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意境可得一細品:
風輕雪微,回廊曲折,書閣靜谧,雲流帳舒。
筝鎖清音,人有佳話,仙鳥報喜,美玉生輝。
再一細看:
這幅看上去渾然一體的畫作,卻是有三種運筆的基調:雄渾厚重、剛勁有力、輕姿驚龍。果然,在落款處,有明珠、揆叙、揆方的印章。
——這份生日賀禮,是阿瑪和兩位弟弟一起為我準備的。
——天衣無縫,堪稱完美。畫中無我,我在畫中,摯語更勝翅羽,佳音更勝清音。
容若越發地喜不自勝,不住地用掌心撫摸畫軸。
畫中,另有明珠所作所題的《菩薩蠻》一首:
小立雕欄雪微恙,慢回渌水輕調放。恻倚藏書閣,倦雲與幔帳。
錦筝罷翠羽,弦外天下語。相邀報君恩,玄鳥須抱玉。
【注2】
容若懷着激動的心緒,謝過明珠:“真好!有阿瑪、揆叙、揆方的一筆一墨、千情千景。真好啊,容若萬分感慨!”
明珠笑道,父子之間哪分什麼謝與不謝?
“阿瑪從你手裡拿過羽毛的時候,就決定要給你一個大驚喜。你什麼都不缺,所以阿瑪決定送你一份到心坎裡面去的禮物,就是這幅包含着納蘭家真情的畫軸。”
“來,容若。”明珠起身來到兒子旁側,一同看畫,“你來添上幾筆,讓這幅畫變得更完整、獨一無二。”
“袖雲,快去拿筆墨、還有我的印章呀——”
“是,公子。”
袖雲才出去,門外就傳來了兩聲歡快的請安聲:“兒等給阿瑪和額娘請安。請容若哥哥安好。”
覺羅氏一見進來的是二公子和三公子,驚訝問:“你倆不是先睡了嗎?”
揆叙和揆方同時道:“長兄生日,我們要跟長兄一起。”
容若對兩位弟弟的“忽然出現”自然是高興無比,這樣才是完整的一家人嘛。
小揆方問:“容若哥哥的生日賀禮類目,為什麼要造冊整理?不怕留下把柄嗎?”
“閱後即焚。”容若溫和道,“揆方你要記得,送禮之人數之不盡,禮之來源也探之不清,記錄類目隻為不忽略送禮人的心,不管是用心或是居心,這點都不能忽略。要學會記下送禮者有誰,人一直都處在自己無所知的關系網,利弊相伴相生,進退既難又易,舍得半悟還明。至于所收之禮受用或是不受用,主動權就在自己,自己如何處置都無妨。”
小揆叙問:“容若哥哥不去放賀禮的房間看看嗎?”
“隻怕一年看了,年年都會看。”容若的目光落在卷軸和經文匣上,“還不如守舊唯一,隻存親人之心意最佳。”
“容若哥哥還記得自己在除夕的時候許過願,想要:清茶伴菩提。”小揆叙拿出一張箋紙,“我跟揆方翻閱卷籍,整理出了不少茶方,給容若哥哥當生日賀禮可好?”
“真的?”容若驚訝,“那太好了!”
“容若哥哥調香制香一絕,想必改良改善茶方也是可比茶聖陸羽。”
“願攜羽清飲,得當下極妙;願解今世名聲,得來世菩提。”
容若雙手接過茶方箋紙,卷在九天玄鳥羽毛的握柄上,珍藏在袖中。
然後,他提筆蘸了墨水,在畫軸上繪下:一望煙波。
“好是萬幾清暇日,不須惆怅憶江湖。”
小揆叙不解,指着長兄的題字問:“日理萬機的‘萬機’,容若哥哥可是寫了錯字?”
“是通用的。”容若心中,對畫中的佳境有所向往,“真希望能從日理萬機的君王身邊偶得空閑,真希望沒有門客和朋黨……阿瑪,您說是嗎?”
明珠看着兒子别有深意的“着筆”,笑道:“此刻,便是。”
——那以後呢?
容若亦笑。
這個問題,不該問,不能問。
納蘭一家子一起圍桌坐下。
此中的氛圍,是容若真真切切地盼着的、小心翼翼地珍惜着的,這在外人眼中的“尋常”,對他而言卻是“不尋常”。
嘴角彎起的弧度中、溫眸中、感動中,容若問自己:
新年是重要的日子,生日也是重要的日子,二者挨的很近。
那麼接下來呢?下一次這樣的日子是什麼時候,有誰可以給我一個答案嗎?
