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伏辰羽再出關已經是秘境開啟前一天,最重要是他錯過帝天的神子冊封大典。
“帝天,對不起,我出來晚了。”伏辰羽一臉歉疚對帝天說。
其他古族沒有神子神女還好說,可是如果少一個就不同了,不知情的會猜測鳳族與帝族是否不和,否則為什麼鳳族神子不來參加這麼重要的大典。
“沒事,最重要的是你能修養好,你已經八層了啊。”帝天笑了笑,并不介意伏辰羽缺席。
伏辰羽點點頭,“我趁閉關的時候試着沖擊八層,成功了嘿嘿!”
秦沐雨有些焦急的說:“伏小哥,既然如此,我的聖器……”
眼看明天秘境開啟,他這手上還沒有趁手的武器呢,怎麼在秘境裡混啊。
伏辰羽一拍腦袋,差點忘了這茬,“材料帶了吧?走走走,我們找個安靜的地方。”
“還是伏小哥靠譜,東西都帶着呢,隻等你出關。”
“哈哈,我感悟了力族的煉器傳承,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就知道你小子不會讓人失望。”
兩人說着越走越遠,不少力族人聽說後也去圍觀。力族每個人都會煉器,不同的是能力高低。
帝族城中有不少空間,伏辰羽他們來到一處空曠又靈氣濃郁的地方。秦沐雨是用槍的,所以想煉制一把長槍,并且能從中間拆分,變成兩把□□。
伏辰羽認真看了秦沐雨繪制好的圖紙,以及他準備的四種材料,金烏木做槍杆,靈鐵髓做槍頭,千心藤附靈用,鳳靈花激活靈體。力族的幾位長老又給出一些建議,秦沐雨是沒什麼意見的,因為他對煉器還不精通,隻能在一旁認真聽認真記。
伏辰羽一揮手一座鑄造台出現在地上,如果隻是普通煉器,他可以全憑魂力揉捏材料,不過這些材料全是頂級的天材地寶,憑魂力鑄造費時費力,所以鑄造台必不可少,這也是伏辰羽得到力族傳承後制作的,所以晚出來幾天,把帝天的冊封大典都給耽誤了。
金烏木和靈鐵髓無比堅硬,伏辰羽試着用魂力和靈力切割了一下,隻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迹,用手拂過什麼也不剩。還好他用兩儀玄晶做了一把刻刀和錘子,用于鑄造最合适不過。說起來這兩儀玄晶還是上次清剿血煞閣時,從他們那個老祖那得來的,那老邪修收藏的天材地寶可謂數不勝數。
一團透明火焰分别包裹金烏木和靈鐵髓,煅燒這兩種材料,去除雜質。
“你這本命火取名字了嗎?”秦沐雨問,現在隻是煉制初期,是可以和伏辰羽交談的。
“還沒,秦小哥有什麼想法嗎?”
秦沐雨搖了搖頭,“你的火,别人取名不合适。不過,我看你這火……似乎蘊含生命之力。”
“對,所以它不适合戰鬥,反而适合煉丹煉器。”伏辰羽其實有點郁悶,這火沒什麼殺傷力,倒是煉器煉丹能提升不少品質,以它附靈的靈器丹藥會更強。
秦沐雨拍了拍伏辰羽的肩膀,“哈哈,正好适合你。”
接下來秦沐雨沒再和伏辰羽說什麼,伏辰羽提煉這兩種材料花費了兩個時辰,這是最無聊,也最耗費時間的。
完成提煉後,伏辰羽用玄晶錘将靈鐵髓打造成圖紙上的樣子,金烏木雕刻成兩截短棍。以無色的本命火繼續煅燒,将槍頭和槍棍融合,兩個□□的鍊接處安裝一個活扣裝置,以靈力催動可以打開活扣,不過那要完成符文才能做到。
伏辰羽盯着完成本體的槍深吸一口氣,接下來是最重要的刻畫符文和法陣。其他人屏住呼吸,符文法陣比制作聖器的材料還重要,這關乎聖器以後提升等級,還有器靈強弱,所以一個強大的陣法師非常重要。
隻見伏辰羽提起手,控制刻刀在槍上留下一道道符文,而他身後浮現出一個法陣。法陣漂浮起來籠罩住槍身,無數符文從法陣中散落出來,在伏辰羽魂力的引領下分别附在槍身四周。
力族人認真觀看,這是他們力族的秘法,以陣化符。符文可以組成法陣,同樣的法陣也能拆成無數符文。哪怕是神陣師可以瞬間釋放法陣,也無法同時釋放無數符文。比如人可以潑出一盆水,但是想灑出無數水滴,隻能從這盆水裡一點點甩出來。
一道法陣的符文全部釋放完後,又一道法陣出現在伏辰羽身後,符文從法陣中飄出,再次附着在槍身上。
如此反複幾百次,三個時辰過去了。力族人的神識早已跟不上伏辰羽刻畫法陣的速度,到後來甚至反應不過來伏辰羽在槍身上加了什麼符文和法陣。
刻畫完最後一道符文後,伏辰羽長出一口氣,如此長時間高效率釋放法陣,即使是伏辰羽也感覺到疲憊,但是還差一步激發法陣附靈,并激活器靈。伏辰羽以魂力震碎千心藤和鳳靈花,将千心藤的粉末均勻附着在槍身上,并釋放靈力運轉法陣。
随着法陣啟動,一股靈體的胎動似乎從槍身上響起,如同心跳一聲強過一聲。伏辰羽又用鳳靈花粉末包裹槍身,并以無色本命火再次淬煉槍身。
此時,一股能量從槍上散發出來,天空瞬間彙聚龐大的靈氣,轟的一下打在槍上。
“秦小哥,快。”
伏辰羽見完成聖器,喊秦沐雨認主,如果不是他用靈力壓制住聖器,這聖器早逃跑了。聖器就是如此,沒有認主會逃跑,然後憑性子選擇主人。之前九寒劍和龍曦聖弓沒有逃跑,那是因為他們是有主的。
秦沐雨咬破手指,将血滴在槍上,并溝通器靈認主,其他人在一旁等待。
聖器光芒消散,天地恢複正常。秦沐雨一伸手,聖器飛到他手中,然後消失不見,接着又出現在他手中。秦沐雨握住槍杆往兩邊一扯,長槍變成兩根□□,他沖着無人的地方揮出一槍,地上出現兩道長達百米的溝壑。
“恭喜神子獲得聖器!”力族人紛紛拱手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