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以甯扔下鋤頭,跑到草叢裡,把狗尾草的穗子摘了下來。
她舉目四望,終于意識到末世後,島嶼變化最大的地方竟然是草地!
以前她還以為草隻是都長高了,卻沒發現最常見的狗尾巴草變少了。
反而是那些纖維粗壯堅韌、适合用來做繩子的野草變多了許多,再就是适合做牧草的苜蓿也變多了。
歸根結底,應該是因為沒有人幹預的情況下,島嶼每天的産能是有限的,狗尾草的種子可以食用,需要的營養更多,所以數量受到了限制。
島上的建築需要一級一級解鎖,很有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但無論如何,這個發現對于江以甯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她暫時停下了鋤地的工作,開始在草地上收集狗尾草穗子。
進化後的狗尾草穗子比人的手掌還長,飽滿的種子沉甸甸的,将草杆壓得彎了下來。
江以甯在一整片大草地上遛了一圈,收獲了滿滿一捆狗尾草穗子。
别看這一捆狗尾草穗子有接近一百斤,但去了杆和谷殼,就不知道能剩下多少了。
江以甯沒急着給這些谷子脫殼,隻是把它們都撸了下來,放在紙張裡挑選。
系統的标準設定得很高,撸下來的谷子并不是都能做種子,隻有顆粒大、種子飽滿、穗子抱得緊的谷子,才會被判定為“野粟種子”。
江以甯猜測,系統的篩選應該是有助于馴化這些種子,更早地種出真正的小米。
一捆穗子挑到最後,得到的種子也不過隻有一捧。
江以甯把剩下的谷子都放在了一邊,想着一會兒幹完農活兒,再做個石舂,将這些谷子脫殼,試試好不好吃。
大約是谷子不适合生吃,江以甯并沒有在它們的簡介上看到具體的數值。
挑好的野粟種子被江以甯單獨收在了背包裡,等待着一會兒試種。
江以甯回到開墾的土地上,重新拾起鋤頭,幹起了鋤地的活兒。
異能者體力比普通人好,一塊5×5的地塊很快就被翻好了。
這些土地被系統自動分割成一尺見方的格子,加在一起,一共是225塊。
江以甯在最邊角的地上試種了一顆野粟種子,看了一眼它的生長周期,默默松了口氣。
12天。
要是正常的狗尾草,肯定是不會這麼快結穗的。
恐怕也隻有島上的産物能生長得這麼快。
确定野粟種子秋天種還來得及,江以甯就去了倉庫,把末世前采買的普通蔬菜種子都搬了過來。
等種子撒上去以後,江以甯發現,普通的種子根本不受系統規則限制,并不是一塊地隻能種一顆。
相應的,系統也不會顯示普通的種子生長周期有多長。
江以甯立刻明白了,這是普通種子隻能種出普通作物的意思。
這些蔬菜種出來,隻能豐富一下大家的食譜,用來充饑,但并沒有立刻回複體力和生命值的作用。
雖然如此,江以甯還是把這些蔬菜都種了一些下去。
蔬菜占據了3×5的土地,江以甯想了想,又額外開辟了2×5的土地,種下了180顆野粟種子。
然後地獄的事情就發生了。
江以甯種完最後一小格土地,擡起頭的時候,就發現180小格土地上,都飄着一個水滴圖标。
她的心裡爆發出一聲土撥鼠尖叫。
giao!
忘了遊戲裡的土地成熟前要每天澆水了!
她一下子開了180塊地,那些蔬菜肯定隔三差五也得澆水!
估計每天一睜眼睛,就得先澆半天的水!
但想到目前唯一能收集到的種子都被自己種下了,江以甯隻能咬着牙繼續幹。
于是拎着桶就去了河邊。
還好系統沒有離譜到一格地澆一桶水的地步。
江以甯拿着一個水瓢舀了一瓢水澆下去,一格地上的水滴圖标就消失了。
島上的人各自忙碌着,偶爾擡起頭舒展一下身體,就能看見他們的島主大人像個機器人似的,一格一格地給土地澆水。
水桶的位置不斷變化,地上的影子逐漸變短。
終于,江以甯澆完了最後一格地,直起腰長舒了一口氣。
下次出島她一定得找個農場主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