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公子猶豫片刻,輕輕搖頭:“許是不夠,糧食和柴火越多越好。”
趙知暖驚疑不定看着他:“你之前說的雪災會有多嚴重?”
還沒來得及得到謝公子的回答,就聽到遠處似乎隐隐傳來雷聲。
她快步走到院中,隻見天空中不知何時聚起了大片烏雲,天邊傳來陣陣悶悶的雷聲。
細小的雪花飄飄然落在臉上,帶來陣陣涼意。
“謝公子,現在是不是已經入冬了?”
這幾日忙着在外面收糧食和柴火,都忘了日子了。
“不錯,今日已經是十月初一,今晚我就要回書院了。”謝公子看着天空,語氣中充滿憂慮。
“十月雷墳堆堆,雷打雪人吃鐵啊..”趙知暖小聲喃喃道,“這場雪災果然會很嚴重。”
“趙姑娘在說什麼?”
“謝公子既然能看天象預測雪災,那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諺語麼?”
“冬天打雷,下雪打雷都是十分反常的現象,預示着氣候生變。”趙知暖看着謝公子認真問道。
這些都是農業方面的諺語,她以前看新聞知道的。
謝公子沉默半晌,十分确定道:“并沒有這樣的諺語,不過天氣真的是越來越糟了。”
趙知暖垂下眼簾,心中更加疑惑。
不過當務之急是全力囤糧囤炭,以應付即将到來的雪災。
“謝公子放心回書院讀書,今晚走時多帶些點心,以備不時之需。”趙知暖笑道。
“收糧的事情就交給我,我明日再往别處走一走,看看還能不能收來糧食。”
謝公子點點頭:“好。”
他頓了頓又道:“我們之前收糧時,雖然已經告訴許多百姓要在手中多留些糧食,可是也不知有多少人能放在心上。”
今年收成好,應該有許多百姓為了多賺銀子賣了家中大部分糧食吧。
趙知暖聽聲知意:“謝公子與我想到一起了,一會兒我便去縣衙找縣令夫人,和她說說這事兒。”
若是縣令夫人能說動縣令大人現在開始着手準備,也許還來得及。
*
這一場雪下了一會兒便停了,可是天還陰沉沉的。
趙知暖拎着一隻銅火鍋到唐錦院子裡時,秦子安正陪着她說話。
秦子安一見那鍋,就樂颠颠地拎過來展示給唐錦看:“娘,這就是我說的銅火鍋,以後咱們可有口福啦!”
原來暖食記自從推出了銅火鍋後,秦子安隔三差五就去吃一頓,每次都帶着一身鮮香回來。
唐錦聽秦子安說的次數多了,饞蟲也被勾了起來,可身子越來越重,也不敢去暖食記吃。
為了解饞就讓廚房将肉片菜蔬煮熟,放在盤子裡端上來,蘸了趙知暖給的調料再吃。
可吃火鍋講究的就是個現涮現吃,煮熟的東西蘸着調料也算可口,卻總是差了那麼一點兒意思。
唐錦見趙知暖在偷笑,臉色微紅嗔怪道:“你都多大了,在你妹妹面前也沒個正形!”
她看向趙知暖,慈愛道:“暖丫頭有心了,有了這銅鍋,這個冬天就能暖和了。”
趙知暖眨眨眼沒有說話,看着唐錦有些踟躇。
“你這丫頭,都認子安為義兄了,還在這裡和我見外呢!”她看出趙知暖的欲言又止,好笑道,“這是遇到什麼難事了?”
“倒是沒有什麼難事。”趙知暖笑道,“隻是剛才夫人提到今年冬天暖和的事兒,讓我想起了剛才下雪時打雷有些不尋常。”
唐錦聽了這話也皺起眉:“我聽到雷聲時,心中也有些不安。因為我從來沒有在冬天遇到打雷,更别說下雪打雷了。”
“我曾經聽過這樣的話:十月雷墳堆多。因為入了冬還打雷說明空氣潮濕,冬天雨水多,有可能會影響收成。”
趙知暖緩緩說道:“若是還有雷打雪,那就有可能會有暴雪降臨。”
“暖丫頭,你說的可是真的?”唐錦面色凝重。
如果真是這樣,百姓要遭災受苦不說,今年可是自家老爺來甯安縣第一年,若是救災不力就算今上不責罰,也會給未來兩年的治理帶來負面影響。
“這話是一個來村裡的雲遊僧人說的,當時我爹娘覺得這話不吉利便把他趕走了。”趙知暖開始胡謅。
“隻是現在看來,這話雖不吉利,可是萬一是真的...“
“娘,這麼大的事咱們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秦子安在一旁幫腔,“主要這天氣看着真的很不正常,讓爹有點防備也好。”
唐錦看了看窗外的天,最後下定決心:“好,這事兒交給我,暖丫頭今日多謝你了。”
她也沒有多留趙知暖,就起身匆匆去找秦元義了。
趙知暖這才松了一口氣和秦子安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