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周六深夜(北京時間周日白天)
劉紹君又失眠了,他已經很久沒有睡一個好覺了,整個人消瘦憔悴了許多。
今天上午十點多,剛經曆完又一個輾轉反側的痛苦不眠夜的他躺在床上糾結是在家擺爛一天還是跟劉瑾出去玩、要在家的話該怎麼不着痕迹地說服劉瑾之類的時,接到了他弟打來的電話。他弟在電話裡哭得泣不成聲,說:“哥,你沒有對不起任何人,我現在就去跟爸媽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會有事的……”“哥,你不要怕,我求你放開膽去追求愛情吧,但是樓璨那個混蛋不行,他不配!”“哥,你别難過了,我剛剛替你狠狠揍了那個王八蛋一頓,他竟然敢那樣說你,我不會放過他的!”“哥,你值得更好的,你值得世界上最好的……”“哥,你要是再因為那個王八蛋不開心,我就去打死他!”“哥……嗚嗚嗚……”
他一聽就知道他弟肯定喝醉了,急壞了,好一頓安撫,最後還是找韓玟章幫忙才把他弟弄回去的,這才從韓玟章那兒知道原來他弟是去參加路家的宴會了。路家,就是樓璨要玩遊戲的對象的那個路家嗎?打架了?為什麼呢?哎……一股深深的無力感油然而生,他甚至沒有力氣擔心也沒有力氣追究和思考了。
就在他癱在床上茫然地望着天花闆發呆之際,劉瑾敲響了他的卧室門,問他是不是餓死了,讓他千萬要留一口氣,不然他弟會提刀來殺了他的。
劉瑾雖然是他們的堂哥,但從小就怕劉紹禹,因為劉紹禹這個劉家家寵小時候特别愛哭,有一次他就因為一不小心弄爛了劉紹禹的一個玩具,差點成為他們老劉家的罪人。後來他就不想挨劉紹禹了,但劉紹禹這隻漂亮可愛的小東西又慣會撒嬌賣萌裝可憐,一用那雙星星眼看着他叫他“哥”吧,他就又沒轍了,是以他從小就被劉紹禹吃得死死的。這不,劉紹禹一跟他說劉紹君最近心情不太好,軟硬兼施地讓他來陪劉紹君一段時間,他就立馬休假屁颠屁颠地來了。
劉紹君噗嗤一笑,問“那你做好飯沒”,他确實快要餓死了。
他們在家吃了個早午飯後,劉瑾像過去的幾個星期一樣,拉劉紹君去打球,結交朋友——劉瑾大學也是在這座城市念的,在這兒的朋友比劉紹君還多。想到弟弟的那通電話,劉紹君沒有拒絕,但,他真的好累,身心俱疲。
晚上,他們一起去看了一場NBA,現場氣氛非常熱烈,他們的座位非常前排,和球星們觸手可及,劉瑾興奮極了,劉紹君看着這樣的劉瑾,不由地想,要是紹禹來了,應該也會那麼興奮吧?這麼說起來,紹禹以前那麼喜歡看NBA,這麼多年,竟然都沒來看過現場呢。他突然很想他弟,那個因為擔心他而想盡辦法找人日夜守着他的弟弟;那個盡管已經年過三十,在外是威風八面的君禹集團總裁,卻會因為他受了點委屈而哭得像個孩子的弟弟;那個明明自己的愛情也破破爛爛卻為他的感情生活操碎了心的弟弟。
他突然覺得羞愧極了,他現在每天這樣半死不活、生無可戀的,到底算什麼、想怎樣,又有什麼用呢?坐在喧鬧的球場,世界卻像是突然安靜了,他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這幾個月來沉不下來的心、平不下來的氣、靜不下來的大腦突然全部回歸了它們該有的狀态。
“哥,你知道小禹喜歡他們中的誰嗎?待會兒咱們去找他們合影要簽名吧!”他突然朝劉瑾大喊道,眼裡重新有了光。
盡管如此,晚上躺在床上,他還是失眠了,但這次,和過去的兩個多月都不一樣,過去的那段時間裡,他滿腦子都是樓璨,都是他們倆這些年來的一點一滴,有快樂的,但更多的是疼痛的,每晚他都能想到心肝脾肺腎都疼,每天他都沉浸在無邊無際無處安放的悔恨、心疼、不甘和自我厭棄中,但今晚,他在認真梳理、封存和告别這段感情。
