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沉醉的黃絲絹 > 第25章 第 二十四章

第25章 第 二十四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時他媽媽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來,因而便說道:“隻是那地方的路太遠,以後上下班怎麼辦啊?”

妹妹潇佚說:“是啊,這真是件麻煩事。”不過少頃她便一拍手掌說:“哎,媽媽有辦法了,姑媽那間小房子不是一直空着麼?雖破舊了一點,但隻要整理幹淨,再用紙闆把那些縫糊掉,住是沒有問題的。哥哥以後就可以住那兒呀!哥,這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就過去整理幹淨,保管你住得舒服。你們說這樣好不好的?”其實妹妹潇佚所指的是他堂姑媽,因為在本市親戚不多,再加之走動地又近,所以如同至親一般。

他媽媽一下醒悟過來,覺得這倒是個辦法,因而說道:“好,那我們星期天就過去把它弄幹淨。”

翌日上午,倪潇儒到學校告知自家的決定。劉副校長先是一楞,過後笑着說了許多贊揚鼓勵的話。接着他又說道:“你稍等一下,我給你們王副院長打個電話。”

上午,王大林仍去各科室巡查,凡醫院上下他都要親自跑個遍,這是他每日必做的事。因為這樣可以更直觀的掌握醫院的現實狀況,諸如醫風醫德、診療過程、就診環境、患者需要等,甚至連病人挂号、取藥是否方便都要留意。從中發現了許多不到位的地方,明的暗的有,有意無意的有,熟視無睹的也有,之後便召集相關人員來一起想辦法改進。有一天,王大林在局裡時的同事章錦春笑着對王大林說:“依我說呀,那些小事,你不用親自去過問,交辦下去就可以了。”

“嚯嚯,交辦下去就可以了!醫院的風氣你老兄還不知道啊?”王大林很不以為然的說。

章錦春說:“這個當然知道。我是說,像你這樣事無巨細,事必親躬,還不累壞?”

王大林說:“要是把這些事都“累”好了,那也值了!再說麼,我就是來做小事的,也隻能做做小事。不過我想,如果小事都做好了,說不定它就能變成一件大好事!否則不是又落在“小事不屑做,大事做不了”的巢窟裡了?”

此時,王大林正在想倪潇儒到底會不會來這個問題,會不會節外生枝,心裡畢竟有些不踏實。接着這個電話,他高興得幾乎要蹦起來,說:“你請他等一下,我馬上打的過來。”他撂下電話一路飛奔而去。王大林握着倪潇儒的手說:“謝謝你能來我們醫院工作,我代表醫院熱誠地歡迎你啊!”他轉而問老同學說:“那調檔的事今天能辦否?”

劉亨元笑着說:“看你那個急呀…這得要公章和介紹信才行。”

王大林示意說:“喏,都在包裡,你自己拿!”

劉亨元說:“喔,你老兄真是有備而來啊!好好好,我立刻替你辦了。”

王大林和倪潇儒當下約定,下星期一就來醫院報到。事情剛一辦完兩人便急着起身體告辭,王大林要趕回醫院去處理事情,倪潇儒則想早點回家,因為媽媽等着自己,再則,傍晚時還得出去。兩人一邊說着話一邊往校門外走,直到公交車站時才分的手。倪潇儒坐車回到家後,就告訴媽媽剛才學校裡的事,媽媽叮咛兒子,從此要安心工作,就像當年你爺爺和爸爸一樣,而且你還應該更好,因為你是念過大學的。倪潇儒一邊點頭一邊“哦哦”的應承,然後對媽媽說,傍晚時有事要出去一下,他媽媽便早早的把飯菜整好,讓兒子一個人先吃。擱下碗筷,倪潇儒便急着出門,因為今天又是他和嚴文麗約定見面的日子。

倪家的晚飯剛一畢,就聽見敲門聲,倪齊安以為又有瘡毒病人來找自己,因而趕緊起身去開門。隻見門外站着一位中高個兒,外表斯文,看上去一點不像是瘡毒病人的樣子,因而問道:“你是…”

站在門外的王大林露着笑說道:“你是老倪吧!”

倪齊安一邊點頭稱是,一邊問:“你是…”

王大林說:“老倪啊,我是北宸區紅會醫院的副院長王大林,因為急着想來拜訪你,所以沒能事先打個招呼,作了不速之客,真是打擾了!”

“哎呀,是王副院長啊!我家潇儒這幾天裡常常向我提起你的大名來,說是你要來我家,就是不知道你那一日光臨。快請進,快請進。這真是足音跫然喲,我掃徑以待,倒屣相迎還來不及呢!”倪齊安熱情的說,一邊把王副院長請進客堂。

他妻子也從廚房間出來和王副院長打個照面,寒暄幾句算是道理。女兒潇佚不用他爸爸吩咐便含笑給王副院長沏了茶,其實她心裡對眼前這位客人還心存芥蒂,餘憤未盡,因為最初就是他哄哥哥去那種小地方的,可是家庭的熏陶使她從小就懂得禮貌待人的道理。她雖沒作陪聊天,但還是不時的出來給客人續水。倪齊安和王大林兩人真可謂是一見如故,沒交談幾句就成了老熟人似的,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倪齊安請王副院長看了自己的工作間,又請他到小園子裡看那些栽培着的草藥。

王大林啧啧稱贊說:“老倪啊,你家不愧為中醫世家啊!我想,潇儒之所以會選擇中醫這條路,這一定和家庭的熏陶分不開。我還聽說,當時人家衛生局長還曾親自登門力邀,可你面對這樣難得的機會,卻甯願割愛,也不願舍棄呆了幾十年的廠子,你的人品讓人欽佩哪!”

倪齊安笑着說:“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人麼要懂得感恩才好。至于潇儒的選擇麼,我想,家庭的影響對他雖起過推動作用,但這個選擇畢竟還是他自己作出的。起初他并不熱衷這個,後來我建議他能看看這方面的書,我們經常聊這個話題,這樣才慢慢喜歡上的。在專業上我幫不了什麼,反倒是兒子在幫我,我隻是對他說,以後當了醫生,對業務要細心,對病人要熱心,人家來找你,說明人家對你充滿信任和期望,你得對得起人家。我希望他能選擇這條路,這其實也是我家祖輩的願望。我想這不會錯,因為他遇上了一個好機會,讓他接受那麼系統專業的教育,家裡還有許多現成的醫方醫案供他研究借鑒,他自己又肯動腦,肯留心這方面的信息。”接着倪齊安又把兒子潇儒如何治脫發症的事說了一遍。

王大林聽後大加贊許:“好啊,做事情就是要象潇儒那樣肯鑽研,肯動腦才成,這是投石問路,是他漫漫從醫路上一次小試牛刀的嘗試。老倪啊,你們倪家又培養出了一個難得的人才。我知道,潇儒是未來倪家醫術的傳人,但卻淡泊名聲,逆世俗而行,這是我們這家小醫院的榮幸。老倪,請放心,我會盡可能的為潇儒的工作和事業提供方便的。”

倪齊安說:“謝謝你,這樣看重我家潇儒。我想,他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既然選擇你們醫院,那他一定會好好工作的。”接着他們便聊起了中醫本行,談得十分投機,一直到很晚,王大林才不得不起身告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