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在市集有何遭遇?”裴休越先一步問道。
“偶遇受驚之馬,我恐惹出禍端便處置了它。世子,今昭微恙,需先行休息,望世子海涵。”言畢,林今昭恭敬行一禮,便退入内室。
裴休越不再追問,随即離開春桃閣前往藏玉閣。
“兩人已見過?”裴休越手持書卷,淡然問道。
智奴趨步向前回禀道:“确實如此,太子與林姑娘已有所遇。至于驚馬之事,亦已妥善解決,世子無需憂慮。”
裴休越是本想設計太子吃點苦頭,沒想到林今昭竟出手相助。
看來林今昭沒有欺瞞他,隻是尚未識破車中公子的真正身份。
“禀世子,太子殿下已至王府。”
裴休越放下手中的書卷,起身走向主殿。
“休越恭迎太子殿下!”裴休越邊行禮邊說道。
“堂兄免禮,聞說所托寶物已覓得?”裴望直截了當地詢問,語畢揮手令左右退下。
裴休越面色平淡的說道:“确已尋獲,但彼女現正遊玩京城,應是今夜歸回,休越即刻遣人召她回府。”
裴望并不着急,便說道:“無妨,吾等先行探望叔母,待彼女歸來再會亦不晚。”
那廂,林今昭褪去绯色留仙裙,着一襲姜暖色齊胸襦裙,在閣樓内研習昆侖仙劍秘籍。
她此刻正擔心兩日後的尋魂之行,眉宇間隐含憂慮。
正當她學的入迷,一隻玉手将那本手冊拿了去。
“哎呦,幹什麼啊?”林今昭有些惱。
她一擡頭便對上裴休越那雙烏泠泠的眼眸,目光交接,她迅速起身與他拉開距離。
“我有要事與林姑娘商議。”他步上閣樓之前,已先行遣走了春月。
“世子請講。”林今昭即便不甚願意但還是耐着性子聽他說下去。
若确為正事,她自會欣然相助;但若再有編排之嫌,她定斷然拒絕,不會讓他得逞!
裴休越示意讓林今昭坐在案前,他則正坐于她對面。
“我需林姑娘為我辦一事,事成之後我會幫你覓得魂魄歸身之法。”他聲如玉磬,舒緩柔和,但語氣頗為強勢。
“何事?你怎知我想回家?”林今昭從未向旁人袒露過她想重返原界的心聲。
“林姑娘所思所願,我自然知曉,無需多問。至于我所托之事,乃是請姑娘假扮昆侖山弟子,伴随太子殿下返宮,并為我密切留意他。”裴休越邊說邊遞給她一支翠荷鑲玉簪。
此簪,昆侖弟子入門禮,身份之徽。
林今昭心中狐疑,警惕的看着他,不去接簪子。
“監視太子,世子莫非心存不軌,想要謀反?”
“林姑娘此言差矣,數月前太子殿下以家母性命相脅,我僅欲探明他真正動向,以策家母安全,并無他圖。”裴休越輕推玉簪,更近她手。
林今昭仍然有些不明所以,不解太子為何會觊觎王妃性命,同時亦懷疑他如何能确保将她送返原界。
“我隻助心誠意切之人,世子若總是說些一知半解的話,我也難以施以援手。”她不喜言辭含糊故意扭捏隐瞞之人。
裴休越輕笑一聲,便向她道出事情原委。
“太子殿下身患沉疴,日日依賴珍稀藥材維系生機。據我所知,他竟探得我母親血肉可作藥引,欲暗中加害以延其命。所幸我察覺及時,方保母親安然無恙。”
林今昭心生疑慮:“太子豈能如此荒謬,竟欲以他人血肉自續?抑或有奸人圖謀不軌,誤導太子,欲害睿安王一族?又或裴休越所言,盡是欺瞞之辭?”
他又繼續說道:“但太子未曾死心,我無奈之下隻得應允,将為他覓得‘天人’以延其命,他今日便會親驗。”
《行天道》所載:世間有異域之人,其魂魄或身軀皆源自他界,此輩稱作“天人”。飲其血數日,可祛百病;得其人者,可逆轉乾坤,獲天道之助。
“世子所言之‘天人’,莫非指我?若我前往,是否會危及性命?又為何須用昆侖仙派的身份行事?”林今昭連聲追問。
林今昭心中已有定數,他是想用她的安危來換王妃之命,她自是不肯就範。
“姑娘隻需每日為太子割舍微量鮮血,性命無憂,且我将派遣親衛暗中護你周全。”
“選擇昆侖弟子的身份,自是為了遮人耳目,避免洩露姑娘真身。”裴休越為她解惑,心知她并非易與之輩,難以輕易左右。
林今昭盯着簪子片刻,開口說道:“世子見諒,今昭愚鈍,實難當此大任,懇請世子另覓高明。”
她剛站起來,便感到心如刀絞,這痛楚與在琦玉山時裴休越所下之咒痛感無異。
她一手扶桌,一手緊捂胸口,面容扭曲,痛苦中帶着憤怒的目光直刺裴休越。
“恐怕林姑娘别無他選。這剜心咒,你可熟悉?”裴休越輕描淡寫間,已将玉簪插于她發髻中。
“卑鄙無恥!那日你不是已經給我解咒了嗎?”
“多謝林姑娘誇獎。那日所贈,就是噬心蠱煉化的丹藥,一經服用便已種下剜心咒。若姑娘仍堅持不從我計,便請日日領受這剖心之苦吧!”
裴休越指尖緊捏她下巴,迫使她仰首直視他。
林今昭痛的冷汗涔涔,額角青筋凸起,她忍痛即刻拔下頭上的翠蓮簪,猛地向裴休越刺去。
無奈她此刻體弱力衰,力道大減,簪尖方觸其頸,便被他猛力一扭,險些反刺自身。
“林姑娘,這簪子可不是用來對付我的。”裴休越垂眸審視懷裡的林今昭,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譏諷。
“如你所願,我答應你。但王妃脫險之後,你必須為我解除這毒咒,自此你我二人一别兩寬,但願今生來世再無交集!”她眼尾猩紅,憤恨的說道。
“林姑娘聰明穎悟,自是明白事理,知曉權衡輕重,休越必不會讓你難做。”
裴休越松開了她,簡略交代了入宮後的注意事項,便轉身離去。
林今趴在書案上良久才平息内心的憤慨。