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消散的痛感在這一刻随着指根攀附上來,随着血液流經心髒,凍得他打了個寒顫。
他驚疑地看着梁潼,而後者像隻是随口一提:“一般不都是這根戴戒指嗎?”
隔壁班物理男老師的聲音從電腦傳出來:“……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又證明了光具備粒子性,因為隻有粒子才會在照射到金屬上後形成光電子,于是光的基本性質又成了一個謎題,波動派和粒子派也因此争論不休,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隻好又來一次改良版的雙縫幹涉實驗。”
這節課的内容主要是理論課,計算不多,高考也不考那麼細,所以何映也沒聽得多認真。
中年男老師似乎有一個通性,就是喜歡吹水(注:唠嗑),往往能從一個知識點往外擴展到一些風牛馬不及的方向,學生也喜歡他們消耗課堂時間,反正不考,愛聽不聽。
而在這個兩個人相顧無言的沉默時刻,老師的聲音變得格外有存在感。
“在量子力學中,物體的狀态直到被觀測時才确定,這被稱為量子疊加态和量子坍縮。?”
“……做完實驗後,此刻物理學家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觀察者的存在會影響實驗的結果,這個世界在本質上似乎并不是客觀的。”
未經證實的猜想,衆說紛纭的結果,尚未觸及的真理,無法分清的虛實——
何映其實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會重生,也不打算去知道。他是個俗人,大學選的專業是金融,大半輩子都混迹于名利場,為孔方兄奔波勞累。
他對解開這個問題,既有心無力,也沒有興趣。
何映直直地盯着梁潼的眼睛。
裡面很幹淨,隻有何映一個人。
未知死活的貓被困在了密閉的盒中,他被囿于梁潼的眸中。
何映在那一刻清晰地意識到,他不敢打開那個盒子,不敢問梁潼這些所謂的“巧合”。
無論是哪個回答,自己都承受不起。
貓過于靜谧,盒子落鎖成謎,沒有人替它蓋棺定論。
梁潼不知道何映為什麼在和他對視了一會後一言不發,卻近乎縱容地把手放回了原本的位置,掌心與被單隔着半圓的距離,虛虛地壓在平面上。
像在等着被誰牽起。
甚至梁潼得寸進尺地和他貼近,手肘相觸,何映也隻是面上一紅,抿着嘴移開視線,卻沒有開口阻止的打算。
因為是上網課,學校把大課間的時間砍成正常下課十分鐘,十一點半就結束了上午的課。
何映兩輩子第一次聽網課聽得這麼認真,收了筆記後下床:“我去炒菜,番茄炒蛋吃嗎。”
“吃。”梁潼伸手扯住他的下一擺,沒用力,何映就已經順從地又坐下了,“你先等會,劉婧說要讨論一下英語詩歌晚會的事,大概十分鐘就可以了。”
何映都已經把排練的事忘了,點開手機看他們拉的小群,劉婧昨晚at全體成員,确實有說要開會。
25号底片:改到什麼時候了?
婧悄悄(文娛委累死累活版):估計要三四月份
關你屁事 我樂意:[大腦發光.jpg]
關你屁事 我樂意:那不是還有很多時間嗎
社畜班長在線乞讨:反正現在也學不下去,提前練習下學期還能少花點時間
耿耿星河欲曙天:[綠色青蛙大叫.jpg]
很内向吃飯不敢付錢:班長所言極是
劉婧很快就在群裡發了個tx會議号,13班的人憋了幾周沒出門,一進去就能聽見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聊天,吵得要命。
劉婧開了全員禁言,耳邊終于清靜了。她生病剛好沒多久,聲音有些啞,時不時還會停下來咳嗽幾聲:“抱歉占用大家的時間了,想着下學期我們就高二下冊了,在學校排練占用學習時間不太好……咳咳……所以問問大家,這段時間每天抽三十分鐘開個小會,對一下台詞啊,讨論一下劇本啊……大家同意嗎?”
基本都是贊同的消息飛過。
“好,那今天先來試試第一段。”
劉婧已經把英文版本的發到群裡了,何映還沒看過,點開就看見上面标着。
改編:劉婧 梁潼。
梁潼正在伸懶腰,勁瘦的腹部從掀起的衣擺漏出一小截,整個人又恢複回了之前冷淡的樣子,擡眼看他:“怎麼了?”
何映想起梁潼上輩子寫書出版的事,當時還是大學,他對梁潼在寫作這件事不知情,直到梁潼拿着那本最近在各大書店都有看到的暢銷新書時何映才意識到,他男朋友的文學天賦似乎過于異于常人了。
很多人都以為,是他在供着梁潼搞文學,實際上在租房初期,他們兩的大部分開銷都由梁潼負責。
梁潼有天賦,有能力,有一切适宜他發展文學的條件,于是他成為了所謂的“青年實力作家”,冉冉升起的文學新星,他遙不可及的的“梁潼老師”。
他不喜歡文學,但把梁潼的每一本書的翻來覆去地看了很多遍。
梁潼說創作取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