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雲巅盛景 > 第1章 立辰之春(一)

第1章 立辰之春(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開篇講史

雲端帝國的權力結構是頗為複雜的。自上個時代——即以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為代表的雲禅時代結束以後,天子及其族裔的權力便逐漸遭到貴族集團的架空,帝國的封建社會開始逐步走向貴族化。這個貴族化的時代被命名為雲巅時代,所使用的官方曆法為新曆紀年法、天子紀年法,民間所使用曆法亦有天幹地支紀年法等。

雲巅時代的貴族經過大批的優勝劣汰,分别在東境、西境、南境、北境産生了白氏、越氏、祝氏、冥氏四大貴族集團,前三個貴族集團誕生的時間基本相似,唯有冥氏是後起之秀,誕生時間較晚。其中,白氏是門閥貴族,乃朝中的股肱之臣,常攝政中央、擁立天子,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越氏是武将集團,乃護國将軍,居于西域擁兵自重;祝氏是地主貴族,乃世襲異姓王,一般稱“祝王”,以遼闊南疆為封地,有高度自治權;冥氏則是崛起的新興知識分子階層,其族人世代掌握着古代的尖端機械科技——機關術。

雲巅時代是帝國千年來罕見的盛世時代,可惜盛景的背後隐藏着沒落,繁華的背後掩蓋着荒涼。自雲巅時代中期以後,由于帝國的南方地區産生了新的萌芽,而這種萌芽的勢頭後來愈演愈烈、并最終形成了一種成熟的關系……帝國最傳統的封建勢力,便因此而由盛轉衰了。

值此新舊交替之際,整個帝國自打那時以後,便要改天換日了。

一切鬥争的開端,還要從韋宗天子時期的立辰政變講起。

出身名門望族、任職三省宰相的白千隴近日裡很着急。手頭的繁忙于他而言倒不足擔憂,但心裡的火急火燎于他而言可是上了頭的。

千隴宰相原本的性子就不甚明朗,近幾天來由于事上心頭惹人挂,便更愛闆着一張臉示外了。手下的幾名筆吏見宰相心情不甚好,也都統統閉上了嘴巴,既不開口招惹宰相本人,也不開口同彼此說話。筆吏們隻埋下頭,靜靜地抄寫着文書。

惹了本事大的千隴一身火氣的家夥,自然本事也大。帝國的南方土地廣袤、百姓富庶,而這塊地方便是那家夥的封地。那家夥好好的南方王不當,卻偏偏要來反撲中央——他名叫祝沉淮,才高八鬥,是頗具野心之人。

不過南方是南方、東部是東部,地方是地方、朝廷是朝廷——二者之政局是絕不可一概而論的。觀如今帝國上下,反倒是南方地區重商先進、東部朝廷守舊落後。民間商人所做之貿易往來愈發複雜,舊之生産關系愈發模糊、新之生産關系漸露苗頭——思想自由、政治自由的南方地主貴族直轄區,自是容得下這些民間商人随意發展的。

可朝廷之封建思想、封建體系根深蒂固,認為秉持封建乃“傳承正統”。這些商人若要在東部的中央朝廷直轄區存活,自是不易的。但縱使東部朝廷落後,南方之新氣象也僅僅是初露苗頭,還不足以撼動舊的體制。

後有遼宗天子在位期間,修訂的《雲端國史通鑒·韋宗·立辰紀》載,“祝沉淮者,乃南境祝氏九代王也。其欲與東境白氏黨争,以奪天子扶立之權。”

在位于帝國東境的國都雲京城内,有一道南城門可将内城與外城之間隔開。此門的名字叫做羅城門。

顧此思義,羅城門内是雲京的内城,羅城門外則是雲京的外城。倘若想要從内城到外城裡頭去,或是從外城到内城裡頭去,都必須經過羅城門才可以到達。不過,平日裡的羅城門倒不會刻意緊閉着。隔開内城的達官顯貴,與外城的平頭百姓之間的羅城門,隻有在特殊時期才會緊閉或突然大開。

雲京城内的百姓們都知道,倘若某日裡羅城門的開閉狀态同平日裡不一樣了,那便是特殊時期要到來了、雲京怕是要變天了。但何時是特殊時期,何時不是特殊時期,全都是由内城裡的權貴們說了算的。

因此他們想關羅城門便關羅城門,一旦關了就不許任何閑雜人等進入内城——此舉難免顯得任性放肆了些——但誰叫他們是生來就可以任性妄為的家夥呢?羅城門想要隔開的便是他們。

他們可是普天之下貌似最幸福的特權者。

前段時間,因白氏、祝氏二族針對中央權力的黨争在朝中引發了許多風浪,白家的現任主君白千隴曾考慮過把羅城門關閉幾日。最終千隴與胞弟千帙等幾位族中重臣商榷,依舊選擇了把羅城門關閉五日。五日過後,羅城門如期開放,京城亦一如往常。

自白祝黨争結束、羅城門五日閉門解禁之後,雲京城迎來了新一年的春天。

雲京的街上四處飄散着白絨絨的柳絮。柳絮雖看起來外表美麗,卻也是個讨人嫌的存在。說起來千隴有肺病,如若遇上春天這種城中四處飄柳絮、還容易招緻身體過敏的季節,于他的身體而言,就是件一點也不好的事情了。

千隴的肺病意料之中的加重了。他本就年事已高,大抵已有了自知之明,道自己“本就是個活不了多長的人”。随後的他便一直卧床不起,開始平靜安詳地張羅後事。

雲京城的羅城門才剛剛解禁沒多久,西境的雲虎城裡便鬧得不安甯了。越氏的老将軍越英鋒放言,白祝黨争觸及了越家利益的底牌。老将軍因此勃然大怒,要發兵來京城找白家讨債。

越氏一向以純軍人自居,且曆來族人鮮少直接參與閥鬥——其的的确确做到了少摻合政事。但其内部也自成一閥,在鬥争中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休怪我無禮”之道。白家是文臣,基本手無寸鐵,倘若惹怒了擁兵自重的越家,便真真是不好辦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