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要和離了,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正當他猶豫之時,堂外傳來一個顫顫巍巍的蒼老聲音。
“你這個不孝子!到這個時候還不思悔改!”
“娘!您怎麼來了?”陳卓回過頭愣了半晌。
原來來的是陳母,隻見她拄着拐棍,被人扶着慢慢走到堂上。
她緩緩跪下向秦元義行了禮:“大人,民婦是陳卓的娘,民婦同意我兒和孫氏和離。”
秦元義看了一眼陳卓,又對陳母點點頭:“您深明大義,本官欽佩。”
還讓衙役給陳母搬了凳子坐着。
“娘?”一旁的陳卓不可思議道,“娘,是孫氏一直侍候您,您可要三思啊?”
“怎麼?你是我兒子,不應該是你照顧我麼?”陳母渾濁的眼睛裡滿滿是失望、後悔。
“都是我從小對你太過溺愛,才導緻了今天的結果。”
“孫氏是我兒媳,不是閨女,你對孫氏好,孫氏才對我好!你若是對孫氏不好,孫氏還有什麼理由對我好?”
“竟然還敢動手打人?趕緊和孫氏和離吧!老婆子我可不想躺在家中還被鄉親們戳脊梁骨!”
在堂外旁聽的趙知暖暗自鼓掌,這樣三觀正的老太太可不多!
“可是娘,我若是和孫氏和離,誰來伺候您啊?”
“你這個喪良心的,虧了孫氏和大丫每日辛苦擺攤為你賺來讀書錢,讀了那麼多年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陳母舉起拐棍狠狠戳了戳陳卓。
“你不是在外面找了個嬌嬌麼?讓她回來伺候我,你以後也别去書院讀書了,浪費銀錢!趕緊滾出去找個活兒養家。”
”娘!”
“陳卓,既然你娘都這麼說了,還不照做?”秦元義對師爺使了使眼色,準備了紙筆,讓陳卓寫下和離書。
有陳母的要求,縣令大人的施壓,陳卓不得已拿起了筆,從此一别兩寬。
又在孫雨的要求下,将大丫也要了過來。
陳卓一臉不在乎:“一個賠錢貨而已,趕緊帶走。”
氣得陳母直咳嗽。
孫雨拉着大丫,拿着和離書,淚如雨下。
謝過了秦元義,又對陳母深深一拜:“原諒雨兒從此不能侍候您了。”
陳母抹了抹眼淚:“好孩子,這些年你受苦了,你比我親閨女還親。”
“我生的這個不孝子連我這個老婆子都不要了,隻要他那個嬌嬌,我又怎麼忍心看你繼續苦下去。”
陳母拿了一對銀镯子塞到孫雨手中:“我知道這些年來,你的嫁妝都用來養家了,這個你拿着,算是老婆子補償你的!”
“帶着大丫回去吧,那總歸是你親爹娘,怎麼也會給你一口飯吃的。”
至此,這樁“家務事”的案件算是結了。
退了堂的秦元義心情十分不錯,此時正是晌午,也沒别的案子了,他便哼着小曲兒去陪唐錦吃午飯。
唐錦見他這樣心情也好起來:“老爺今兒遇到什麼開心的事兒了?”
秦元義便将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這孩子真是有情有義,不過在一起擺攤了月餘,便能出手相助。”唐錦笑道,她突然想到了什麼,眼神暗淡了下來。
“不知若是小妹還在的話,在外面遇到事情,會不會也有人這麼出手助她。”
秦元義連忙放下筷子,握緊了她的手:“夫人不必擔心,這些年,為夫謹遵老師囑托到處托人尋找,一定能找到钰兒的。”
唐錦用帕子擦了擦眼角:“老爺還是以公事為重,钰兒走失了這麼多年,找到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
秦元義也重重歎了口氣,屋内的氣氛沉悶下來。
唐錦夾了一塊肉給他:“都是我不好,提起這傷心事兒,壞了老爺的興緻。”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今兒這家務事,老爺怎麼那麼決絕就判了呢?”
“夫人有所不知。”秦元義來了興緻。
“現在朝廷頒布了新政,鼓勵在夫家被虐的婦人尋找證據,上告和離,回娘家後也不得被棄,還鼓勵和離婦、被休婦再嫁。”
“前朝末戰亂,人口銳減,無論是前幾年開始實施的減稅免徭役,還是現在鼓勵再嫁,都是為了讓百姓繁衍生息,增添人口。”
“隻是為何突然鼓勵女子和離回娘家?為夫一直沒有想明白。”
“千百年來,百姓們都将嫁出的女兒視為潑出去的水,就算有法令,回了娘家的女子也不一定會被善待的。”
唐錦也有些疑惑:“聖上的心思,咱們哪裡能猜到?許是聖上仁慈,知道這天下有些女子的凄苦無奈,所以讓她們多條生路吧!”
“老爺不如将今日的案子,找人寫成話本子,點明朝廷的新政,送去茶館、戲院,也好讓更多的百姓知曉。”
“夫人聰慧!”秦元義聽了飯都不吃了,放下碗筷抱了抱她,“事不宜遲,夫人先吃着,我這就找人去寫。”
若是将朝廷這條新政在甯安縣及周邊村宣傳開來,不也是個政績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