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排球]錄取通知書 > 第67章 枭谷文學社

第67章 枭谷文學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65.

升上高三之後,“将來”這個詞開始頻繁的出現在了我跟朋友們的聊天内容裡。

對于即将畢業的人來說,考慮這些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是我時常會懷疑這種預想的必要性。

在初三的時候,我所預想的“将來”是跟香織上同一所學校,然後每個周末都一起出去玩,去做所有我還是初中生時想的“高中生該做的事”,延續我們從小就有的親密,順便再各自談個戀愛,對對方的男朋友指指點點什麼的。

可是現在嘛……戀愛姑且不論,我跟香織雖然也不能說是疏遠了,可是已經變成各自有不同交際圈的狀态。

這與我當年的預想完全不同。雖然待在新朋友中間時我也覺得很舒适,可是每當回想起此事來,我的腦子裡還是會忍不住出現“這是我想要的将來嗎?”這種對現在的朋友非常不禮貌的想法。

“你們倆将來打算幹什麼?”

“打球!”

“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木葉呢?”

“暫時還沒想好,不過我應該會先升學吧。”

“考東京的學校嗎?”

“第一和第三志願都是都内的,第二在九州。”

“怎麼隻有第二志願那麼遠?”

“因為最近爸媽一直說想去九州旅遊。”

“九州的拉面聽說很好吃哎。”

“我也聽說過,要是你考去九州了請我吃飯吧。”

“重點不在這裡,你們倒是吐槽啊!”

因為後輩的日子還長着,所以我一般不會在赤葦在場時跟同級生讨論将來的話題。這種不太想跟小輩提及人生大事的心态大抵是人之常情,我母親也是這麼對我的,除非我特别去問,否則她都不會主動提起。

升上高三之後,學校按照程序會通知家長來一趟學校,進行一次成員為老師、學生、家長的三方面談,以便商讨學生之後的進路問題。

因為對東京北區這個老家有一些嚴重的心理陰影,爸爸這次說什麼也不願意來,所以媽媽很久違地自己一個人開着車來了東京。

面談結束後,我跟她一起逛了附近的超市,買了好些食材回去做晚飯吃。

姑姑家的廚房很少開火,這次要是她不來東京,就連我也沒怎麼用過。

媽媽對竈台的嶄新程度相當不滿。在她看來,幹放着這些又新又漂亮的廚具落灰簡直是犯罪。

“你平時有好好吃飯嗎?”

“姑且還是有的。午飯可以吃食堂或者便利店,晚飯周一至五我跟同學在外面吃,周末就便利店。”

“怎麼會有這麼無聊的高中生,你又不是不會做飯,每天晚上做好第二天帶去學校跟朋友一起吃不好嗎?”

“可以是可以,但是總覺得洗碗好麻煩。而且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不想做飯也很正常吧?”

“啊……确實,小葵應該不常在家。”

“媽媽以前讀高中的時候是怎麼解決的?”

“中午吃食堂或者便利店,晚上跟你爸出去吃。”

“那不就跟我差不多,幹嘛罵我啦。”

吃完飯跟母親一起洗碗的場面很令人懷念。不過我有時候會想,這真的是她想要的将來嗎?

從我有記憶的時候開始,母親就已經是大人了,她還跟我一樣大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呢?有想過自己将來的生活就是操勞飯館那一畝三分地裡的雜事,去叫不成器的女兒丈夫下樓吃飯,每天起早貪黑但收入也就是那樣嗎?

“哎你這孩子,幹嘛把我們家的生活說得那麼難看啊?我又沒有過得不好。”

“确實不能說不好,隻能說是很平庸吧。”

“你作為這種平庸生活的産物沒資格抱怨。”

“确實。”

我知道自己不能擅自替當事人感到可惜,但正是因為知道曾經擺在母親面前的還有另一條看起來更為光鮮的道路,我才會忍不住産生這種感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倒是也很能理解母親那些朋友對我産生過過度期待的心情。

媽媽是從初中才開始打籃球的,當時她就讀的學校跟我一樣,都是城南三中。

我們學校的女籃部成績一直不好不壞,但在母親入學的那一年,擔任部長的學姐是個特别有熱情的人。她在開學典禮上一眼看中了母親在女生隊伍裡鶴立雞群的身高,盛情邀請這位後輩加入女籃部。母親一時之間沒能拒絕她,于是從此就被體育社團徹底抓住了,失去了玫瑰色的青春。

也許媽媽确實是天才,并且還真的有些運氣吧。總之,到她初三的時候,她就已經成為了本縣非常有名的選手,并且還帶着本校曆來成績不怎麼樣的女籃部打進了全國大賽。

雖說她們這屆隻是在全國大賽一輪遊就敗下陣來,打道回府了,但這已經是我校女籃部自建校以來最好的成績,母親因此在他們那一屆的學生裡成為了名人。

母親在高中時參加的社團依然是女籃部。這個時候再說她對籃球不感興趣就是在說假話了,不過一談到她的将來,家裡人還是隻希望她将籃球作為愛好維持下去,并不希望她走職業路線。

“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呢?”

“嗯——很難說吧。老實說,我并不讨厭回老家繼承家業,不過我看起來好像真的很擅長打球,至少我當時覺得自己很擅長。要是就這樣放棄了的話,我怕自己将來會覺得後悔,所以就稍微努力了一下。”

她所說的努力就是在高中時繼續進行日常訓練、比賽,然後規律飲食、多喝牛奶,聽天由命。

使母親最後放棄了籃球的理由意外的簡單,隻是因為身高沒有超過一米八而已。

其實職業選手中沒超過這個身高線的大有人在,甚至現役的女籃選手裡就有比媽媽還矮一點的人,但她就是放棄了。因為母親在剛升入高中時就跟家裡人約好,如果高中畢業時身高超過了這個基準,他們就不能反對她去做這件傻事。

很顯然,今天我能夠活生生的站在這裡,已經證明了她的“聽天由命”結果并不好。

“小葵說起這件事還挺傷心的。”

“姑姑是你的粉絲嗎?”

“算是吧。”

“那你不傷心嗎?”

“也不能說完全不傷心吧,可是怎麼說呢,我在高三拿到體檢報告看身高那一欄的時候,令我感到傷心的不是上面的數字,而是自己的反應。”

“什麼?”

“我松了口氣。”

“……”

“很奇怪吧?明明我也為它拼過命,怎麼會是這種反應呢?”

在那之後,母親的生活發生了很多大事。

她拐帶東京的獨生子私奔,高中剛畢業就結婚,考上了宮城大學,畢業後在東京工作了兩年,嫌公司的人際關系麻煩辭職回家繼承了家業,再之後就是我的出生了。

這一切肯定都不符合她在剛上高中時的預想,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好幾個命運的十字路口一拍腦袋的決定造成的。至于本人是否感到過後悔,這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事了。

第二天是周六,難得來一趟東京,媽媽打算跟老同學們聚聚再走。是以,我還在這天蹭到了媽媽做的早餐和高個阿姨們午飯聚會點的燒烤。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