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夏天的夜晚是喧嚣的。
它比其他季節多了夜幕下知了的狂歡,以及自習室裡莘莘學子的“沙沙”寫字聲。
“靈,這次考的不夠理想,記得反思哦。”
高挑的女人手裡抱着一本《數學高考必刷題》,在少女的桌前停下了腳步。
嚴肅而不乏柔和的目光從厚厚的鏡片中射出,她掃了掃試卷,最後将目光停留在少女低頭答題的臉龐上。
“謝謝老師,我會的。”被稱為“靈”的少女正在演算的手頓了頓,随後又繼續原來的動作。
“嗯,就剩這麼些天了,有夢就要努力去追,加油啊!”像是松了口氣一般,女人繼續朝教室後方走去。
少女名為葉筱靈,是無數即将步入高考考場的學生之一。
我的夢想是什麼?
她停下了手中的筆,心中冒出了這個問題。
記憶中的父母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兩個人,每個月都拿着很低的工資,生活上一點一點的摳,而對她卻很大方,每個月都會準時的将生活費打給她。
和其他父母一樣,他們總期盼着她能在無數考生中脫穎而出,順利考上個好的大學。
事實上她也确實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
她每天都在付出很多超出同齡人的努力,終于在去年的大分班中如願以償地坐到了這所重點高中的火箭班裡。
五點四十分起床,用五分鐘洗漱,然後去食堂買一個面包一邊吃一邊走到教室,六點鐘之前就能開始學習。晚上十點半下晚修,她總能在教室裡學到十一點半。
仔細一想,倒也并不是因為心中有夢,而是不忍心看着父母操勞一生罷了。
仿佛她的每個年齡段都有着相似卻不相同的努力的理由。
“等我長大了,一定要賺好多好多的錢給爸爸媽媽花。”記得小時的自己好像是這麼說的。
這算夢想嗎?
大概算吧。
想到這裡,她深吸了一口氣,繼續剛剛那道題的演算。
窗外的“知了”聲此起彼伏地叫着,為原本靜谧的夏夜蒙上了一層輕快的面紗。
不多時,放學的鈴聲響了。
大家都極其默契的坐在教室裡,一言不發的學習,任憑窗外學弟學妹們的嬉戲玩鬧聲壓過知了的鳴叫聲。
這或許才是高三吧。
看到大家都在學習,自己也會不自主的待在教室學習。
日複一日,這樣的環境讓人既安心又舒服。
放學十分鐘後,才稀稀拉拉有一些人起身輕聲離去,教室外的走廊也會逐漸多了些許聊天聲。
“靈?”
葉筱靈聽到有人輕聲叫自己,不由得停住了筆,擡眸隻見前桌正笑容燦爛地看着她。
“你想去什麼地方讀書呢?”前桌盯着葉筱靈的眼睛。
前桌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女孩子,剛認識她的時候她總是喜歡一個人在窗邊多愁善感,直到臨近考試的現在也依舊如此。
不過巧的是每次挑座位她也總能挑到靠窗的位置,不擅交際但總會遇到爛桃花。
在班上的座位其實不是固定的,是按照成績調座位的。每次大型考試後,将成績由高到低排下去,然後每個人按排名自主挑位置。
但由于前桌成績在這個班處于中等水平,卻每次都能正巧挑到靠窗的位置。
無風不起浪,班上經常有傳言說她坐窗邊是為了在某個男生打籃球時能第一時間找到他(窗戶下面就是學校籃球場)。
細數高三一整年,能算得上好朋友的,大概就隻有她了吧。像自己這種一天到晚都在學習的,能交到前桌這樣的朋友,也挺意外的。
有時候看到前桌課間常站在窗前,朝着籃球場的方向發呆,不時又皺着眉頭的樣子時,總會讓葉筱靈不自覺的聯想到那個傳言。
說不定那是真的呢。
輕掩唇邊笑意,葉筱靈恍然回過神來:“啊啊,就在我們城市吧。”
大學的話,肯定是離父母近一點更有歸屬感啊。
“B市的風景很美呢,而且那裡的大學也是名牌,不考慮一下嗎?”前桌的目光移向了窗外。
葉筱靈順着她的目光望去,月亮不知何時爬上了天空,彎彎的,躲在雲層後面若隐若現。
都說玄月雖然不如圓月完整,但此時的它是離它心戀的太陽最近的時候;而圓月雖看似圓滿,但卻離它心戀的太陽最遠。
這就是它的陰晴圓缺吧,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完美,月亮和仰望它的人都一樣。
每個人心中大概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歸屬感吧,就如同日月一般。
“不了,我還是喜歡我們A市的空氣。”
“你知道嗎?他的目标大學也在A市喔。”說罷,前桌悄悄指了指一個地方。
不用特地去看都知道,那個人一定是我們班那位常年占據年級數學第一“寶座”的校草——一位顔值和實力并存的男生。
前桌總是會特别留意一些長得帥氣的男孩子,自從高三大分班遇到她以來,幾乎每隔一陣她都會跟葉筱靈聊到那個男生。
說來也算有緣,葉筱靈對那個男生也有點感覺,與其說是喜歡,倒不如說是崇拜吧。
自高一踏入這個校門以來,他都是一如既往的優秀,無論是成績還是品行,甚至顔值,都是普通人所羨慕不來的。
他曾一度成為像葉筱靈一樣天資平平但希望能彎道超車的女孩眼中的神話。
當後來得知自己終于有幸能和他坐在同一個教室時,葉筱靈的内心激動不已。
然而這一個多學期的相處慢慢沖淡了曾經的喜悅感,但他作為一個對手、一個一直處于理綜榜單第一名的神話,在葉筱靈心中依舊有着不可磨滅的地位。
“嗯。”有緣的話說不定能再一次和他坐在一個屋檐下呢。
後半句話葉筱靈沒有說出來,她明白自己與他的差距。
她并不是天資聰穎的學生,學習總是占用了比其他人多得多的時間才能勉強取得和他們相仿的分數。
記得剛步入這個校園時,自己的中考成績處于全年級的中下遊,但在之後的學習中,她逐漸發現了自己與大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