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他并沒覺得自己被怠慢,反倒覺得她有些可敬。
康熙爺已經知道甯壽宮那邊的消息。
受了兒子兒媳婦的大禮後,故意用蒙語說:“既已成家,你們以後便要同心同德,孝敬長輩,兄友弟恭,和諧妯娌,勤勉學習,克己複禮,将來開府才能獨當一面。”
兒媳婦太小,距圓房還有好幾年,他沒說“開枝散葉”之類的話。
幼珍和四爺乖乖用蒙語回:“謹遵皇阿瑪教誨。”
見她既沒有惶恐也沒有疑惑,明顯能聽懂,中年帝王龍心甚悅。
宮裡那些妃嫔們雖然也學了蒙語,但水平有限,貴妃學的最好勉強算半瓶醋。老五和九格格自幼養在太後身邊,如今大了都要念書識字,學各自該學的東西。最近兩年太後身邊一直缺個不需要翻譯就能好好聊天的、經常在身邊的小棉襖。
“太後喜歡你,以後你要經常去陪陪她老人家。”訓話後,康熙爺着重交代。多年來,太後的好惡一直很明顯。喜歡就多多給賞賜,不喜歡便懶得讓人往她跟前繞,從不會故意弄些彎彎繞繞讓他這個做兒子的去猜。
再抱個小阿哥養在她身邊也不合适,畢竟老太太年歲大了,不能讓她費神。老四媳婦入了她的眼倒正好,解決了他一樁心事。
幼珍趕緊遵命,奉旨抱大腿,她愛幹。
再打量幼珍兩眼,見她在自己跟前絲毫不怵,康熙又吩咐:“你阿瑪額娘把你教養的很好。李德全,挑兩支上好人參并八匹廣緞,派人送到費揚古府上,叮囑他好生将養,不必來謝恩。”
幼珍連忙再次蹲身行禮:“兒臣代阿瑪額娘謝皇阿瑪恩賞。”
康熙爺微擺手:“你阿瑪忠心耿耿,處事周全,曆經三朝從未出過差錯,若非他這幾年身體不好,朕還真舍不得讓他緻仕。”
“阿瑪常說當差就要盡心盡力,今日得皇阿瑪如此誇贊,兒臣為阿瑪高興。”
寶座上的君王再一次看過來,微笑:“你倒實在。”哪怕是經常伴駕的幾位大臣,被他誇贊也要謙虛推辭幾句,鮮有人敢直接認領的。
“皇阿瑪看重兒臣的阿瑪,兒臣以阿瑪為榮。”最好多給點好東西呢,别光動嘴皮子嘛。
康熙爺對自己挑的這個四兒媳婦忽然更滿意了,真誠又不出格,隻是到底如今年齡小,說不定長大了便不敢這般直白。且看她将來會不會如别人一般小心翼翼。
下一站是去奉先殿拜康熙爺那三位短命的皇後。
但她現在身份并不夠格進到院内,更别說進到奉先殿内。她隻能跪在奉先殿院門外,恭恭敬敬行大禮而已。遠遠的拜完三位皇後神牌,鼻尖都出汗了。
還沒結束,接下來去毓慶宮拜見太子,别的皇子皇女也會在,人性化一站式搞定,不然一天下來可能見面禮都送不完。
毓慶宮内已經按位次坐好。那些大伯子小叔子們見禮後,都得各自回南熏殿接着讀書。是以時間有點緊張,畢竟康熙爺是雞娃狂魔。公主們也要讀書,雖不嚴苛,但也不能耽誤太久。
皇子和公主們以後會經常打交道,幼珍努力記住這些人。
正殿裡,太子居上首,他才十八歲,身材微瘦,一身皇太子吉服,富貴非常。四爺才十四虛歲就成親,至今因禮儀未定還沒娶上嫡妻的太子有些郁悶。
老大今年才二十,他身形颀長,身材極佳,膚色比别的皇子略黑些,估摸着經常在室外練習拳腳。
老三說話極有特點,幼珍對他印象極其深刻。
老五今年才十四,濃眉大眼,體格健壯,一看胃口就很好。且他滿語漢語都說的磕磕絆絆,極好辨認。
四爺的親弟弟老六已經夭折好幾年。後面老七才十二,性子安靜,老八才十一歲,老九老十同年一胖一瘦,才九歲。雖然年齡都不大,但老八模樣實在出挑,魅力初顯,老九老十明顯與他要好。
再往後老十一已夭折。十二、十三同年,才六歲,剛入學讀書,伴讀還沒挑好。
在場最小的是四爺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不到四歲的小豆丁。三個月前平妃生的小阿哥未滿月便夭折了,康熙爺難過之餘對如今宮裡最小的、且每天活蹦亂跳的十四阿哥更加喜愛。
幼珍按着規矩向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分别行禮,收了見面禮後,再讓人把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小叔子們。
老十大約已經忘了四年前收大福晉見面禮的光景,朝後面幾個随行捧托盤的小太監那兒又瞧了幾眼,然後眼巴巴問幼珍:“四嫂,有點心嗎?”
肚子圓鼓鼓的九阿哥拉他袖子:“見面禮哪有點心,就知道吃。”
老十有點失望:“明明吃食也能做禮物。聽說四嫂娘家有個做點心的廚子,特别厲害。”
幼珍覺得老十頗為有趣,安慰道:“去年我阿瑪的确請了一位廚子,但擅長做的都是尋常點心,并不是什麼厲害人物。你若不嫌棄,等回門我帶些給你嘗嘗。”事實上,她阿瑪共重金請了三位廚子,特意照顧她和弟弟五格的飲食,隻因生他倆時,阿瑪額娘年紀大了,怕不好養活,所以這方面格外看重。
但那個廚子并沒多厲害,不知老十是從哪裡聽說的。
見過皇子們,接着見大福晉和幾位格格。
大福晉是個身材極好的溫婉美人,那一雙眼眸秋水含煙,幾位公主長得也漂亮。
幾個月前三格格封了和碩榮憲公主已大婚,剩下的五格格十八歲,婚期定在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