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手指加持後,他腦海裡對神話故事都非常了解,這才讓他現在改編起來,頗有信手拈來的從容。
最後,姜明熙糅合所有版本,修修改改寫出了一個新的故事劇情。
通讀一遍确定沒有問題,他就把遊戲劇情交給了“神筆”。
緊接着,他的注意力就放在了人物創造上。
織女作為主角,又是仙女。
東漢蔡邕的《協初賦》 道她:立若碧山亭亭豎,動若翡翠奮其羽。衆色燎照,視之無主,面若明月,輝似朝日,色若蓮葩,肌如凝蜜。
宋代的《太平廣記》也寫有:“明豔絕代,光彩溢目,衣玄绡之衣,曳霜羅之帔”的形容。
玄色在古代,有代表藍綠、赤黑以及其二者相近顔色的意思,而霜羅就是白色。
他想了想,綜合地球時代的動漫影視和各大視頻博主等的仿妝,嘗試着構建出一個形象。
在他的意念下,眼前慢慢出現了一個鵝蛋臉,柳葉眉和丹鳳眼的女子。
織女頭發梳成飛天髻,金銀制作而成的發飾點綴在黑發間。
她身穿青黑色的深衣,内襯則為紅色,手上挽着白色的帔帛,布料輕盈,又泛着微微的熒光,飄飄欲仙。
衣服的裙擺、袖擺與腰封,都用各色絲線繡着繁複的花紋,仔細一看是朵朵祥雲以及山川海景,而那紋路還會随着她的動作移動,仿若活物。
就連織女手上挽着的帔帛也不簡單,乍看是平平無奇的白色,但定睛一看就會發現,那飄在她身周的帔帛,實際上如白雲被霞光所襯般,在不同角度和時間變換着顔色,如夢似幻。
姜明熙上下看了看,又調整了一些細節,終于滿意地點了點頭。
而後,又在一旁化出規模龐大的織布機群。結合腦海中織布機的使用方法和影視劇中的一些畫面,調整好織布機群的擺放。
姜明熙:再次感謝穿越金手指,也感謝以前啥都好奇的自己,才能把織布機的細節都做出來了。
完成時,隻見織女沖他盈盈一笑,還眨了眨眼。
霎時,那高貴疏離之感一掃而空,反而顯露出幾分少女的活潑和俏皮。
姜明熙被硬控了一瞬,回神時美麗的仙女已經飛了起來。
她飛在織布機群上空,對着下方所有的織布機變換着手勢,揮手間便是一道道霞光顯現,進入織布機内。
旋即,所有織布機都自動動了起來,仙器無聲,眨眼間就悄然織出了一匹匹泛着熒光的布帛。
布帛被織女定在空中,她停下織布,轉而穿梭在布帛間。
不一會兒,隻見那美麗的布帛,有的變成一朵朵或潔白,或染着霞光的雲朵,有的又成了一套套無縫仙衣。
——成了!
這就是傳說中,織出仙衣,也織出了漫天雲霞的女仙——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