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這天,婉妗特地買了幾框果籃各自擺放在店鋪的兩邊。
瞧着包裝精緻的高腳凳上放置着各種水果:蘋果、香蕉、菠蘿,榴蓮……
楊婉妗這人就是不走尋常路,尋常人家的店鋪開張門口最簡單不過是擺個花籃了事;稍微隆重一些的,至多挂上橫幅,買個氣球拱門,再放個音響烘托氣氛;稍微隆重些的,便請一些帥哥美女站台,吸引客源。
但從來沒有一個像她這般把果籃當花籃放店門口擺着。
對此,楊婉妗表示:花籃隻能看不能吃,時間長了花會謝;果籃既能看又能吃,還散發着一種無與倫比的果香味兒,誰賺誰虧,一眼分明。
今天是一個普天同慶的好日子——小楊家面館正式開業啦!
開業儀式十分簡單,婉妗也不願意做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多費錢呐!
面館大門一開,門口兩側放置着果籃,果籃上還挂着“開業大吉”的紅色小紙條。
這面館悄無聲息地開業了,如今面館裡的員工也招聘齊全。
做面條的吳大媽是一位從老家來到江北市打拼的鄉廚,雖然出身野路子,但做面條的手藝堪稱一絕。
服務員兼洗碗工是一個來到大城市打工的女孩兒,名字叫茉莉,今年剛滿十八歲。
婉妗給這兩人定的工資也不一樣,面條師傅每月六千,服務員茉莉每月四千塊錢,一個月的作息時間跟着學校走,一周休息2天,當然,如果願意加班,每加一天班就能額外獲得180塊錢的加班費。
楊婉妗以利誘之,吳師傅和茉莉兩人更是打了雞血一般,恨不得天天加班,把面館做大做強,共創輝煌。
楊婉妗瞧着手底下的員工充滿了積極性,滿意地點了點頭,厭惡資本——質疑資本——成為資本——理解資本。當代黃世仁,不外如是。
當然,面館的價格設置她也是花費了一番心思,一碗簡簡單單的青菜面,八塊錢;一碗加了一小撮肉絲兒的面條,十塊錢;加雞蛋、排骨牛肉什麼的附加菜,價格另算。
婉妗最喜歡的就是吳師傅拿手手藝——拉面,面條筋道爽滑,口感Q彈,比那大街上賣的蘭州拉面可要好吃不少。
話說回來,面館開業,開門紅包肯定是少不了的。
于是,她各自包了兩個百元紅包分别送給了吳師傅和茉莉這個小姑娘,讓店裡唯二的員工沾一沾喜氣。
開業的這一天恰好是周五,早晨住在校外的學生們零零散散地向着學校走來。
就在他們重複着和往常一樣的學習生活,準備度過這時間漫長的星期後,然後愉快地迎來歡樂周末的時候,變故——悄然發生。
一股霸道而濃郁的香氣突然傳遍了大街小巷,讓這些準備買些漢堡、熱狗亦或是煎餅果子的學生們都不由自主地循着香味兒找到這個勾引人的“小妖精”。
走着走着,幾個學生來到了一家剛開業的“小楊家面館”門口。
“好香啊~這面館是剛開業的嗎?現在有賣東西嗎?面條貴不貴啊?”一個帶着眼鏡的高中生用食指托了托自個兒的眼鏡架子,吸吸鼻子,一臉陶醉地享受着從面館彌漫出來的香氣。
“哇哦!這新開了一家面館呀!兄弟們,走,我帶你們去面館搓一頓。”
一個寸頭生帶着自個兒的小弟——實際上是自個兒的兩個表弟,三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小楊家面館門口。
“喲!你怎麼在這裡?”
“你是不是也被這香味兒吸引過來的?”
“好巧喲,我也是。”
幾位志同道合,喜愛美食的小學雞擡手看了一眼手腕上的“小天才電話手表”,嗯,時間還早,還可以進面館瞅瞅。
這幾個同班同學在面館門前偶遇,随即被裡面傳出來的味道所吸引。
幾人相邀同行,一塊走進去探尋這這香味兒的來源。
“歡迎光臨!”
茉莉的歡迎聲極其活潑,尾部聲調調高,給人一種青春活力的迸發感。
幾個男孩子見服務員是女孩兒。還是年齡與他們差不多的女生,大大咧咧的豪放動作立刻收斂了許多,變得拘束、扭捏了起來。
“哥,你幹什麼呢?怎麼突然變了一個樣兒?”
其中一個男生伸手捅了捅自家老大(實際上是表哥)的咯吱窩,一臉不解。
“咳咳,那什麼,快都做好,嚴肅點兒,這還有女生呢。”
幾個大男孩兒像幼兒園的小學生一樣乖乖坐好,說請客的那位“大哥”則徑直走到廚房前方的窗口,好奇地探頭探腦:
“這裡有啥賣的嗎?”
“主食有各種寬面、闆面、拉面,米粉,粉絲,不加配菜八塊錢一碗青菜面,肉絲面十塊錢一碗,想要更多的,就擡頭看一下上面的菜單,裡頭寫得清清楚楚。”
吳師傅拿着大鐵勺攪動着不斷加熱的不鏽鋼桶中。
那飄滿整條大街的香氣就是從這裡頭冒出來的。
“那給我來三份肉絲拉面。”
“大哥”計算了一下兜裡剩餘的零花錢,有些肉疼,但還是咬咬牙,把這錢花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