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項目編号:S-8921-M
記錄周期:出生後0-728小時
[第72小時觀測記錄]
神經接口讀數:
- 前額葉皮層異常激活(γ波40Hz,超基準值230%)
- 鏡像神經元簇首次放電,同步率99.8%(對照值誤差允許範圍±15%)
現象描述:
實驗體左手五指呈現節律性收張運動,其右手食指持續指向鏡面折射的艙頂光源,該行為持續17分32秒,直至研究員門多薩到來才暫停,見到後者時腦部皮層檢測到活躍運動。
[第240小時補充注釋]
視網膜成像分析顯示,實驗體凝視光源時,晶狀體聚焦點并非物理發光單元,而是生物培育艙認證标簽(CID:0x8F3A2B)的反光區域。該鋁制銘牌尺寸僅2×3mm,位于其視覺焦點的理論識别阈限之外。
[第408小時突破性發現]
意識監測儀數據:
- 海馬體θ波出現13次/秒的幹涉紋(量子退相幹時長突破至8.7微秒)
- 腦幹網狀激活系統與磁懸浮保育艙的諧振頻率偏差縮減至0.0003Hz
...
[第450小時觀測記錄]
【認知模塊】09:00-11:30
實驗體首次表現出鏡像神經元激活滞後現象(延遲0.73秒),并且當門多薩研究員離開時,其運動皮層出現異常γ波振蕩。對比昨日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