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以甯沿着沙灘走到最東邊的盡頭,在海面上看見了一個個高出水面的石柱。
石柱盡頭,就是建造祭壇的平台。
隻不過此刻通往祭壇的路異常恐怖。
島嶼的防護罩隻保護自己的領土,覆蓋的隻是通道和祭台本身,通道兩側布滿了撲在防護罩上的喪屍動物,看一眼都會頭皮發麻。
江以甯做了一會兒心理建設,才鼓起勇氣踏上了石柱。
兩側的喪屍動物隔着防護罩,幾乎要貼在江以甯的身上,讓人産生一種它們随時會撕爛防護罩的錯覺。
走過去的心理壓力,堪比末世前走玻璃棧道。
江以甯好不容易走到祭台上,長長地舒了口氣,這才開始查看建造祭台需要的東西。
建造祭台需要的材料其實很簡單,隻有石磚一種。
但是為了生産石磚,就需要兩種前置機器——打磨機和切割機。
石磚要想整齊,隻能通過鋸片切割,而切割機要用到的圓形鋸片,鐵匠單純依靠捶打是做不出來的,還需要配有砂輪的打磨機進行打磨。
好在這兩種機器的藍圖解鎖得很早,立刻就可以着手去做。
于是江以甯也沒停留,硬着頭皮又原路走了回去,到島上把制作機器的活兒交給了秦書淵,讓她安排普通人協同工作。
至于江以甯自己,則把堆成山的大馬哈魚都送到了熏魚小屋。
這些魚至少要分兩天才能熏完,江以甯留了幾條新鮮的,挑出兩條給了熊寶寶。
别看熊寶寶吃得多,但因為是幼崽的關系,忠誠度漲得比小白這個成年貓要快得多。
差不多一條大馬哈魚,就能漲一顆心。
要是漲不到,再摸摸它和它互動一下,基本上也能漲到了。
江以甯想帶着它出島充當随行保镖,投喂的時候自然也格外盡心。
這一段時間,江以甯發現了一個規律。
那就是島上的動物居民,在忠誠度低的時候,是不會聽她的命令的。
但人類居民即便在低忠誠度的情況下,也會按她的指揮做事。
比如島上的第一批島民,目前對她的忠誠度,普遍隻有一到兩顆心。
這大概是因為人類通常有很強的秩序性。
他們跟着江以甯來到島上,心裡就會默認江以甯是類似于基地長的角色,會認為聽從安排是他們住在島上必須付的代價。
這也就造成了人類島民在島上基本處于順從的狀态。
然而江以甯明白,在忠誠度很低的情況下,島民的順從都是為了利于自己的生存,以及受到了島嶼規則的制約。
她如果帶着忠誠度偏低的島民出島,對方在危機情況下,就極有可能變成一個不确定因素,随時都有可能背叛她。
而動物島民則剛好相反,它們并不會僅僅因為她是島主就聽她的命令,隻能在雙方培養出深厚的感情以後,才會為她所用。
但是隻要它們願意跟着她出島,就代表着忠誠度已經很高了,危機時刻,它們就不會輕易丢下她自己逃跑。
如果單純從作用上來講,人類島民是在島上作用更大,動物島民則更适合跟随江以甯出島探險。
江以甯摸着熊寶寶厚實的頭頂,看它悶頭大嚼着地上的大馬哈魚,喃喃道:“快點漲到六顆心吧,明天好跟着我出島。”
熊寶寶也不知道聽沒聽懂,隻用鼻子拱了拱江以甯的手心以示友好。
江以甯站起身,看了一眼熏魚小屋的工作進度,之後帶着斧子去了森林裡,打算砍一些木頭,用來做木頭儲物箱。
木頭儲物箱有十個儲蓄格子,作用和背包差不多,但并不像背包一樣可以随身攜帶,放下以後,隻要裝了東西,就不能換位置了。
因此隻能當做固定存儲點使用。
江以甯想着初期也沒辦法給島民發太多福利,島民的幸福度始終也沒多大進展,暫時也隻能想辦法給他們提供一些生活便利,來些許提高一些幸福度了。
于是便決定給每棟房子配備一個儲物箱。
這樣大家的雜物有地方可放,屋子裡的活動空間就會大一些,也會更整潔。
傍晚的時候,江以甯已經砍了不少樹,徐少微也從礦洞裡出來了。
做箱子的任務就交給了她。
秦書淵那邊也做好了打磨機和切割機。
這兩種機器都需要晶核作為動力源,江以甯塞了兩枚晶核進去,把做鋸片的工作交給了方奈,切石頭的工作交給了力氣大的方何。
等石磚的過程中,江以甯又帶着普通島民編了一些蘆葦籠,分别放在了不同的水域。
島上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終于趕在半夜十二點之前做好了月亮女神的祭壇。
祭壇上一共有四個石柱,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祭祀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