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分流,的确是能緩解一些洪水帶來的壓力,隻是用于水庫的銀子都被貪了去,前頭的人做得馬虎,水庫建起來卻跟豆腐一般脆弱。
加固難度大不說還不一定頂用,沈拂筠直接讓人把現有的敲掉重做。
時間緊是緊了點,但趕一趕,也不是不能完成。
除此之外,沈拂筠還在想别的法子,以防水庫不能如他預期完成,雨季到來洪水無法洩出,再把百姓和莊稼給淹了。
“渠安東邊地勢較高,素日裡莊稼的灌溉就是個問題,若能想法子,将上河的水送上那頭,那洪水許就不成威脅了。”
往年雨季洪水來,淹的都是處于低地勢的百姓和莊稼,高地勢的東邊從來就沒有淹過。
東邊莊稼灌溉難,是旱。
其他低地勢的位置則水多了,是澇。
如果二者之間能夠中和,平衡一下,說不準就能徹底解決渠安曆年來的洪澇問題。
沈拂筠托腮思考,“理是這個理,但水都是往低處流,要如何做才能讓水往高處去呢?”
他說完滿含希望地朝石和樹二人看去,他們是匠人,在這方面總該比他一個酸書生有能耐點吧?
石思忖片刻,言:“小的在京中時,曾見某大戶人家的花園中制了個水車送水,這水車或許能用在此處。”
“那便去試試!”沈拂筠眼睛一亮,有法子總比沒法子的好。
至于這法子最後能不能成,先試了再說。
萬一成了,那渠安府的洪澇難題就能徹底解決了!
“你們需要人手或是東西,都盡可說出來,本官定會想方設法滿足。”
這日午後,石和樹便帶着人在上河邊紮營住下了。
京中那戶人家花園中用于送水的水車隻是小型,他們要完全複刻出來的同時還要加大它的能力,以便于在洪水中能帶起水,将洪水往高處送。
否則,造出的水車隻能作為花園美觀使用,洪水一起,便是白瞎。
他們誰都不想做白工,再者渠安府的洪水若還是治不住,那他們定是要吃皇上的挂落。
沈拂筠為了此事也是隔三差五就要去上河邊了解進度,生怕出現什麼問題而他不能及時得知。
一連過了七日,到第八日午間,石和樹沖到沈拂筠面前,滿臉盈着興奮。
“大人!我們把能将水送上高處的水車造出來了!”石伸手就要去拽沈拂筠,恨不得立即把他拽到上河邊去看水車。
樹比石冷靜一些,在石伸出的手将将要碰到沈拂筠之際,不動聲色地出手将之攔下。
他努力穩重,“不知現下大人可有閑,随我二人前去瞧瞧水車?”
“當然!”沈拂筠聞說水車造出來,高興還來不及,怎可能沒閑前去瞧?
現下便是沒有閑,他也給空出閑來,沒什麼能比解決洪澇難題更重要。
三人立即離了府衙,直奔上河邊。
不多時,沈拂筠就在上河邊看到石和樹口中所說的水車。
這水車很大,立在上河中,正靠着水流動力緩緩轉動,将上河水送起,再傾倒,往早就挖好的溝渠去。
“我們考慮到洪水會很大,水車用到的木材全是堅硬結實,耐用的,若無意外或旁人故意損壞,一架水車大概能用上兩年。”
這是二人的保守估計,畢竟他們隻聽說過渠安府的洪水如何如何厲害,并未親眼見過。
沈拂筠伸手摸了摸水車,滿意地點點頭,“水車的使用壽命倒是次要,主要是它此次真能幫渠安府度過上河的洪峰。”
“待安然度過洪峰,在洪峰中損壞的水車都可以修補或是再做。”
渠安府也有造工坊,除開那些酒囊飯袋,應當還是能拎出一兩個來做水車修補和重做。
石和樹相視了一眼,提着的心放下,他們還真擔心沈大人會嫌棄他們造出的水車用不久。
“本官再派幾個人過來,勞煩你二人教一教,盡快将需要的水車都造出來。”沈拂筠拍闆。
留給他們準備的時間不多了,希望在所有水車造好後,再開始降雨。
然,世間之事兒并不全都能如願。
又七日後,雨下來了!
渠安的雨下得就像是天漏了個洞似的,又大又急,而水車在石和樹等人的努力之下,也才再造出兩架,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數量。
好在,兩個水庫已經重建完畢,能夠分擔一部分洪水到來的壓力。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逐漸有變小的趨勢,沈拂筠還當他們能喘口氣,隻要水位不上來,現有的防洪措施都能保上河下遊的村莊不被淹。
沒成想,所謂的雨勢變小隻是老天爺的虛晃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