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HP]冷血動物 > 第33章 第二天的魔藥課(二)

第33章 第二天的魔藥課(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如果忽略基礎液體的配置,疥瘡藥水基本隻涉及了火候的控制,材料蒸煮、碾磨、切割中最簡單的幾個手法,浸泡時間的掌握,以及幾乎是最低要求的魔力輸出。這的确是魔藥初學者開啟學習之路最好的啟蒙方案——雖然我不是從這個藥劑開啟魔藥之路的。

簡單講解了疥瘡藥水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項之後,斯内普教授指揮大家動起來。

“三個人一組,自己找好搭檔,每組準備一個坩埚。這一整年的課今後都保持固定的搭檔和座位,嚴禁私自調換。”斯内普教授輕輕揮了一下魔杖,把我的課桌和書本一起抛到了講台邊。“普林斯,你到講台那邊去。”

卡洛琳剛抱上我的胳膊沒超過三秒,我們就被斯内普教授的決定給分開了。我被排除之後,拉文克勞的剩下三個小夥伴一瞬間就自動抱成團。雙胞胎則不死心,不想放過我這個竟然能在斯内普手上拿到加分的人,竟然沖到了講台邊準備與我一組,“佐伊!”“我們一起!”

斯内普教授身上有一種很神奇的力量,用麻瓜的描述來說,是一種“氣場”,用我的意識去觀察,是一種彌漫的“魔力場”。他的一個轉身和一個微不可見的皺眉,就輕易壓制下了蠢蠢欲動想繼續把偷偷和我站在一起的韋斯萊雙胞胎。

“普林斯一個人一組.”斯内普教授對着全班,尤其是無知無畏的雙胞胎強調了一下,讓他們死心。我攤攤手做了個無奈的表情,把雙胞胎往戴安娜所在的位置推了推,“快去找你們的女神吧,再不抓緊點兒她就要被别的男孩子邀請走了”。

其實我根本不用斯内普教授開口,就知道自己必然面對這樣的“吃獨鍋飯”的結局,我們一個年級二十八個人,把我剔除後,正好組成九個三人小組——在彼此水平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三人組基本可以保證沒有任何一個人吃閑飯,而一共九組這個數字也屬于教授比較容易在實踐課上看顧的數量。

雖然斯内普教授沒有見過我熬制魔藥,我也沒有見過斯内普教授親自動手,但我們都曾見過對方的魔藥制作流程分析圖及藥理分析計算式。四舍五入,也差不多算是在魔藥制作這件事情上彼此略有了解了。

教授給我拉來一套大中小三隻坩埚,并塞給我了一個緩和劑的配方。這個配方與平時文獻中見到的不同,材料的用量有一些調整,并且,在幾個熬制時間和藥材性狀上畫了重點标記——這是斯内普教授改良的結果,我看了一眼接近翻倍的月長石用量,判斷出這就是我昨晚上喝過的版本。

“材料你自己去櫃子裡拿,你一會兒看一下基礎液情況怎麼樣,學校裡統一大批量采購的東西不是查爾斯實驗室那個純度,可能酸堿度不穩定,需要調整。你有……”斯内普教授看了一眼教室裡的大挂鐘,“你課堂上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這節課下課以後,後面沒人用教室,你可以在這裡做到結束為止。我昨天晚上大約用了一小時一刻鐘。”

“當然,化學純級别的基礎液給學生們用也太奢侈了。”我了然的點點頭,全然沒有自己與小夥伴們身份相同的自覺。

我接過斯内普遞過來的羊皮紙,指了指上面寫的20G月長石,“這個單塊原料的分量已經超出标準做法的上限了,先粉碎了再焙烤的嗎?”

“和标準做法一樣先焙烤再粉碎也可以,這東西受熱後變化阈值其實很小,耐久又很高,控制好火候的話,差别不大。”斯内普教授原本已經準備去給其他學生們示範假設坩埚及檢查原料,聽到我問話,又多說了兩句,“我之前算過一次,能量區别很小。”

我點了點頭,習慣性的抽出魔杖給自己的手、坩埚、所有容器及工具施了清潔咒。用試紙檢查了一下手邊基礎液的酸堿度,然後轉身去取長角蛞蝓——這基礎液可能受凍後又氧化了,PH值隻有5.2,太酸了點。不配到7的話,就算反應時間及藥效差别不大,藥本身會很難入口,杜鵑葉和花的口味本來就是酸性的,忽地笑的根莖和月長石都發澀。如果不予理會,這最終成品一口悶起來就像加了草木灰的蘋果醋。鑒于我做好這份成品之後,很有可能是給我自己用,我決定對自己好一點。

我把三個坩埚一起用起來了。

20克的一整塊月長石放在最小的坩埚裡,用大火暖過鍋子壁之後,轉最小的火焙烤。最大的坩埚裡盛上足夠的水,把中号坩埚裡灌上稱量過的基礎液,放進大坩埚裡水浴加熱,維持在七十度左右的恒溫。

