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良帶着問辛從房屋街道出去的時候,也遇到不少剛出門的人。
少部分是因為有行商過來,而出來“尋寶”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出去日常捕獵。
他們一路往中心廣場走過去。
雖然有不少人習慣于在相對熟悉的群體中,私下交易,但是在有行商路過的時候,聚集區一般都會在中心廣場設立一個開放性集市。
核心是行商們的攤子,往外逐漸被散商圍攏。
他們過來的時候,廣場上已經快擺滿了。
隻不過,這些人的攤位面前很少直接擺放交易物品,隻需坐在攤位标志前,就代表你有要交易的東西。
但這些攤位都是需要繳納“保費”的,因為在擁擠的人群中,還有執法者巡邏,幫着維持秩序。
所以,如果要出手的物品不多,大多數人會選擇四處穿梭,主動尋找自己想要的物品。
而攤主們面前也都擺了不同的标志,代表着自己擁有的商品類型。
烏良跟問辛從外圍逛起,一邊跟她介紹沿路遇到的物品标志。
“很多異能者會利用自己的異能制造商品,比如水系異能。你看那邊那個攤位上的藍色棱錐标志,就是有水能交易的意思。”
“不過水也分等級。即便是水系異能,産出的水也不能确定污染程度如何。”
“一般完全沒有污染的水,我們稱之為特等水。即便是城裡也很少能見到,聽說都是權貴專屬,城外就更别說了。”
“其次就是一等水,異化污染極低,是高級飲用水的标準了,隻是價格也不便宜。”
“再次就是二等水,屬于生活用水的标準,但是如果沒錢,短時間内用于飲用,也不會出大問題。”
“有的人還劃分出了三等水,污染程度不算低了,隻是比完全污染的水要略好一點。一般沒什麼市場,不過也有人偶爾買來作為臨時生活用水。價格也遠比二等水便宜。”
說完,他壓低聲音道:“其實你昨天拿出來的雪,就在二三等的标準之間,加上如今天氣熱,如果你想出售的話,生意應該也不會差。”
兩人走到他示例的賣水攤面前,還問了價格。
市場價,用晶石來算的話,一顆晶石能換1000L左右标準三等水,卻隻能換50L二等水,20L一等水。
而以物易物的話,就要考驗雙方的眼力和口才了,因為得根據雙的物品具體來談。
一般能作為硬通貨的東西,多像是營養劑和壓縮餅,既是剛需,規格和價格也比較标準。
一支500ml的原味營養劑,一顆晶石可以換20瓶。
當然這個價格,根據口味不同,波動幅度也不小。
換算下來,一支營養劑能換50L三等水,2.5L二等水,和1L的一等水。
攤主的水質在二等之上,但是沒有達到一等的标準,所以價格也在兩者之間。
不過他特意往上擡了擡價格,留出了一定的還價空間。
他給自己的水叫價20L每顆晶石,實際底價在35L左右,再低他是不肯賣了的。
這還得自己準備容器,或者額外付容器成本。
因為最近天熱,大家用水量都增加了一點,所以水價也漲了一些。
除了水,他們攤位上還有一個紅白分層的方塊标志。烏良說這是有異獸屍體可以交易的意思。
被捕獵挖了晶石的異獸屍體,也不是全無用處。
一些異獸的身體部位,是可以進一步加工的。
雖然城外或許少有這樣的工藝和技術,但是可以向城裡人兜售。
這些異獸屍體回收價不高,随意丢棄在野外還加重環境污染,還不如賣給那些二道販子,多少能有點進項。
除此之外。也不乏有人抱着撿漏的心思,來購買這些屍體。
畢竟除非把殺死的獵物絞成碎渣,否則你也說不好其中會不會遺漏一兩處晶石。
除此之外,他手上還有些其他零零散散的東西,拿了一個色塊豐富駁雜的圓形方盤。
這個一般代表“雜物”或者“其他”,表示為沒有明确分類的非常見物品,一般需要跟攤主交流後,才知道是些什麼。
兩人打聽了一番後,攤主見兩人沒有買的意思,就一臉晦氣的将人轟走了。
要不是有人巡邏,他高低得教訓教訓這兩個敢消遣他的人。仿佛他跟烏良差的幾個等級,絲毫不是問題。
烏良和問辛也不在意,繼續往中心行商隊伍那邊慢慢逛過去。
其他攤子上大多也如剛才那個攤主一樣,擺了兩三個标志。
其中不少是異能者靠異能賺錢。
比如金屬異能者可以用異能捏出各種金屬武器。但因為缺少相關知識,或者異能熟練度不夠,大部分隻能捏出一些簡單的刀劍類的武器。
這些與其說是武器,還不如說是日用品。一般用于事後剖屍取晶石,而少在戰鬥中使用。
因此這些東西雖不算白菜價,但是也不會貴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