他突然發現,好像也沒有那麼難,過去的幾個月,他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後悔曾經對樓璨那麼壞、沒有早點對樓璨好一點;遺憾他們還有那麼多話題沒聊過、那麼多事情沒有一起去做……但現在,樓璨已經向前看了,去找新的遊戲夥伴了,可能……很快就會有新的光了,他突然發現,好像隻要知道那個人好好的,就夠了。
他很疑惑,為什麼會這樣呢?以前不是很害怕也無法接受他變成别人的嗎?難道,其實我并沒有想象中那麼愛他嗎?怎麼可能呢?我曾經為了他那麼不顧一切。難道真的是一時沖動嗎?不是的,那不是一時沖動,那是在過去的幾年裡無數次出現在他腦海裡的念頭,隻是那時,他終于下定了決心而已。一時沖動起的念頭和一時沖動下的決心是兩個概念。我愛他,曾經愛到願意抛棄自我的程度,這是毋庸置疑的。那現在呢?愛突然就消失了嗎?那叫什麼愛?
他于是開始思考愛是什麼,以前愛于他而言是心動、心跳、心疼,是想擁抱、想親吻、想融為一體,是牽腸挂肚、日思夜想,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他是我的、他不能有别的光的占有欲。可是,當努力嘗試過後無奈又絕望地發現無法占有時,該怎麼辦呢?
首先,足夠努力了嗎?怎麼樣才叫足夠努力呢?不顧一切、視死如歸嗎?試過了,他說你不值得。不甘心嗎?當然,但……又能怎麼樣呢?不值得就是不值得。因為你們之間存在一個“L”,因為你是他的那根“橫線”。
“L”和“橫線”,都是樓璨的《沒有角的L》裡的概念。
《沒有角的L》講的是一個關于人生選擇的故事,主角是一個非常平凡的普通人,給自己起了一個代号叫“L”,因為他認為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做選擇和取舍的過程,“L”是“選擇”的圖像化,“沒有角的L”則是“取舍”的圖像化。
他認為所有的選擇都是在A與B之間的選擇,雖然有時候看起來還有CDEFG的選項,但本質上歸根到底,最後還是兩個選項間的選擇。他把“L”的豎線和橫線當作那兩個選擇,兩條線交叉而成的那個“角”就是兩個選擇之間的矛盾沖突點,而做選擇和取舍的過程,就是去除那個“角”的過程。
他認為人的一生就是由無數個形态各異的沒有角的“L”拼湊而成的,之所以形态各異,是因為在面臨不同的選擇時,根據當時的認知、環境、能力、心境等的不同,解法也各不相同。有時候會舍掉豎線上靠近角的部分;有時候會舍掉橫線上靠近角的部分;有時候會為了讓自己心裡平衡一些,兩邊各舍棄一些;有時候又會一怒之下壯士斷腕,咬牙直接把整根橫線或整根豎線全部都舍棄掉……
起初,他以為這個過程得到的會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結果,從橫線割舍的,會長到豎線上去,反之亦然,後來他發現,根本就沒有什麼此消彼長,隻有因為舍棄而留下的那部分缺失。
自從有了“L”這個概念後,他就總在想怎樣才能達到傷害最小化的最優解,是公平一點各割舍一些呢,還是從豎線割舍,畢竟豎線比橫線長,最後他發現,其實當你決定誰是豎線誰是橫線的時候,最優解就出來了,因為比較長的豎線必然是你當下擁有更多或對你更重要的,所以割舍橫線才是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