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過後,天氣終于涼快了一些。
趙知暖提着食盒和一包制好的十三香,往崇文書院去了。
此時,山長正與王寒松坐在涼亭裡品茗。
聽了阿硯的通報,山長捋着胡須笑眯眯道:“我說什麼來着,你就在我這裡安心等着,趙丫頭一定會先來問我一聲的。”
“大哥說的沒錯,趙姑娘果然言出必行。”王寒松點點頭,“與她做生意我能放一百個心。”
二人正說着,趙知暖已來到涼亭裡。
“小女拜見山長。”她對山長行了一禮。
看到王寒松,又裝作不知内情驚訝道:“王大哥,你怎麼也在這裡?”
“什麼?王大哥?”山長一聽這話不樂意了。
他看了一眼王寒松的滿頭烏發,又低眼瞅了瞅自己花白的胡須,還是不服氣:“丫頭,他今年都二十九了,孩子都有五歲了,你高低得喊一聲叔,怎麼能喊大哥呢?”
“王叔,您怎麼也在這兒呢?”趙知暖暗暗好笑,嘴上仍順着山長說好聽的,逗小老頭開心。
“大哥,你别怪趙姑娘喊我王大哥,我确實長得年輕啊。”王寒松看着山長有些不滿道。
“咳,你瞧瞧你,别人誇你一句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山長一臉嫌棄,又對趙知暖解釋。
“趙丫頭,這家夥是我幼弟,從小就淘氣,你别見怪。”
“哪裡哪裡,王叔這樣很有自信很有趣啊!”趙知暖笑道,“而且山長萬萬不要不開心,您雖然發須花白卻頗有仙風道骨之姿呢。”
“哈哈!”山長被逗得開懷,“還是丫頭你會說話!”
“我哪裡是會說話,我隻是在闡述事實。”趙知暖繼續拍彩虹屁。
“隻是沒想到王叔和山長是一家的,那我今天是不是賣給誰調料都沒有區别了?”
眼前這兩人說說笑笑看着關系不錯,可就是不知道在做生意這塊兒有沒有什麼說頭,還是先問清楚了比較好。
“你可是我親大哥,這事兒你得讓讓我。”王寒松一聽就急了。
“上次你那制冰方子頂我找的十次,不,百次都有了,這回這調料你就讓我帶回去吧!”。
王寒松的任務說白了就是按需求為王氏一族四處尋找供貨商和各種新奇的方子。
山長上一次送回去的制冰方子引起了不小轟動。
王寒松當時在外辦事,得了消息為大哥高興的同時,心裡也迫切想認識一下這個神奇的小丫頭。
他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處理好手頭的事,連家都沒來得及回,就火急火燎地趕來了甯安縣。
沒想到往崇文書院去的路上,被暖食記門口挂的“今日限售六十隻烤鴨”所吸引,便站在那裡排隊了,這才有了後面的事情。
“真是無巧不成書,要不是你愛吃嘴饞,也不會去等着那烤鴨,也不會先一步看上趙丫頭的調料。”山長喝了一口茶,“這調料方子就讓給你了。”
“那就多謝大哥了!”王寒松十分興奮,“趙姑娘,你就開個價吧!”
看着他投過來的熱烈目光,趙知暖微微一笑:“山長、王叔,這回我不想賣方子,隻想賣這調料。”
“這.…”王寒松看了看山長,“趙姑娘,一切好說,不知今日有沒有帶那調料來,我想試上一試。"
趙知暖點點頭:“那是自然,我還給二位新烤了一隻鴨子,隻是這一路上時間長了,有可能有些涼了。”
山長一聽高興了:“無妨無妨,中元那日沒有吃到你做的烤鴨,這兩日都提不起勁兒來,今日老夫是有口福了。”
王寒松不顧山長的白眼,先給自己卷了兩片烤鴨吃了,這才與趙知暖去廚房試調料。
廚房中各種肉類一應俱全。
趙知暖分别取了雞、鴨、豬肉各巴掌大小,用十三香調料均勻塗抹肉的正反面,腌制半個時辰後用蒸鍋蒸熟。
“王叔,您嘗嘗這肉。”趙知暖切下一小塊,端給王寒松。
王寒松先試着聞了聞,沒有聞到什麼,這才拿起筷子夾着一塊豬肉放入口中。
隻覺這蒸肉清淡,沒有任何腥味,且比放了各種佐料的肉更有自然的香味。
雞肉、鴨肉的腥味也是幾乎淡不可聞。
“不錯不錯!”王寒松連連點頭,“這些肉還隻是清蒸,若是再加入其它佐料烹饪,那隻會更加美味。”
“趙姑娘,咱們先回涼亭中詳談吧!”
二人回到亭中時,山長正拿着帕子細細拭嘴。
“呵,我就知道大哥一片烤鴨都不會留給我。”王寒松看着桌子上空空的盤子,滿臉哀怨看着山長。
“你這小子,前兩日你一個人吃了整整一隻鴨子還不夠?而且剛才不是又吃了好幾片了麼?”山長翻了個白眼,沒有絲毫的愧疚。
他又看向趙知暖:“丫頭,你和他談的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