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如喊了:“倒計時開始。”
整個場上所有的工人都一起跟着喊,“三、二、一,開始。”
三個姐妹便把自己那份面袋子打開,開始和面,整個過程都在萬衆矚目下進行,三位選手的壓力着實不小。
田孝慈賣餅賣了也有一段時間了,個人經曆也比較豐富,在大家面前不管是受委屈受謾罵還是受到表揚,她都處之泰然,因此這樣的環境對她來說遊刃有餘,她并不感覺到衆人在看着她,她隻是在做自己的事兒,甚至有點得心應手。
一邊做飯一邊整理,用過的碗盆,把它們清洗幹淨,歸置回去。拿出砧闆,揉面和面,每一項事情,她都得心應手,在這麼多觀衆注目着下,她甚至越發的自信開心。
另外兩個女子就沒有田孝慈這麼從容了,顯然他們并不善于在衆人面前表現自己。
在田家村長期的男主勞力,女打輔助的大環境下。他們長期圍着自己家的廚房,并沒有在别人注視下做飯的經曆,所以看得出即使是每天要為家人做三頓飯的女生們,在萬衆矚目下,也依然有些緊張。
另外,兩個女子也沒有随手收納的習慣,用過的盆就随意的放在一邊,等揉餅子的時候又把它們推開。竈台本來就不大,全部東西堆在一起會顯得有些淩亂,一旦淩亂起來,又施展不開手腳,看上去非常局促。
時間慢悠悠的往前走,終于三個人都把面醒好,也把面團加上蔥花和各種調料,揉成要進鍋的雛形。
這時候眼尖的群衆們發現了,田孝慈的餅不是圓形的。田米也有點詫異,田孝慈做圓的餅跟圓圓的太陽一樣規整,這是她的強項,可是今天為什麼不把餅子揉成圓形的呢。
方方正正的餅子,她還沒見過,姐姐不會是想要通過餅子的形狀與衆不同而脫穎而出吧。
“你吃過方餅子嗎?”
“沒吃過這麼整齊的正方形的。”
田孝慈聽到周邊已經有人在竊竊私語了。
“是啊,誰會專門把餅子烙成正方形的呢?”
“她不會是秋收的時候堆麥垛堆傻了吧,哈哈哈。”
聽着周邊的各種讨論,田米也百思不得其解。她偶爾也加入讨論,“其實餅子本來就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啊,山東煎餅還比一口鍋都大呢。雞蛋餅那是雞蛋和面皮打到鍋裡是啥形狀,那餅就是啥形狀。還有那種貼在鍋邊沿的餅,本來弄一個圓模子貼在鍋邊,烤着烤着,面皮就耷拉了,等拿出來圓都瘦成橢圓了。”
“是的是的。”
“我就吃過那種橢圓的,好吃好吃,裡面還可以加梅幹菜。”
終于三位姐姐的餅子都下鍋了。這次他們抹的是豬油,油一煎熱,在油與面餅接觸的瞬間,“呲啦”一聲,香氣四溢。
前面兩排的觀衆都忍不住伸長了鼻子聞一聞,似乎聞一聞,就能先一步品嘗到這無上的美味。
“咋感覺都挺好吃的呢。”
“那是,加了豬油能不香嗎?”
“那小蔥也是他們今天去自留地裡剛剛提溜回來的。鮮嫩的能掐出水來。”
蓋上鍋蓋兒,田孝慈把最後一次用的東西洗洗涮涮,所有東西都收起來,就等着餅子出鍋啦。
另外兩位小姐姐在這個空檔也收拾了自己的廚具,雖然動作比田孝慈慢點,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比賽,他們也漸漸熟悉了在這裡做飯的環境,熟悉了衆人的目光,明顯的比一開始的時候要熟練了很多。
很快三個人依次收拾好了自己的竈台面,此刻他們三個看上去無比專業。
丁克如是城裡來的知青,也主持過很多類似的活動,所以都是這樣的大型賽事,她還是很有經驗的,在幾位姐姐做餅的同時,她就在不斷的跟台下的觀衆互動,偶爾也會問姐姐們幾個問題,把台上和台下串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