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方慕予,今年21周歲,身高182cm,體重61公斤,今天來試鏡的角色是徐津渡。”
“有參加過什麼電影電視劇的拍攝,或是什麼代表作嗎?”
“出演過一部網劇,沒有什麼代表作。”
隻是簡單的走了個過場,前世的方慕予經曆過太多這樣的場面,不同的是,他是那個坐在貴賓席裡,面試他人的那個角色。
再一次站在試鏡台上,有一種滿級大佬重回新手村的錯覺。
頭戴鴨舌帽的中年男子遞過來幾張紙,方慕予上前接過,是賀舟和徐津渡分手的那場戲,短短幾頁,并不多。
徐津渡對賀舟的愛要更早更深,诠釋的時候,看到的是與心中摯愛面臨分離的掙紮,以及畢業後兩個人歸屬的迷茫。
想象着賀舟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告訴他将要去别的城市,不能和他留在這座小縣城裡,兩個相愛的人将天各一方。
方慕予的眼眶逐漸濕潤,補光燈描摹過側臉,長長的睫毛在眼眶下打出兩個扇形的小陰影,一扇一合寫滿了落寞。
少年的眸光看向不遠處,溫紅的菱唇輕啟:“賀舟,你知道的,這座城裡留着我的一切,你若是走了,我還能去哪?”
少年擡頭,光線透過黑色的碎發,眼淚蓦然劃過側臉,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晶瑩的淚水像斷了線的風筝,一滴、兩滴、三滴……
“你偏偏要來招惹我!”
似控訴、似宿命、似無可奈何。
少年嗚咽的說給自己聽,垂下了頭,哭的突然厲害了起來,卻不敢發出聲音讓對方察覺。
等他在次擡起頭的時候,淚痕未幹,“明明當初說要永遠陪着我,永遠愛我的,為什麼把我困住了,你卻要轉身離開?”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的,如果我未曾見過光……”
一滴清淚從眼尾滑落,将少年的脆弱和無助表達的淋漓盡緻。
少年眼睑通紅,明明句句是控訴,偏偏他是個溫柔到骨子裡的人,控訴也變成了自述,隻是淺淺的述說着。
少年轉身,隻留下一個單薄又倔強的背影。
這個人是方慕予嗎?隻幾句簡單的台詞,一個眼神,幾滴眼淚,就已經把人帶入到劇情之中。
過了良久,帶鴨舌帽的中年男子的聲音打斷了沉寂,“可以回去等通知了!”
回去等通知?難道是林霁塵‘引玉’在前,他‘抛磚’在後?方慕予向台下鞠躬,禮貌的退場。
方慕予試鏡結束走後沒多久,一直在監控室裡觀看試鏡的任國海導演走了出來。
試鏡間裡正七嘴八舌的讨論着試鏡的演員,無非都是圍繞着林霁塵和方慕予。
有說林霁塵演技不夾雜技巧,形象清秀,更符合徐津渡,也有說方慕予模樣更搶鏡,演技更打動人。
也有說方慕予人品有問題,出演徐津渡可能會引起負面輿論。
方慕予的名聲是在是太爛了,哪怕是他表演的再出色,也不乏诋毀的聲音。
衆人見到導演出來了,立刻安靜了下來。
主面的副導演張赫摘下鴨舌帽,看上去神情不是多麼凝重,帶着些笑意,“這個怎麼樣,剛進來的時候就覺得是他了,還以為是徐津渡本人從書裡面走了出來。”
任國海長出了一口氣,眉頭舒展了些,抓了轉幹枯的頭發,如釋重負,“叫方慕予是吧?”
“嗯!”
任國海:“氣質不錯,長得挺出挑,在一堆試鏡的演員裡鶴立雞群的,演的嘛,倒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張赫和任國海合作這麼久,這點默契還是有的,無論是對角色的理解,以及外貌形象,方慕予都更符合書中的徐津渡。
聽着任國海這麼說,已經是對方慕予極高的肯定了。
他們要選的徐津渡一角,作為主角之一,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裡,隻會出現十幾分鐘,演技是其一,還需要演員足夠漂亮,漂亮到一眼就能讓觀衆記住。
賀舟與徐津渡相識于高中,相愛于大學,賀舟先對徐津渡表白,兩個人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一起走過了青蔥歲月裡的愛情。
但那個時候同性間的愛情并不能被社會接受,賀舟迫于家裡和社會的壓力與徐津渡分手,出國結了婚,甚至後來有了一個女兒。
随着年齡的漸長,年少時的心動越來越刻骨銘心。徐津渡就好似賀舟心口的一塊疤,不能碰也不能提。
很多年後,賀舟與妻子離婚,他可以去徐津渡了,那個整夜存在他的夢裡,讓他想得無以複加的人。
賀舟認為徐津渡愛他愛的癡迷,隻要他道歉肯定能把他哄回來,他這次會不顧一切的和他在一起,于是男主回了國。
賀舟太多年沒有踏上這片土地,徐津渡早已經搬了家,二人曾經住過的出租屋也住進了新的房客,徐津渡這才意識到時過境遷的可怕。
他開始聯系二人共同的好友,去他與徐津渡戀愛時經常去的地方,一等便是一天,去當年他們一起上高中的那個小縣城。
那個小縣城依舊是他離開時的樣子,但有關徐津渡的一切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
後來,他用了好多好多年的時間,幾乎找遍了大半個中國,但這世界好像除了自己沒有人記得徐津渡,大學匆匆分開後,也沒有人再見過他。
直到老年,賀舟還會拿着徐津渡年少時的照片,彎着脊背,四處詢問徐津渡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