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懶洋洋地灑在蜿蜒曲折的小徑上,金色的光輝與清晨的薄霧交織在一起,一座座錯落有緻的木屋依山而建。
在小徑兩旁,野花競相綻放,色彩斑斓,偶爾,一兩隻松鼠跳躍其間。
不遠處的溪邊,幾位婦女正彎腰洗衣,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漣漪,孩子們在旁邊嬉戲打鬧,歡聲笑語回蕩在山村之間。
賀驚鵲三人一進來,入目便是這樣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
“這裡看起來要比上一次好多了,起碼不那麼恐怖。”夢洵生說道。
就在這時,走過來一位老人,他的臉上刻着歲月的痕迹,面帶皺紋,老人微笑着看向賀驚鵲三人,說道:“你們是外地來的吧?”
幾人點了點頭,賀驚鵲回答道:“是的,老人家,聽聞這裡風景秀美,特地過來看看。”
老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那你們可算是來對地方了,我們這村子雖然不大,但也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地方。”說罷,老人熱情地邀請他們去家裡坐坐。
賀驚鵲三人欣然應允,跟在老人後面,趁着老人不注意,符生小聲問道:“賀硯哥,這個人為什麼能看到我們?”
他不解,“不是隻有在“虛無”裡待得時間太長,被陰氣侵濁太久,才會被他們這些遊魂看到嗎?為什麼我們剛來到這裡,這個老爺子就能看到我們?”
賀驚鵲解釋:“通常情況下确實如此,但凡事總有例外。”他微微側頭,繼續說,“因為你們兩個是跟我一起進來的,所以這個通常也就不再适用了。”
啊?
符生和夢洵生面面相觑,一臉困惑。
些“虛無”怎麼還挑人啊?
賀驚鵲轉過身,并沒有在繼續解釋下去,他吓唬道:“跟緊點,小心被這裡的厲鬼抓走。”
兩人一聽,連忙加快腳步,緊跟在賀驚鵲身後,生怕真的被什麼看不見的恐怖之物盯上。
老人帶他們穿過一個胡同,來到了一座的木屋前,屋内陳設簡單卻溫馨,透出一股淡淡的松香與茶香交織的氣息。
老人熱情地招呼他們坐下,還特意泡了一壺自家制的山茶。
“我們這裡啊,天高皇帝遠,雖然地處偏遠,但山水之間自有它的靈氣。”老人邊泡茶邊緩緩說道,“這幾年,在來的遊客中,有幾個是專門研究風水和靈氣的,他們說咱們這兒是塊寶地,能滋養人心,洗滌塵埃。”
賀驚鵲輕抿一口茶,茶香濃郁而不膩,“好茶啊。”
老人接過話茬:“這茶是我們自己種的,自己炒的,沒那麼多講究,但味道還算不錯。”
這時,夢洵生好奇地問道:“那那些研究風水和靈氣的人,有沒有說這地方為什麼是寶地呢?”
老人笑了笑,說道:“他們說啊,這村子依山傍水,山能聚氣,水可旺财,山水相依,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氣場,而且,這周圍的樹木繁茂,也能淨化空氣,增添生機。”
夢洵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聽起來很有道理。”
符生也忍不住插話說:“那這麼說,這地方還真挺特别的。”
老人看着他們,眼中帶着幾分自豪,“可不是嘛,我們在這兒生活了一輩子,也确實覺得這兒是個好地方,雖說比不上京城的繁華,但也有它的甯靜和美好。”
賀驚鵲放下茶杯,問道:“那除了風水和靈氣,這村子還有沒有其他特别的地方呢?”
老人想了想,說:“要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我們這兒的一些傳統習俗了,每年的特定時候,我們都會舉辦一些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幸福。”
“仔細說說。”賀驚鵲饒有興緻地說道。
老人喝了口茶,緩緩道來:“這祭祀活動啊,通常在春天播種前和秋天收獲後舉行,因為我們這裡供奉的是神女娘娘,春天祭祀祈求神女娘娘保佑今年風調雨順,莊稼能有個好收成;秋天祭祀則是感謝神女娘娘的庇佑,讓我們得以豐收。”
“神女娘娘?我怎麼沒聽說有這位神祇?”夢洵生疑惑地問道。
老人微微一笑,解釋道:“這神女娘娘啊,是我們村子世代相傳的信仰,據說很久以前,我們村子遭遇了一場大災難,是神女娘娘顯靈,拯救了我們的祖先,從那以後,我們便世世代代供奉她,将她視為我們的守護神。”
“這麼說,這神女娘娘很管用?”賀驚鵲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
老人笑着搖了搖頭,“管不管用,得看人心誠不誠,祭祀之時,全村人都會參與,大家心懷感激,虔誠祈禱,這份心意或許比什麼都來得重要,而且,說來也怪,自從我們開始供奉神女娘娘,村子裡的日子确實越過越好了。”
聞言,賀驚鵲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那片被陽光輕撫的田野,“這些莊稼沒少被滋補吧。”
一句似是而非的問話。
老人愣了一下,随後像是明白了什麼,笑着說:“這都是神女娘娘的饋贈和庇佑,才讓這片土地肥沃,莊稼豐收。”
賀驚鵲笑了笑,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