*
容若回到房間。
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自己的水仙花花束。
“袖雲幫公子整理和校對詞作,數着公子寫荷花最多,寫梨花居次有十二首,而寫水仙花是兩首。”
容若帶着溫潤的笑容,“都是花,燭花算嗎?”
“算。”袖雲為容若寬衣,“公子寫燭花的詞作有三首。”
容若抱花到長榻,“那你定是記得。”
袖雲伴在旁側,“第一首,風也蕭蕭,雨也潇潇,瘦盡燈花又一宵;第二首,離人偏識長更苦,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第三首,回首西風,數盞殘鐘,一穗燈花似夢中。”【注3】
容若問她:“你覺得哪首寫的好?”
“袖雲喜歡第三句。因為‘穗’字帶着溫度,仿佛公子的溫言還在耳邊。”
“我也覺得第三首寫的最好,西風殘鐘,夢中花一穗。”
容若說着,撥了撥水仙花花瓣,落下一眸清光。
過了會兒,容若道:
“我不躺床上了,直接睡在靠窗的長榻上。把窗戶打開一點點小縫,有風透入就不怕水仙花香濃侵體、會毒着害着什麼的。”
“讓我抱着一束水仙花睡……離不開,離不開花啊,那種感受,難言的感受,袖雲。”
整夜留細縫開窗?
袖雲自然是舍不得公子這般苦自己。
所以公子側躺睡下後,她便關上了窗戶,隻取一把小扇來,在水仙花香濃時,輕柔搖扇。
水仙花絕非療傷之花。
公子會這麼做,原因隻有一個:
所有的生日賀禮,不似花束冰清玉潔。
露水狠碎盞鋒利,他好怕弄髒了自己。
公子是個幹淨到讓人心疼的人,純粹的時候那麼純粹,孤獨的時候那麼孤獨。可是,公子會笑,笑起來很好看。
公子沐浴良久,洗淨了一身的無塵之塵,用意大抵也在于此。
*
次日下午,曹寅前來明府。
容若以為是玄烨叫曹寅來的,結果不是。
但是話說回來,玄烨沒有“一點風聲”和“一點舉動”傳來明府,容若反而不安。
曹寅匆匆跑上前去:“容若,你在幹什麼?”
容若見曹寅的模樣,瞬間生了怪,便停下手中動作,問他:“我在打掃渌水亭,怎麼了?”
曹寅神情差異,“你那副留在‘莊周夢蝶’字畫店的上聯,被索額圖的次子格爾芬給對了下聯。”
容若波瀾不驚,甚至不問格爾芬所對的下聯的具體内容,隻道:“他要是對的出彩,那就是我欠他一幅字畫。”
曹寅拉容若到石凳上坐下,不可思議地問:“你為什麼這麼平靜?”
“原本我對周老闆說,上聯挂到我生日當天為止。後來,我又跟他說:這個上聯一直挂着吧!”
曹寅覺得容若是強作樂觀,就問他:“為什麼?”
“我自找惆怅,問自己:納蘭性德,你這一生,不會是在未盡之前都得不到一個滿意的佳對下聯吧?”
悲情上頭,容若不由得垂下腦袋,神色小傷。
“容若,你到底怎麼了?”
“沒事。”
“怎麼會沒事?”
為什麼對下聯的,不是沈宛?
——宛卿你是江南才女,為什麼不……
【注1】納蘭性德《菩薩蠻.春雲吹散湘簾雨》
【注2】
釋義:
1、背景:康熙皇帝擒拿鳌拜後,直接上太和殿直面群臣,明珠和索額圖緊跟君後同行。
2、上半阙:容若站在皇宮的雕欄玉砌後面,眺望意氣風發步入朝堂的康熙皇帝和在天子身後的父親明珠,沒人發覺他的身影,就跟他自己也未發覺身上已經攢雪微恙了一樣。回家以後,容若在渌水亭調養身體和放松心情,偶歇在家中的藏書閣穴硯齋窗側,雲卷雲舒,風動簾幔,亦是一人一景。
3、下半阙:明珠知道容若厭琴愛筝,筝以仙鳥羽毛裝飾為貴,可相比之下,明珠更愛跟容若一起聊國家大事,字句之間的珠玑,勝過一切絲竹音。明珠盼着父子共同為國效力,九天玄鳥的羽毛能夠護的如玉般清潤的容若的周全。
【注3】納蘭性德作品《采桑子》《菩薩蠻》《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