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表妹歸妻 > 第119章 第 119 章

第119章 第 11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寶兒姐姐很快轉過彎進了後面,姜沅甯望着那方向看了會兒,忽地一拍手,“想到了,是康文王妃。”

“對對對,”她這一提,映春一連說了好幾個對字,興奮地道,“是像康文王妃,婢子跟姑娘見過康文王妃兩回,王妃模樣好看,寶兒姐姐長得就像她。”

姜遠晏問道:“康文王妃?成雅縣主的母親?”

姜沅甯沒想到會遇見個模樣像康文王妃的鄉下姑娘,“對,就是她。若是寶兒她姐姐再白淨些,就跟康文王妃模樣很像,就是康文王妃是杏眼,寶兒姐姐的眼睛有些鳳眼,但又更圓潤些。”

姜遠晏沒見過康文王妃,但見過成雅縣主,納悶道,“我記得成雅縣主長得可醜,要是她母親模樣是這樣,也挺好看,她怎麼那麼醜。”

“大哥,”姜沅甯忙看了看四周,見沒有外人,“小聲些吧,别被人聽到了,”雖然沒外人也得小聲些,總歸對方是個縣主。

姜遠晏覺着成雅縣主就是醜,不光長得醜,心也醜,欺負妹妹嚣張跋扈的樣兒更讓人覺着醜陋,哼了哼。

姜沅甯知道大哥因為成雅縣主欺負過自己,讨厭她,當然成雅縣主容貌的确不怎麼好看,這麼一看,方才那姑娘長得像康文王妃,品性瞧着也不錯。

“有沒有可能,那姑娘是康文王妃的親戚?”映春看那少女比普通鄉下姑娘氣質好,長的像康文王妃,可能是鄉下親戚吧,雖然康文王妃是王妃,但備不住有什麼親戚在鄉下,又覺着未必,“就是家裡過的似乎很不好,應該不能是吧。”

姜沅甯幾個覺着對,紫雲道:“應該隻是模樣長得有些像,聽說有不是親戚家人的陌生人模樣長得像的。”

這個,姜沅甯十分認可,因為現代時那些模仿秀、模仿明星的替身什麼,便是毫無血緣隻是純粹模樣長的相像。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真假千金,”姜沅甯想起現代看過的那些真假千金掉包的事,雖然挺狗血,但誰知道呢,而且也的确有人在背後猜測,說成雅縣主保不準是抱錯了,要不康文王府上下沒有難看的,她長得跟康文王和王妃他們都不像。

“就是,那縣主還總找姑娘的茬,可能她就是被人掉包了,”姜侍郎府壽辰那次映春沒跟着,但聽鈴蘭講過成雅縣主刁難自家姑娘,後面又有兩次,眼睛一轉,“婢子找人打聽打聽去,那姑娘是個什麼情況,不是說是收養的嗎?”

姜沅甯隻是說說,誰知道映春當真了,但她擡了下手又放下。

好吧,成雅縣主長得塌鼻梁吊三角的眼,唇大而略厚,顴骨也略高,比例有些五五開,确實比康文王府的人都醜不少。

她見到貌美又身份不如她的姑娘,尤其跟她撞衫的,都刁難與人。

自己也算是被她針對的一個小官之女了吧。

那樣的人,姜沅甯覺着自己還挺希望她倒黴的,若是沒有個那王爺之女的身份,還能再嚣張跋扈嗎?

“公子,”觀淺聽着他們的話,低聲對肖庭昱道,“屬下覺着那姑娘的眼睛倒是與康文王有些肖像。”

他知道康文王是什麼模樣,所以在聽到表姑娘說真假千金時,也特意去對比了下那寶兒姐姐與康文王的臉,有些驚訝,居然眼睛處有些像,就是康文王妃他沒見過,不知有多像。

隻是世間有這麼湊巧的事嗎?

他們路過一處客棧,就遇到了可能是真假千金的事。

肖庭昱隻“嗯”了一聲,觀淺便沒再多言,或許就隻是模樣相像罷了。

映春活潑,又有方才寶兒被吓到那事,她尋客棧幹活的婦人打聽寶兒姐姐的事,并不突兀,就算突兀也無妨,映春這樣當官人家的丫鬟,打聽點事,做活的婦人也不敢不回話。

而且,映春還拿了些銅闆來,寶兒的姐姐事也不是什麼秘密,大家都知道的嘛,倒是自家有幸得了些意外的錢。

“打聽了,寶兒的姐姐小草是他們村子裡的一戶人家從外面抱回來的,本來打算抱來當童養媳的,可那家的兒子長到六歲上得病沒了。本來這家人對小草這童養媳就很不好,後來更是非打即罵,村子裡的人都看不過去,偏那家人說是家事,有一次差點将小草打死,寶兒家是這家鄰居,實在看不過去。正好那家人的男人賭輸了五十兩銀子,賭坊的人要賬,這家人拿不出來。小草族中陳氏就花了六十兩銀子把她買了過去,說是買,其實是寶兒爹娘成親多年沒有孩子,把小草收做了養女,本來寶兒要為她改名,但小草說不用,說自己就是小草,會努力好好活着。”

映春将自己打聽來的講給他們聽,“幸好寶兒家是厚道人家,收養了小草後當成了自家孩子養,隻是她家也不富裕,寶兒穿的好,那衣裳也是他們有個族中兄弟給大戶人家送菜,得了人家舊衣。”

姜沅甯幾個點頭,看得出來,寶兒的娘穿的不好,比小草還要破舊。聽映春的意思,陳氏這個宗族并不大,不過數十戶人家,也不富裕,卻能對小草做到這樣,已經很不易了。

“我去找阿娘,拿些咱們的舊衣物給小草家,”如果直接給銀子,并不太好,接濟人也不能太想當然,可惜他們為方便出行,攜帶的衣物不算太多,倒是之前春裳替換下來可以給些。

“好,我叫人收拾些出來,”肖氏聽說了後,很贊同。也不必多好,下人們的衣物就可以,正好去了幽州再給做新的,“我再叫人買些糧食送過去,正好打聽下小草從哪裡撿來的,咱們沿路上也留意下。”

隻是肖氏知道,他們能打探到的可能性太小,就算報給當地官府,他們不認識這邊的縣令和刺史,也沒有人脈關系,人家可能應下,未必會去找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