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竹林,滿地大大小小的竹筍從地裡鑽出來。
大的已過膝蓋,長得十分壯實,小的卻隻有十寸左右。
“咱們要挑那種小的嫩的筍子挖。”趙知暖搓了搓手道,“沒想到這裡有這麼多,還好我們帶了三個背簍。”
“姐姐,為什麼不選那些大的?”知雲不解,“大的賣相好,更容易賣出去。”
趙知暖搖搖頭:“昨天你說筍子賣不上價,我就準備做成腌筍賣。”
“現在天氣漸漸熱了,腌筍鹹香爽口,易保存,做起來也不是太費勁。不過得選新鮮的嫩筍,太大的口感就不好了。”
“腌筍?”兄妹倆對視一眼,“我們隻知道炒筍或是鮮筍湯,這腌筍好吃麼?”
“必須好吃啊!”趙知暖信心滿滿,“腌筍能與菌子、梅幹菜同炒,或是當做鹹菜配粥喝,等我做出來你們嘗嘗。”
說罷,就埋頭挖筍了。
用小鋤頭将筍根處的泥土小心撥開,然後輕輕一掰,随着清脆的咔嚓聲,一根根嫩筍就落進背簍了。
足足挖了一上午,将三個背簍都裝滿了,三人才往回走。
回了家糊弄一口晌午飯,趙知暖便讓兄妹兩個去燒水,順便找個幹淨的缸清洗幹淨。
她把筍尖扭了扭,筍皮扭松後就能将筍皮慢慢卷下來剝掉了。
這種方法雖然快,可架不住竹筍多。
後來趙知雲、趙長平幹完活兒來幫忙,也才堪堪趕在日落前将所有筍子剝完。
為了省燭火,趁着天還沒有完全暗下來,趙知暖快速将筍切段,放進洗幹淨晾幹的缸子裡。
倒入晾涼的水,再放入适量的姜蒜、花椒、鹽,蓋上蓋子密封腌制二十來天便可以拿出去賣了。
接下來幾日都沒有下雨,趙知暖倒是沒有着急進山采菌子,卻在桃花村附近溜達熟悉環境,順便挖些野菜去大集上賣。
這日,趙知暖賣了野菜才從大集上往回走,還沒到村口,遠遠便看到劉蓮香急匆匆往自己這邊走來。
“暖丫頭!”她氣兒都沒喘勻就着急叫住趙知暖。
“謝伯母,您不着急慢慢說!”趙知暖想到那一紙婚約,想躲躲不掉,隻好停下腳步等着她開口。
“暖丫頭,今兒我是特意來說明村裡流言的事兒的!”
“都怪我這段時間忙着地裡的活兒,沒有注意村裡的事兒。”
“也不知道哪個殺千刀的,背地裡說我謝家會強娶你給大郎沖喜,我呸!”
她義憤道:“我家從來就沒一個人是這麼想的!隻想着你和大郎都能好好的!我已經将那些背地裡嚼舌根的婦人都狠狠罵了一遍!”
她歎了口氣,眼眶都紅了。
“然後我們一家子商量了一下,到現在大郎都沒有蘇醒的迹象,你這麼好的姑娘,總不能耽誤了!索性咱們兩家就把婚約解除吧!”
“我是看着你長大的!”劉蓮香抹了一把眼角的淚,“你放心!我還要給你說一門更好的親事!”
她從懷裡拿出一張紙遞給趙知暖:“這上面是我家勇兒寫的,關于解除婚約的事兒!”
“還有這是以前我和你爹娘寫下的婚約。”
“你看看,考慮一下!若是願意,咱們就都在上面摁手印去見李村正,讓李村正給咱們做個見證!這婚約你也拿走吧!”
勇兒是謝庭墨的弟弟,今年十歲,小時候也與謝庭墨一起去讀過書。
隻是他更喜歡舞刀弄槍,就想着再大一些去城裡找镖局或是武行做事。
于是讀書這塊兒便懈怠了,所以這紙上的字也就比狗爬的好一些。
趙知暖不怎麼會寫繁體字,但卻不耽誤她識得。
大概看了一眼,紙上的内容确實像劉蓮香所說。
另一張有些泛黃的紙上,也确實是當年兩家定下的婚約。
趙知暖看到了希望:“多謝伯母幫着我說話,這事兒我也不用考慮了。”
“我現在就能答應,不如現在我們就去找村正做個見證如何?”
瞬間,劉蓮香眼中的光都沒有了。
不過想到趙知暖什麼都記不起來了,心中又釋然了。
她摸了摸趙知暖的腦袋,憐惜道:“好孩子,這些日子你受苦了。我從前答應你娘要把你當閨女對待,以後就算我們無緣成為一家人,我也會盡力幫你的。”
“走,咱們這就去找村正。”
李村正得知他們的來意,十分意外。
不過想到這兩天聽到的流言也就理解了。
二人辦完事兒以後,相互寒暄幾句便各回各家了。
趙知暖背着背簍,走在鄉間小路上,隻覺得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
現在的自己又是自由人兒了!
最大的問題解決了,這下就可以暫時安心賺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