然後我抄起用慣的小銀刀,開始對蛞蝓下手。去觸角,挑斷神經中線,對剖,刮走内髒,稱量,一條一條,倒進中号坩埚裡進行反應。最後滴上四分之一個标準滴的火蜥蜴血對蛞蝓的寒毒進行中和。

因為是已經習慣成自然的經驗性操作,我沒有花時間計算,直接根據酸堿度和液體總量估了蛞蝓的使用量及于此對應的蜥蜴血的使用量。最後的接近完成時,基礎液調定結果是6.9多,試紙的色差已經基本到了肉眼不可見的程度。測試完畢後,立即挑走基礎液裡剩餘的蛞蝓殘渣,把反應溫度調到35度進行保持,再有一會兒緩慢的反應緩沖,它就很接近我心中比較合适的基礎液了。我擦了擦額角的汗,拿起配方再次核對材料克重。

把所有材料的克重複核一次後,我首先着手處理忽地笑的根莖以及杜鵑花幹,先後根據不同材料的屬性,選擇碾碎的工具和過篩的顆粒粗細。深海魚骨貝也要碾碎,聖甲蟲的眼珠要在酒精燈上灼一下以便于砸開,等到這些零碎的用料處理完成,月長石已經焙烤到位,我聞到一種類似于幹燥熱空氣的味道開始彌漫——這是月長石結構焙烤松散的标志——就給小坩埚滅了火。

接着,把中号坩埚的反應溫度調到八十度,在等待升溫過程中,我抽空将三十五克的黑蕈傘蓋切成半毫米的薄片。這活兒有點細,我從工具簾上取下另一把超薄片秘銀片刀做這件事。一個半蘑菇蓋,切了足足十分鐘。

切完蕈子,我估摸着月長石冷卻的差不多了。就帶上龍皮手套摸了摸裝着月長石的小坩埚,這溫度剛好能上手。于是我把月長石轉移到一塊巴掌大的阿富汗青玉石砧闆上,用銀刀的刀背把石頭一層一層刮成粉末待用。擔心有粗顆粒,又額外過篩了一遍。

說實話,每次做魔藥,我多少有點化學實驗和做飯混合的感覺——尤其是最近麻瓜界開始隐約開始流行的分子料理。

——

料都備好了,坩埚的反應溫度也已經達到理想狀态,我核對了火候和溫度計,拿起玻璃攪拌棒,開始掐着秒表往反應釜裡加東西。心中不斷默念,第一個小氣泡,降溫,加杜鵑和忽地笑的混合物,順三逆二又二分之一,加溫,沸十二秒,魚骨貝撒表面,月長石沿邊傾倒,順時針十二圈逆四分之一。再降溫,保持六十五度。三分鐘,進聖甲蟲的眼睛。逆時針兩圈。順時針二又三分之一圈。升溫七十度。黑蕈一片一片往下放,盡可能在一片黑蕈徹底溶解的瞬間緊接下一片。順七,逆三。繼續升溫,九十度。

我牢牢盯住溫度計,在第一個氣泡冒出表面之前滅了火。

“啵……”在殘餘溫度的助推下,幾個小小氣泡輕巧的緩緩浮上了液體表面,一鍋有着珍珠母光澤的藥劑随着溫度的冷卻,淡紫色的表面開始生發金黃斑點,并漸漸沉澱出順時針旋轉的白色絲狀物。除了底部五分之一的位置有一點點反應殘渣,整個上層幹淨清澈。

完成了,我深吸一口氣。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制作斯内普教授的改良藥劑。他改良之後,每一個步驟的反應條件卡得嚴格至極,我一邊制作,一邊感受每個攪拌過程對魔力的消耗。内心有一種特别敬佩的感覺——他把魔藥制作者的釋放魔力的消耗都給算記在了攪拌圈數内,一般的魔藥制作很少出現四分之一、三分之一這種圈數,我在每次攪拌到整數圈的時候都會感受一下整鍋藥的狀态,果然是多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就顯得更為穩定和充分——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計算或者是怎麼試驗出來的,要知道,任何一個配方的改良都是十分困難的,否則新藥的研發也不會如此困難重重了。

我收拾幹淨桌面,再次做了手衛生,然後轉身,想拿背後架子上的設備,入眼确是滿架子的标本。我這才想起來我這是在學校的地下教室裡,不是在自己家的地下室裡,也不是在查爾斯導師的工作室裡。我重新回過頭,環顧了一下魔藥教室,準備拿虹吸管和兩個标準藥劑瓶裝成品。

不知道什麼時候,教室裡的小夥伴已經走空了,隻剩下斯内普教授坐在距離講台很近的課桌上看着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