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林淮識字也是村長您教的吧?”
這話剛問出口,林淮就接道:“對啊,我自小就經常去找村長玩兒,他閑暇時候就會教我認些字。”
“對,小林從小就是個好學的孩子,可惜我們村子裡的人都窮,實在供不起他讀書。”陳榮獨自走在最前方說着。
來到房間裡,陳榮找出筆墨紙硯,擺放在桌子前,“孟公子,請。”說完客氣的讓開了位置。
孟子筝也沒多客氣,對陳家村的人來說,哪怕是村長家墨也是很珍貴的,所以孟子筝隻将手裡的墨條稍微磨了磨,沒追求濃墨,差不多能寫就行了。
雖說一會兒人來了,關于木台和竹管的構造他肯定是要當面講解一遍的。
可畢竟青陽縣和德峰縣隔的還是遠了些,保險起見,還是将具體結構以及各處的作用,還有平日裡使用的注意事項全寫了一遍。
關于水倉的建造,三合土比例配方,建造過程,都挨個寫了,一連寫了好幾頁紙才寫完。
揉揉有些酸疼的手腕,孟子筝放下筆,這才發現天色已暗,為了他看得清,村長還點起了油燈。
孟子筝抱歉的笑笑,村長叫來的幾個漢子都來了,此時正在屋外等着,村長沒讓他們進來。
許是關于滴灌的大概情況已經傳開了,雖說大家夥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做,可需要竹子這點倒是清楚。
他方才忘了提,但大家主動砍好了竹子已經擺放在了院子中。
村長家的院子不夠大,因為竹子太長了,還有一截直接伸到了門外。
孟子筝先叫來了木工陳良,将木台子的結構同對方說了說,村裡給人修修東西的木工自然是沒法跟徐木匠他們比,但造個木台還是綽綽有餘了。
強調了幾遍,确定對方真的清楚之後,孟子筝才放心讓對方回去做木台,
因為方才叫得太急了,工具一時沒來得及搬過來,索性直接回去做了。
挖水倉需要時間等每一層徹底幹掉之後才能上下一層,短時間内肯定完不成,孟子筝也就沒打算先挖。
這對于有建房子經驗的人來說,找準了方法,大概比給竹子鑽出合适大小的洞還要簡單。
雖說這邊的地勢同德峰縣并不完全相同,但總體作物的種植是差不多的,所以大體上也是按照之前給竹子打孔的經驗來的。
其實今晚就能教會他們并不是在說大話,隻是他忘記了木台的制作哪怕再簡單也是需要時間的......
他們一行人打完孔興緻勃勃的溜達去了陳良家,發現對方連第一個木台都還未做完,氣氛一時間凝滞了。
“那個,孟公子你不如先同林家小子回去歇一晚,你們奔波一天想必也累壞了,待明日這東西做好之後,我讓人去叫你去。”陳榮打着圓場。
“行,那個,我們這次來帶了些樂香坊的糕點,一會兒同大家分分吧。”孟子筝順着台階就下了。
陳榮行動不便,于是叫了其他幾人去林家拿糕點,當然了給林又的已經提前分出來了。
睡覺前,孟子筝伸手輕輕撫摸着軟和的棉被,手微微用力就陷進去了。
這床被子一看就是新棉花做的,第一次見林淮父親沒想到對方居然對自己娶走了對方唯一的兒子這件事毫不介懷。
不僅準備了一大桌飯菜,連被子都是全新的。
今夜沒有一直燃燒的火爐,但孟子筝還是睡的很暖和。
第二日,無人叫他,他醒過來時,身邊林淮躺着的位置早已沒了溫度,應當是起了好一會兒了。
孟子筝推開門出去,發現陳榮和陳又正坐在院子中小聲說着話,見他出來,急吼吼的站了起來。
陳榮站的太急一時沒站穩晃悠了下,吓得孟子筝往前跨了幾大步,手也跟着舉起來,“陳村長!”
“您慢點兒,咱不急。”幸好林又及時扶住了人。
“陳村長好,你們等了多久啊,是我起晚了,其實可以叫醒我的。”孟子筝不太好意思的說。
陳榮沙沙的嗓子大笑了幾聲,雖然已年老,但笑聲有力,“你是來幫我們的,哪有逼着特意幫忙的人早起的啊。”
“太客氣了,村長。”寒暄一番後,孟子筝才見着林淮。
對方正端着一個陶碗向他走來。
“醒了?先吃點兒粥吧,暖暖胃再出去。”
林淮遞來一碗白粥,精米做成的,他突然感覺準備的回門禮還是差了些東西,應該多準備點兒精米白面什麼的,這樣林淮的父親在家也能吃的好些。
如今隻能希望放的那些銀子,林淮的父親能舍得用。
“那你們先吃,我就是來說一聲,木台已經做好了,一會兒直接來陳良院子裡找我們就行,就不打擾你們了。”陳榮說完,拄着拐杖就打算往外走了。
“诶,村長您等等。”孟子筝端着白粥沒急着吃,看了一眼林淮。
“知道了。”
林淮說完就往房間内走去,孟子筝趕忙叫住他,“我還沒說呢,你知道什麼了?”
“輪椅,對吧?”林淮一臉笃定。
孟子筝瞪大眼睛,驚呼:“你怎麼知道!”
林淮微歎氣,看了他一眼,“你都寫在臉上了。”
望着對方進了屋子,孟子筝尴尬的攪着手中的宮縧,弄得左下方的玉墜子左晃右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