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球發射器本身是一個金屬裝置,看起來有些像是槍。
這東西顯然是歸鐵匠來做的。
術業有專攻,江以甯也沒瞎摻和,轉而去窯爐那裡琢磨怎麼做捕捉球去了。
由于捕捉球是一個可以開合的玻璃球,必須做到嚴絲合縫,所以對模具的依賴性也很大。
燒制玻璃制品的模具是用石墨做的,島上沒有建模的機器,就隻能依靠手工雕刻。
現在大家都忙着,江以甯也隻能自己來。
好在制作模具的過程中,系統會給出全息投影,輔助江以甯雕刻。
失敗了幾次之後,江以甯終于做出了一個可用的模具,接着就趕緊投入生産,開始用沙子燒制玻璃,制作捕捉球。
方何那邊很快也将捕捉球發射器做好了。
這種捕捉球發射器一共可以安裝三個捕捉球,多了就需要自己随身攜帶,及時補充。
江以甯帶着新出爐的捕捉球和發射器,出了鐵匠鋪,去了昆蟲最多的森林。
她在野菊花上發現了一隻落單的蜜蜂,立刻将發射器對準了它。
發射器無聲無息地飛了出去,在出膛的一瞬間打開,将蜜蜂扣住了。
蜜蜂掙紮了一下,但速度終究比不上發射器合攏的速度。
緊接着,捕捉球尾部連接的彈力裝置,就把捕捉球拉了回來。
江以甯把這顆捕捉球摘了下來,看了一眼。
進化蜜蜂在捕捉球裡飛舞着,看起來毫發未損。
[捕獲進化蜂,圖書館昆蟲圖鑒解鎖。]
[進化蜂:可用于繪制圖鑒、養殖、科學研究,繪制圖鑒需求圖書館、養殖需求解鎖燈箱并配置蜂王、科學研究需求實驗室。]
江以甯有些驚訝。
沒想到島上一隻昆蟲,用處竟然這麼多!
早知道去森林公園的時候,她就應該抓一些進化昆蟲回來!
不過江以甯也就是那麼一想,畢竟她是解鎖了捕捉球發射器才得以捕捉到完好無損的進化昆蟲的。
去森林公園的時候,她根本也沒有對應的道具去抓進化昆蟲。
與其說是後悔,不如說是一種基于惋惜的抱怨。
江以甯抱着這顆捕捉球,在島上尋找起了人才。
她沒學過畫畫,兩個閨蜜也沒學過,方何、方奈、栾小坤、南天竹幾個異能者,也完全不像是學過美術的樣子。
江以甯隻能寄希望于,島上的普通人有人學過畫畫。
其實島上人這麼少,江以甯問的時候,也沒有抱太大希望。
沒想到島上還真有人學過畫畫。
這個人不是别人,正是江以甯從别墅區帶回來的馮楠。
馮楠從前既然住在别墅區,家境自然是不錯的。
這類出身比較好的女人學過美術,倒不算是特别稀奇的事。
隻是末世之後,很少有人會提起别人末世前的身份,江以甯也下意識地忽略了這一點。
直到馮楠說自己學過美術之後,她才恍然大悟。
于是繪制圖鑒的工作就交給了她。
而江以甯自己,在當釣魚佬之外,又多了一個捉蟲的活兒。
蜜蜂在采蜜的時候警惕性很低,是最好捕捉的時候,但其他時候可就不一定了。
捕捉球每次打開的時候縫隙都不小,稍微有所偏差,目标昆蟲就會被驚動,從而跑掉。
江以甯在森林裡追了半天,倒是抓到了不少甲蟲,飛行昆蟲就隻抓到了飛蛾和菜粉蝶兩種。
即便如此,這幾種昆蟲也夠馮楠畫一陣子的了。
江以甯把捕捉球都放到了馮楠面前,自己擡手摘掉了幾片紮在外套上的樹葉。
這時秦書淵跑了過來,說道:“蠶房結繭了!”
“這麼快?”
江以甯算了算時間,驚了。
進化飛蛾的壽命這麼短嗎?
秦書淵似乎猜到了江以甯的想法,擺了擺手,說道:“不是,放在蠶房裡養的蠶不一樣,是可以反複吐絲的!我看見它們在蠶山上光吐絲來着,并沒有把自己包裹起來。”
江以甯連忙跟着秦書淵去蠶房看了一眼。
果然看見蠶山上挂着一個又一個蠶繭,而那些肥肥胖胖的蠶,卻都待在蠶山下面,好像一個個紡線工似的。
這麼看來,倒不用特意留蠶種了。
不過這還僅僅是第一次吐絲,江以甯也不确定這些蠶是會一直長長久久地活下去,還是會在吐絲吐了一定次數後壽終正寝。
一切還有待觀察。
但既然蠶房有了收獲,沒準今天牧業會升級。
江以甯懷着這種期待,在島上釣了一下午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