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是,置田這事,交給其他人哪有自家人放心,這事我留意着,就是現下人家莊稼都種上了,怕尋不上,至少田地的事,你們就别管了,你們兩舅舅還在呢,他們不幹這些幹啥。”
面對劉老漢的批評四月一點也不在意,隻要劉老漢不回房就成。
劉洋和劉河對視一眼無奈笑笑。周氏在一旁給兩個孩子夾菜沒說話,錢氏望了周氏一眼,看她沒開腔,自己也沒說話。
不過商青歌沒有同意劉老漢的建議,反而認真說道:“外祖父的心意我領了,但哪有把舅家當免費幫工使的,傳出去我商青歌這女戶哪裡還立得起來。”
“再說,我是準備做吃食生意的人,沒有自家在外掙錢,讓親戚在家打白工的道理。”
“我是這麼想的,咱家活不少,除去春耕期間,農閑時還有生意上的事,不拘哪個舅舅來幫我,一切就按縣城打長工的規矩來,一日不多不少三十五文,住宿咱兩家離得近就不多提,一天包兩餐,旁的城裡一般月休兩天,咱們就按月休四天來。”
“另外,一季做兩身棉衣,逢年過節根據咱們的生意情況發點禮錢,要是舅舅們有什麼要求,也可以提出來,咱們商量着來。”
周氏和錢氏一聽一日三十五文有些心動,這縣裡三十五文工錢的活可不好找。偶爾有,那也是急活,也就幾天的事。
三十五文那可不是一般長工的待遇,至少也要能識字算賬,還别說包吃,做衣服。要是有這收入,以後孩子想認個字什麼的……
不過爹能答應嗎?周氏望了望劉洋,劉洋示意她别說話,錢氏也在桌下拉了拉劉河的袖子,被劉河按住雙手。
商青歌把劉大舅幾人的神情看到眼裡,見他們都不反對,隻劉老漢腫着眼繃着臉不是很滿意,又哭訴:
“這又不是一日兩日的事,反正我是做不出讓舅舅幫忙長期幹白活的事,要是外祖父不答應,我隻能找外人來幫忙,老宅裡就我和四月兩個女人家,要是别人發現,有不相幹的男人在我屋檐下進進出出,少不得流言蜚語,不過流言蜚語就流言蜚語吧,反正我現下在外面也沒甚好名。”
劉老漢聽到這隻能松了口,“你要堅持給工錢,我也就同意了,隻一件事,不用分那麼清,每月給一份工錢,忙的時候,把你兩個舅舅都得喚上。”
一聽公爹松了口,周氏也笑了,“爹,你這話說的,隻喚舅舅,舅母不能喚?”
“要說青歌兒做這吃食生意,少不了洗洗涮涮。這方面,老大老二哪有我和錢氏能幹,青姐兒,到時候你要有事,就找我和你二舅母,你二舅母現下不方便,你就找我。
我也不要工錢,老大或者老二每季不是有兩身衣裳嘛,你直接換成我和你二舅母能穿的花色就行。”
“哇,大嫂,你也太會欺負人了吧,我和大哥幹活,你和我媳婦穿新衣服呀。”劉河故意開起玩笑。
周氏打趣道:“可不就是欺負你和你大哥嘛!你有意見,跟你媳婦說去。”
歡聲笑語中,商青歌在臨水村的計劃正式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