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廢寝忘食的,鳳姐便讓尤氏不要打擾她,隻按時給她送吃的喝的,晚上服侍她按時睡覺。果然幾天以後,惜春拿出了一套圖畫版的《三字經》。
鳳姐翻看起來,笑道:“你别說,有了這畫兒,确實一看就明白,連我也能說上幾句,你看,這是不是‘昔孟母、擇鄰處’?”
鳳姐是個耳聰目明的,她們王家雖然不讓家裡的女孩子讀書,但鳳姐嫁到賈家,很快也學得識了一些字,姐妹們結詩社,她能起個頭。就是外出應酬,說個什麼酒令,她也能應付。如今聽巧姐兒教弟弟讀書,她便在一旁學個七七八八的。
惜春聽了,笑道:“不愧是嫂子,真是識貨。您快瞧瞧,我畫得如何?”
鳳姐一邊翻閱,一邊點頭:“四妹妹真是用心,單就是一幅已經難得,何況是這麼連續的幾十幅呢?”
惜春回道:“不敢不用心,是打算送給欣姐兒的。林姐姐對我們這般好,我也想着要回報一二。”
鳳姐想了想,道:“這畫兒要是做成冊子,印出來,才好呢。又不是欣姐兒一個不愛讀書,天下的孩子都差不多。誰見了,都要買回去給孩子看看。”
尤氏笑她:“你又異想天開,印書容易,印畫冊可就難了。”
鳳姐一揚眉,道:“先别說難,去城裡問問就知道了。”于是,她自帶着平兒去各大書鋪,一家一家地問過來,果然有一個鋪子可以印畫冊。
那個掌櫃也是個懂行的,翻着惜春的畫作,愛不釋手,連聲道:“這個不錯,你們若是想印,可以在我們這裡印。”
鳳姐便問:“那要多少錢?”
掌櫃的也問:“你要印多少套?”
鳳姐在心裡估算了一下:“大約一百套吧。”
掌櫃上下掃了鳳姐一眼,道:“五百兩。”
鳳姐心裡吃了一驚,臉上沒有露出來,隻說要再想想。掌櫃的以為她還要去别處問,語氣有些變了:“這京城裡也就我們能制圖書的版子,不信,你自去掃聽掃聽!”
鳳姐不吃這一套,笑着說:“總得都問問不是,俗話說‘貨比三家’,我什麼也不做就定了你們,回頭我嫂子問起來,又要說我‘不當家不知米貴’了。”
掌櫃自然也看出來,鳳姐這通身的氣派,是有些來曆的,便也不敢歪纏。
鳳姐去問了一圈,還真就是他們這家店敢接這種印畫冊的活兒。
平兒問:“二奶奶,那…咱還去他那裡麼?五百兩,我們可拿不出來。這兩年統共攢了三百兩不到,這可是咱們一家老小的全副身家了。”
鳳姐也有些躊躇,她确實想賣畫冊,但一下子拿出五百兩,有些難。
兩人正商議着,春纖來了。原來她當初被發賣,去了京城另一戶人家,後來那家主人告老還鄉,春纖便求着主人去問問忠毅侯府買不買她。那家主人也心善,便打發人去黛玉那裡問,黛玉一聽是春纖,果然買下了,于是春纖便又回了舊主身邊。
見到春纖,平兒趕緊迎她進來。春纖給鳳姐請安,然後道明來意:“那一日四姑娘說,她小時候也不愛看書,密密麻麻的字,看得頭疼。我們主子一想,确實如此,便想央求四姑娘照着書,畫一些配圖,也好教欣姐兒認字……”
鳳姐聽得大笑起來:“哎喲,想一塊兒去了,四姑娘正在畫着呢!”
春纖歎道:“怪不得我們主子與四姑娘要好,這就是她說的‘心有靈犀’吧!”說着奉上黛玉備下的紙筆顔料并二百兩銀子,偷偷說與鳳姐:“這是我們少奶奶給的,四姑娘想來不願意要,請二奶奶替她收着吧!”
黛玉知道惜春的性子,一提說親便要翻臉,故而如今拖到十九了還待字閨中。但這嫁妝還是要攢,實在不願意嫁人,還可以留着當傍身的錢。
鳳姐鄭重收下,道:“我曉得了。跟你們少奶奶說,讓她放心。四姑娘是我們賈家的姑娘,我怎麼待巧姐兒,便怎麼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