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南枝一起出去消消食,由于小皇子這段時間一直待在皇莊,為了防止九皇子夜間出門摔倒,走廊兩邊都點着蠟燭,每隔一米都有一根蠟燭,燃燒完後會有人及時更換。
蠟燭十分耐燒,一根可以燃一晚上,也是南枝提供配方改良後的成果,連回廊兩邊的燭台都有特殊設計,既能讓蠟燭擱上去的時候不會亂晃或者掉下來。
又能随時将蠟燭取下來放到宮燈之中,方便随身攜帶照明,可以說十分方便,雖然開支不小,但到了夜晚皇莊還燈火通明。
不過這些開支南枝沒有讓任何人幫他負擔,而是用自己私庫的銀兩補貼,畢竟是為了他才點那麼多蠟燭。
他提供了蠟燭改良方案大大壓縮了成本,并且蠟燭耐燒更換率也降低,更進一步節省了成本。
再加上他也不是長時間住在皇莊,這些開支對于如同吞金獸一般會賺錢的南枝,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顧清晏十分體貼,知道南枝臉皮薄,心裡怕是還記挂着下午被他抱回去的事,幹脆挑了一條沒有仆人的偏僻路活動。
隻有他們倆,南枝明顯放松不少,他還沒做好面對其他人的心理準備,讓他能多當一段時間鴕鳥,就多當一段時間吧。
小皇子心下猜測,除了他們散步的這條路線比較偏僻外,恐怕對方看出他羞澀本質,幹脆提前清場也有一定關系。
反正他在伴讀面前丢人的次數并不在少數,他倆也算是一塊長大,如果他能活過九歲,他們相伴成長的時間會更多。
他們彼此都見過對方最懵懂最狼狽的模樣,互相扶持的生死之交,他比他父親還是要幸運一些。
南枝輕笑,比起仁安帝,他還是有願意與他交心之人,并且無條件和他站在一邊幫助他。
看着明顯自己把自己哄好的南枝,顧清晏也忍不住放松下來,他的殿下脾氣還是太好了。
“開心了嗎?”将微風吹的有些亂的頭發捋順,看着南枝詢問。
南枝幹咳一聲,别開視線:“本來也沒什麼不高興的。”
其中的小别扭,顧清晏心知肚明,但對方不想提,他也不是那麼不知趣的人。
“陛下這次叫你可是和之前咱們預計相同?”邊散步邊互相交流情報,想到哪說到哪。
南枝颔首,肯定他的猜測。
“馮探花将要去南陽縣赴任南陽令。”而文若則如之前他和仁安帝提的要求一樣,被派往渝州。
顧清晏腳步微頓,随即又恢複正常。
“南陽縣?那還挺巧,咱們三年前去荊州,去的也是南陽縣,還真是有緣。”他知道南枝安排這一步的目的。
當初他們到荊州的第一座縣城就是南陽縣,而馮鳳熙也是南陽縣人,很難讓人不去想象這怕是一段因果孽緣。
南枝知道的消息也有限,隻知道此人與荊州牧有舊仇,這個仇是從哪裡開始的卻不清楚。
馮鳳熙不是主角,五公主同樣也不是,關于他們更多還是從支言碎語裡拼湊起來,才能窺探一二。
南枝隻需要知道此人能用就行,他對那些過往沒有尋根問底的想法,給彼此一些空間。
說起南陽縣有些事南枝就沒辦法不去在意,無論是王不服還是有異樣的李老頭。
“南陽内部恐怕也不太平。”馮鳳熙屬于空降兵,也不知道能不能管好南陽縣給荊州牧找麻煩。
“南陽本來就是各方勢力形成的脆弱平衡,馮鳳熙更像是打破這份平衡的人,”任何和南枝有關的記憶,顧清晏向來記得牢固,三年前的南陽縣之行他也還記得。
“不知道給我爹的稻種有沒有按照計劃發下去。”南枝十分在意這批糧食的去向。
南陽縣同樣也适合種植水稻,馮鳳熙肯定會大力配合,隻是搗亂的人怕是也不會少。
“糧食本是國之大事,隻是各方皆不是那麼好相與的,真正落實推行怕是還要面臨一番苦戰。”顧清晏知道這事有多要緊,但其中的環節也确實容易出問題。
“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個道理我還是明白的,所以才更加要在各地安排上自己人。”這種地方官俨然成了土皇帝的現象,必須想辦法解決。
“不着急,已經有個很好的開端了。”顧清晏輕聲勸着南枝。
南枝也知道如同這般制度變革,必須花時間才能徹底改變格局,并非一日之功,隻是懸在他頭頂的利劍不知道能不能讓他看到結果。
如果他活不到那個時候,大夏還是沒了,一個破碎的政權更是不可能繼續推行,最後所有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一切打回從來之後,又要經過多久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南枝不知道,但他想要從他手上改變這一現狀,他有意識的想要推進一些曆史進程,他想要所有人都能過得更好,他想要更多的人都能填飽肚子。
質樸又宏大的願望,卻是多年以來無數人心心念念最想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