成鋼。
有沒有搞錯?
我一個太子也就算了,怎麼你這個皇帝也廢成這樣?
這滿朝文武的官員大半可都是阿耶你挑出來的!
你是怎麼做到讓他們基本跳反去老二那邊的?!
我身邊好歹都還有個魏征!
帶不動,這把真的帶不動了。
李建成:麻了。
李建成對自己的能耐還有點數,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努力一把還能守成的那種。
如果把李世民比成王者,那隋文帝楊堅大概能夠混到一個鑽石,而他撐死算白銀。
本身實力就中等偏上,李建成本來還指望能綁個神仙隊友撈他一把,結果沒想到綁上的反而是阿耶這個青銅和李元吉這個隻能吃青銅保底的渣渣。
那除了共沉淪,難道還有什麼别的可能嗎?
#6L:嗐,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該讓誰當皇帝他們還能不知道?保持中立,不加入李世民,那已經對得起李淵給他們發的工資了,還想咋的?就你給的這點基礎工資,還想讓人賣命?
#7L:而且明明是李淵自己屁股歪,能怪得了我們二鳳造反嗎?!
#8L:樓上,不會用詞就不要亂用!什麼叫造反?二鳳當皇帝的能叫造反嗎?那叫撥亂反正(痛心疾首)!
#9L:二鳳:再不登基,那兩個庶民可能真把自己當皇帝和太子了。
庶民二人組:“……”
父子倆臉上寫滿了無語二字。
#10L:哈哈哈哈哈哈哈!庶民,說得好!
#11L:哈哈哈哈哈哈哈!好活當賞!
……
#15L:好了好了,大家不要歪樓了,我們重新說回樓主問的問題吧。其實,當時李世民不僅是民心所向,也是手握大權,李建成和李元吉為什麼要下藥毒他?還不是因為他們隻能夠仗着李淵耍點陰司手段?真要他們一刀一槍的來打,那肯定第一波就得跪。
#16L:李世民當時手裡的權力究竟有多重?舉個栗子吧,哪怕是李隆基掌權後期的安祿山都比不上他。
當然,我也知道,拿安祿山比李世民,那屬實是有點登月碰瓷了。但是作為唐朝初期權力最大的兩個權臣(長孫無極不算,他手裡沒有兵權),兩人在權勢方面還是有可比性的。
安祿山當時掌握了唐朝十幾萬的兵馬,所以他後面造反才造得那麼容易,而李世民比他還要誇張,真的不怪他哥這麼忌憚他,如果說李建成一點都不擔心這個弟弟,那我反倒懷疑他是不是個缺心眼兒。
#17L:李世民勸動父親于晉陽起兵,李淵被宋老生攔在關外,差點選擇打道回府,是我們可靠的二鳳又哭又跪的把他攔住了——這個爹真是除了拖後腿,一點用都沒有!
#18L:樓上不要跑題。
咳,武德元年,李世民出任兵馬大元帥,率領唐軍向西出發,平定了割據隴右的薛仁杲政權。
他凱旋回京後,官拜陝東道行台、尚書令。至此整個關東地區的兵馬皆受李世民節制。
PS:之所以隻是關東地區,那是因為當時唐朝的版圖還沒有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