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新地球計劃終于取得了進展。
B星天文局發現一百萬光年外的一顆行星,不僅表面有液态水的存在,而且溫度、大氣成分均與地球相似,人們将它命名為藍星。
往後,研究者便對傳回來的藍星影像逐幀研究。今天,他們終于證實了計劃的可行性,藍星的各方面條件均與人類理想的生存環境完美對應。
“此事一直被軍方和天文局聯合控制着,知道藍星存在的人也寥寥無幾,在找到合适的移民方案前,我們沒有對外公開的打算。”
歐陽淩川說罷,丢給阮文宇一個眼神,便自顧自地翻閱起面前的文件。
“阿川你也真是個不省心的。”阮文宇扶額道。
這些年都是這樣,他幾乎習慣了。表面上是阿川找人研究方案,而實則研究什麼靠别人意會。
歐陽淩川頭也不擡道:“我也覺得移民藍星的方案不切實際,天文局已經着手尋找距離更近的星球了,具體方案還得慢慢研究。”
“我不是這個意思,”阮文宇歎了口氣,“我這正好有份疑似時空隧道研究成果的文件,但在打開文件前,我得去C星一趟。”
先前從地球遷來B星,靠的都是飛船。但藍星的距離太過遙遠,老方法明顯是行不通。
時空隧道,可用于連接時間與空間,實現時空的轉移,用于移民再合适不過了。
“嗯?時空隧道?”歐陽淩川來了興趣,“B星不是一直緻力于研究空間折疊嗎?”
B星的空間折疊技術遙遙領先,目前雖主要用于擴大建築内部面積的領域,但它也具備讓物品發生空間位移的潛能。
如果把宇宙看作一張紙,把B星與藍星看作紙上的兩個點,隻需要從中對折一次,兩點便可重合,即實現空間位移。
理論成立,研究卻進展緩慢。
“那東西沒個十年八年怕是難有消息,另辟蹊徑也未嘗不可。”阮文宇苦笑道,“時空隧道這事說來複雜,文件的密碼隻有C星那邊知道。”
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滋味吧,前腳剛被加密文件整破了防,後腳就被喊去研究方案。這下,他得盡快啟程了。
“原來如此,”歐陽淩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你一個人去?”
阮文宇擡眸:“那你陪我?”
“拉倒。”
“……不陪滾!”阮文宇沒好氣地終止通話。
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看誰誰不順眼。
冬風呼嘯,寒冷蔓延,太陽藏于雲後三日,時間在這般蕭索中緩緩度過。
這也是阿珍嘗試潛入監獄的第三天。
第一天,它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卻不慎被門口的掃地機器人攔住了去路,再醒來時已經被送到垃圾銷毀區,險些喪命于此。
第二天,它小心翼翼地潛入監獄,謹慎地躲過了機器人,卻見一道通電的内門赫立前方,它隻得遺憾離場。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它守在監獄門口,等待機會。
據藍鵲所言,她已在附近觀察多日,對監獄的大緻情況有了初步了解,準備今日行動。阿珍便盯緊了這個機會,在這兒伺機而動。
它等來的第一個機會,是一披着鬥篷的男人。
他黑色鬥篷壓得很低,還帶着口罩,看不到面部特征,幾乎是把“我很可疑”幾個字寫在臉上了。
但奇怪的是,他身上穿着B星的軍裝卻怎麼看也不像是赝品,幹淨利落,步伐節奏均勻,看着倒挺像是那麼回事的。
“長官有令,我奉命帶囚犯卡瑞娜去上将辦公室接受審訊。”
阿珍總覺得這聲音似曾相識。但情況緊急,它沒有仔細回憶的機會。
它謹慎地進入大門,在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繼續觀察。
男人向前台機器人出示了身份令牌,其上明晃晃的軍徽印證了它的猜想。
“已為您查詢到囚犯卡瑞娜在997号牢房。”機器人微笑着做出了“請進”的手勢,一旁通了電的小門随之打開。
“感謝。”男人拉了拉帽檐道。
正準備往裡走,他便感到有東西頂住了後腦勺。
身後的人冷冷道:“想帶人走?恐怕沒那麼容易吧?”
雖然她有在刻意壓低嗓音,但阿珍還是立刻聽出此人正是藍鵲姐姐。
“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男人歎了口氣,閃身、拔槍,動作一氣呵成,快速進入了作戰狀态。
一時間,一道道激光穿梭交織,激光在牆面閃爍出危險的火花。二人一邊靈活地變換着位置,利用周圍的物件作為掩體,一邊不間斷地射擊。
混亂中,不知是誰丢下了一個量子幹擾器,霎時監獄内的通訊、監控等系統全面癱瘓,連燈光都暗了半截。
阿珍在角落瑟瑟發抖。
誰懂啊?他們一見面一言不合就開打,隻有我弱小可憐又無助地觀戰,還要随時躲着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