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不多,你們兩個人呢!這一去也不知要多久才能回來。上谷郡多偏僻的地方呀!不把能想到的東西都帶上,到時候手頭缺了什麼,我真擔心你們都沒地方買去!”
衛少兒卻笑着擺了擺手,似乎是在無奈兩個少年沒有出過遠門,不知道遠行的不便之處。就仿佛她自己出過遠門似的。
“何況,這些可都是宮裡賞賜下來的好東西,自然是要帶去的。還有這些,是你們日常慣用的東西,我擔心到時候若是壞了麻煩,索性也都備了幾個替換的。”
自從與兒子和好後,霍去病就索性将生活起居裡的一應事務統統丢給了母親打理,他隻老老實實地受着便是。
這讓衛少兒覺得自己的意見得到了充分地認可,越發的用心了起來。
至于關月堯,則是霍去病向母親坦白,乃是因為關月堯的勸告才促成了自己的轉變。
因此衛少兒對于這個寓居在家中的少年,也越發地看重了起來,幾乎到了與霍去病一般無二地地步。
“你們兩看似脾氣相似,意氣相投,其實卻又大不一樣。去病是個除了軍事萬事不理地性子,月堯的心思卻要比你細膩一些。
你們兩自己在軍中可要互相照應着,這樣我也能放心些。”說道着,衛少兒的眼中不由得泛起了點點地淚光,大概是不願在小輩面前失态,她匆匆背過身去,輕輕拭去了淚水。
“娘……”霍去病看着母親地模樣,也頗為動容,知道母親隻有自己這一個孩子,擔心總是在所難免。
他歎了口氣,隻希望母親能原諒自己的不孝。
誰知衛少兒卻在此時轉過身來,拉住了霍去病與關月堯的手,認真地說道:“我知道,好男兒志在四方,雖然心中萬分不舍,但也不會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便将你們關在家裡。
放心去吧,府裡有我呢,去了邊關便好好的學和看,保重自己的身體,不要與人起争執。不必挂心家裡,我就在長安等着你們回來。”
話到此處,衛少兒的臉上罕見地出現了一絲或許可以被稱作堅毅地神色。
“嗯!”霍去病與關月堯兩人相視一笑,都朝着衛少兒鄭重地點了點頭。
“娘子放心吧!我一定把去病全須全尾地帶回來!”關月堯笑着應承道。
“你們倆都要全須全尾地回來!”
說到這兒,衛少兒終是沒忍住,抱着兩個孩子,小聲地啜泣了起來。
*
元光六年就這個熱鬧地春節裡,在不知不覺之間,悄然而至。
雖然朝野上下早已有了猜測,可新年剛過,一道聖谕的降下,還是坐實了長安城中風傳了許久的傳聞——
聖上要再度對匈奴用兵了。
以車騎将軍衛青将萬騎出上谷、騎将軍公孫敖将萬騎出代郡、骁騎将軍李廣将萬騎出雁門、輕車将軍公孫賀将萬餘出雲中。遣上所述四路大軍進擊匈奴!
這一次,并不如先前漢朝對匈奴人的所有戰役,總是在秋冬之際,面對匈奴人的襲擾,作出必要卻也是被動的自衛反擊。
劉徹采用了霍去病的推演,決定在初春之時,對匈奴人展開主動地襲擊。
這是一個從未被人所驗證過的猜測,雖然符合自然運行地法則,以及長久以來,對于匈奴人地了解。
但就此事朝野上下對于匈奴人的畏懼而言,仍是一次頗為大膽地嘗試。
劉徹力排衆議,最終将對匈奴作戰的事件,提前到了初春。
随軍出征地前一晚,關月堯與霍去病誰也沒能睡着覺,激動地仿佛小學時将去春遊地前夜。
兩個人索性湊到了一塊,肩并肩躺在霍去病的床上,擠在一個被窩裡,一同暢想着将在邊關度過的時光,将會是怎樣地異彩紛呈。
然而“春遊”好玩歸好玩,若是身邊還跟着不喜歡的同學,卻又是另一番地光景了。
“這個家夥怎麼也跟來了?!”
大軍開拔之際,霍去病與關月堯跟在衛青地身後,正暢想着邊關與塞外的景色。
卻不料,一轉頭,正看到臭着臉,勒着缰繩,跟着身旁的陳直。
“怎麼 ,隻許你們跟來,不許我跟來?”陳直梗着脖子,仍是一副臭臉,瞪着兩人。
可還不待關月堯再與他争辯兩句,終于走上了馳道的大軍,忽然提速朝着長谷郡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