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白一雙嚴峻的眸子刹那間柔和明亮,上挑的眉梢展示着此刻的心緒。
聽到袁青雲對此事态度的轉變,他即刻恢複到往常面貌,喜怒不形于色。
“好了,做錯事了就該罰,哭哭啼啼能解決事情嗎?”
趙月白平淡口吻:“嗯……把神農氏的《皇帝内經》、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都謄寫一遍,工工整整,切不可馬虎行事,錯字連篇,隔日檢查一本,若是沒按規定做到,翻倍加抄。綿綿,你可能做到?”
袁青雲:趙月白對人這麼狠心的嗎?
宋綿綿看向面前的趙月白,内心雖有不滿,可剛剛确實是自己做得不對,表哥和阿姐的感情,她不該如此咋咋呼呼,大聲喧嘩,惹得客棧裡的書生全都知曉。
她無可奈何點點頭,隔日表哥就要檢查她的抄書,而且他和青雲阿姐還要準備考學之事,便不再打擾他們,轉身離去。
趙月白等宋綿綿走出房間,遞茶水給袁青雲,輕聲道:“喝吧!你剛剛還沒喝完。”
待袁青雲一口抿淨,随後自己也出門而去。
全部人走出後,袁青雲坐在凳子上,摩挲茶盞思考:一杯忘卻今日之事?!
她倒扣茶杯,從袖袋裡拿出藍皮書,打開最後面一頁,正是出門前剛剛讀到的部分,正如上面所言:萬事皆忘卻,常懷十二時。論情義最厚,吾道豈終卑。
她翻開包袱,找出紙筆,洋洋灑灑書寫一通。
完畢後,關閉藍皮書,回顧着這些年月,百姓遭受自然災害時朝廷應對措施,戰亂流民老弱病殘安置問題,當地官員因事制宜,她又往上溯源着曆史上先人對此些情況種種救應方法所産生的影響效果,猜想着今年皇家考學論題方向。
她再次拿出一張白紙,研磨紙筆,在紙上簌簌書寫起來。
.
黑色文字刻印在珍貴紙張上面,寫好内容,灰白信鴿站在桌子一角,朝擺放好看的玉樽輕輕啄去,而紙張被卷成細細條子綁在信鴿腿上,放飛的鴿子在空中顫動翅膀往既定方向飛去。
“咕咕咕——”
看書眼睛疲倦的袁青雲被抄書心緒煩悶的宋綿綿拉着往街上溜達,路過販賣信鴿處聽着鴿子咕咕叫聲。
“青雲姐姐,這鴿子好可愛啊,你看,圓圓的頭,尖尖的小嘴,最關鍵它們還能傳遞信息呢!”
宋綿綿兩手展開,學着鴿子飛撲翅膀,爽朗笑着,她拉着袁青雲的胳膊撒嬌起來,“想師傅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給他飛鴿傳書,說說康都城内的诙諧趣事。”
看着籠子裡低頭啄食的灰白信鴿,袁青雲略微思考,同意了宋綿綿的請求。
距離康都春闱還有半月,莘莘學子從全國各地,四面八方湧入城内,整座城因此熱鬧非凡,人頭攢動。
袁青雲她們來到康都内已有一日之久,大多考學書生都住在客棧,而後續來得慢的考生沒有房間,隻能高價居住柴房,更有甚者,拿不出這麼多銀兩,索性露宿街頭。
宋綿綿提着鴿籠遊曆城内繁華大街過半,一面蛐蛐快樂逗弄鴿子,一面四處期待張望來往人員。
袁青雲看着街頭角落偶有書生披着一破布麻袋,随意靠在老舊烏黑開裂成麻花紋路的牆頭,從那破裂縫隙,時而爬出一隻細小蟑螂,然而書生巋然不動,保持平靜心情展開保存完好的書籍聚精會神地閱覽。
她的内心不由思索起來:三年一屆春闱考試,對于寒窗十載學子,不言而喻,意味重大,考得功名利祿,遠離之前的泥淖窪地,搖身一變,身披官服,魚躍龍門。
而她,若是摘得功名,獲取一官半職,更能方便進入刑部,探查司法刑獄案件,為袁家上下翻案,接回遠在天涯海角的勳兒。
“青雲阿姐,你看這座酒樓,好好看哇!”
信鴿籠子被宋綿綿握着垂在大腿外側,她擡頭一臉好奇憧憬仰望面前酒樓——醉香樓。
袁青雲環視一圈,視線跟着宋綿綿擡眸看去。
此樓坐落康都城内繁華中心地帶,來往達官顯貴,富商巨賈絡繹不絕。
酒樓大門立着兩個巨大白玉酒缸擺設,屋檐高高挂起紅色燈籠,上面題有著名詩句,尤其是夜晚點燃燈火,通明光亮照射文字愈發清晰可見。
“光門口兩口白玉酒缸擺設就如此奢華,這要進入裡面,豈不是什麼富麗堂皇,肉圃酒池生活!我們用度可不足以支撐。”
袁青雲說着摸向空松荷包,一路上盤纏用去大半,光是進入這醉香樓,她們餘下的銀兩可遠遠不夠。
她還記得她第一次進入醉香樓是在七八歲時二伯帶着她,也是第一次見到梁遠道的時候。
兩家長輩坐在一起高談論闊,商議公務之事。
袁青雲聽着這些内容,隻覺無聊,便隻能在那夾筷子低頭吃飯,伸手夠去白玉菜碟裡的青色透明莴苣,一個不小心,把盤子打爛。
兩位長輩趕緊關心看她有沒受傷,她呐呐作語:“我沒事,二伯,梁伯伯,我吃飽了,在這兒我有些無聊。”
“哈哈哈,我們雲雲真是心大……行,沒事就好,遠道,你帶着雲雲到高樓處看看風景。”
“好,阿爹。”
兩小孩出門步行在走廊之際,進房間處理灑落一地菜的婢女小聲碎語:“打爛一個白玉碟子都夠我倆半年工錢了。唉……我何時才能這麼有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